
安全知识考试“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复习题.doc
9页第 1 页 共 9 页请根据事故经过,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并进行简要回答一、案例 1(一)事故经过某供电公司输电管理所在 35kV AB 线路上(该线路目前属于热备用线路,以后将退出运行)进行该线路部分电杆迁移改造当天,输电管理所共派出 30 多人分立杆、紧线、收线三个组进行迁移改造工作由于急于工作进度,立杆组完成#55Π 型转角耐张杆的组立后(#54Π 型转角耐 张杆于前一天已组立),在尚未回填土,以及用小汽车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作为牵引力的情况下,紧线组开始登杆进行#55-#54 耐张段的紧线工作(地面共 12 人)由于事前没有按施工技术要求打反向临时拉线(少打 3 根),紧线时没有进行逐相平衡紧线和内角侧施工防护拉线地面锚固不牢(两只地锚深度约 70cm),17:35,#55Π 型转角耐张杆(仅打一根紧线用临时拉线,少打 2 根)突然发生倾倒,在#55 杆与#54杆之间的一相导线牵引下,#54Π 型转角耐张杆也随之倒下#55 杆上 3 人(甲、乙、丙)及#54 杆上 1 人(丁)全部随杆摔到地面事故造成甲(男,33 岁)、丁(男,40 岁)两人死亡,乙(男,29 岁)、丙(男,36 岁)两人重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1、紧线前#55 杆转角耐张杆处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第 2 页 共 9 页打足紧线用的临时拉线,导致杆倒人亡;2、由于急于工作进度,杆上作业人员没有逐相进行平衡紧线,致使#55 杆横担受一侧导线的力矩作用,造成整体杆型扭转变形,倾斜倒塌;3、#55 杆立好后,没有及时回填土;4、在进行#55-#54 耐张段导线紧线时,竟然使用小汽车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作为牵引力来实施二、案例 2(一)事故经过因受热带风暴影响,大风吹倒树木压到某供电公司 10kV PQ线上,同时暴风雨造成多条 10kV 线路故障停电供电所得到情况后,供电所长甲、副所长乙在未办理任何许可手续的情况下,带领所内工作人员丙、丁等共 4 人赶赴 10kV PQ 线现场进行抢修工作由于 10kV PQ 线的用户支线#1 杆受树挤压发生倾斜,14:03,开展对该支线#1 杆的扶正工作因地面难以扶正该杆,工作人员丙即佩安全带、踏脚扣攀登上杆(10m 杆),在砼杆的角铁横担下方(距杆顶约 60cm 处)绑白尼龙绳(Ф16×15m),由地面人员将该杆牵拉拽直14:38,地调正值值班员 D 向 35kV BD 变电站下达:“恢复10kV LF 线 送电” 的指令。
因值班员 B(操作人)对设备不熟悉,站长 A(监护人)亲自第 3 页 共 9 页执行操作任务,安排值班员 B(操作人)监看后台机,以观察操作开关时电压变化情况14 时 38 分,站长 A(监护人)在 10kV 线路控制保护屏上误将 10kV PQ 线 957 开关(三排左侧单 元)作为 10kV LF 线 953开关(二排左侧单元)合上向外送电合闸后在值班员 B(操作人)的提示下自觉有误,同时发现户外母线线夹松动有火星闪烁并伴有放电声,站长 A(监护人)立即将 10kV PQ 线 957 开关断开而正值此时,供电所人员已将 10kV PQ 线的用户支线#1 杆扶正夯实,工作人员丙正在杆上系绳处解绳子,由于该线路的突然送电,工作人员丙(男,45 岁)与带电导线的安全距离不足,不慎左肩触电后从杆上滑落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线路抢修工作人员不履行许可手续; 2、线路抢修工作人员既没有采取任何隔离措施,也没有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可能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更无防止突然来电的保护措施;3、BD 变电站操作不履行监护、唱票、复诵和核对制度,站长 A(监护人)做值班 员 B(操作人)的事情,使得操作过程无监护;4、BD 变电站值班员 B(操作人)对设备不熟悉,不会操作站内的设备,没有达到基本的上岗要求。
第 4 页 共 9 页三、案例 3(一)事故经过某供电局市场开发营销处工作人员甲、乙和营销分中心工作人员丙、丁,应客户 GS 公司要求,前往 GS 公司进行电流互感器更换与检查工作工作前,该公司电气车间副主任 A 未对工作人员甲、乙、丙、丁等 4 人办理任何手续,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未指明带电部位11 时 40 分,工作人员开始对更换的#3 变高压侧电流互感器检查,工作人员甲从柜后进入柜体对电流互感器接线进行检查,其余工作人员乙、丙、丁在柜前核对设备铭牌参数12 时 11 分,工作人员甲在柜顶不慎坠入相邻带电的支线进线柜的带电铝排上,导致触电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工作人员甲工作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工作中不慎坠入临近带电的支线进线柜的带电铝排上,触电死亡;2、GS 公司电气车间副主任 A 作为工作的实际许可人,未向工作人员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导致 4 人对工作地点内仍然有带电部位等现场情况毫不知情;3、用户配电室开关柜的工作地点与相邻带电的进线柜的带电部位没有绝缘隔板,也没有安全防护措施,不具备实际工作的条件;4、工作人员甲、乙、丙、丁等 4 人到达现场后工作分工不明第 5 页 共 9 页确,对工作人员甲监护不到位,导致工作人员甲工作不慎坠落带电间隔触电死亡。
四、案例 4(一)事故经过某年 7 月 27 日上午,GDJ 供电局输配电管理所配电带电班到 GB#2 公变工作,工作任 务为:对 GB#2 公变进行有关的回路改造工作内容包括更换高压跌落熔断器、避雷器及高压刀闸下端至变压器高压侧的引下线工作前,班组开了班前会,对 GB#2 公变变压器改造的工作进行了布置按照该管理所的工作习惯,配电变压器台架检修工作不填写工作票,因此工作班组没有办理工作票,也没有编写工作方案,就到现场开始工作配电班首先拉开#2 公变低压侧刀闸,由于高压跌落熔断器已损坏,无法在地面拉开,由该工作班的 B 和 C 两人坐上绝缘斗臂车将跌落熔断器拉开,随后 B 和 C 继续用绝缘斗臂车将高压刀闸拉开但在操作过程中,高压刀闸的中相和远边相刀闸被拉坏,带电班决定增加带电更换中相和远边相高压刀闸的工作09:50,带电班班长 A 向调度申请退出 GB#2 公变所在BDZ 变#914 线路重合闸,同时,工作班的 D、E(触电人)、F 三人上杆进行更换高压跌落熔断器及避雷器及高压引线工作第 6 页 共 9 页10:36,调度通知带电班:已退出 GB#2 公变所在 BDZ 变#914 线路重合闸,可以工作。
带电班班长 A 负责监护,由B、C 带电更换损坏的两相刀闸(此时 D、E、F 三人还在杆的下部进行高压跌落熔断器和避雷器的更换工作),B、C 两人坐在绝缘斗臂车上,带电拆除高压刀闸与线路连接的上引线后,更换了损坏的两相刀闸,并将刀闸上引线与刀闸上端接好后,在确认刀闸在完全断开位置后,开始接火C 将近边相和中相刀闸上引线带电连接好,在准备带电接远边相刀闸上引线时,发现远边相刀闸上端静触头松动,就与 B 合上刀闸,对此情况进行处理,收紧了静触头底座螺丝后,开始接火11:45,C 接完引线后,与 B 一同坐绝缘斗臂车下降低约 2米时,在杆下部进行高压跌落熔断器和避雷器更换工作的 E 发生了人身触电,身体右肩腋窝上部接触到带电引线,身体后仰,安全带将其挂在杆上在地面工作的班长 A 发现是远边相刀闸未完全打开,通知 C 与 B 立即断开刀闸,C 与 B 随即用操作杆断开刀闸后,用绝缘斗臂车将 E 救下, 带电班其他人员立即将E 送往医院救治经过医院五个多月的治疗,伤员 E 右下肢膝关节上约 8 公分截肢,右上肢前臂功能丧失二)事故原因分析1、整个工作均没有开具工作票,没有明确相应的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工作次序混乱;第 7 页 共 9 页2、整个工作安排不当,带电作业人员和停电作业人员同在一个杆上的同一个回路上工作,杆的下部有人工作的情况下,带电工作人员进行带电接火;3、需要停电的工作没有采取线路停电或带电解开刀闸上引线的方法进行施工,安全措施不完备;4、工作没有采取在可能来电的高、低压回路挂设接地线等保安措施;5、工作没有制订施工方案,没有明确工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导致整个工作无序;6、基础管理出现真空带,导致配电变压器台架检修工作一直无票工作。
五、案例 5(一)事故经过某年 7 月 17 日,GDJ 供电局输电三班工作负责人 B 持“……1”号 线路第一种工作票进行“110kV DW 线 01 号到 36 号杆停电登检” 工作工作分三个工作小组进行,第一工作小组(小组负责人为 A)负责 DW 线 01 号杆处接地线的装设与拆除,01号杆至 12 号杆登检和 03 号杆安装双挂点的工作;第二工作小组(小组负责人为 B),负责 13 号杆至 35 号杆登检工作;第三工作小组(小组负责人为 C)负责 32 号、33 号杆双挂点安装,36 号杆处装设、拆除接地线的工作工作前第一工作小组负责人 A指派小组人员 A1 在 挡瓦线 01 号杆处分相装设了 01 号、02 号、第 8 页 共 9 页03 号接地线,第三工作小组负责人 C 指派小组人员 C1 在 DW线 36 号杆处分相装设了 04 号、05 号、06 号接地线14:20,C 向 B 汇报第三工作小组工作完成14:50,A 向 B 汇报 第一工作小组工作完成,B 随即向 A 下达拆除接地线的命令14:51,B 向 C 下达拆除接地线的命令15:13,C 向 B 汇报 36 号杆接地线已经拆除。
A 在安排本工作小组人员拆除接地线时,小组人员 A2 告诉 A:第三工作小组负责人 C 在变电站 侧拆除了接地线(之前A2 与 C 联 系,C 说已得到工作负责人通知,正准备在变电站侧拆除接地线,C 指的是在 DW 线 W-BDZ 变侧 36 号杆处拆除接地线,而 A2 误认为 C 在 DW 线 D-BDZ 变侧 01 号杆处拆除接地线)A 没有经过 核实,于 15:10 向 B 汇报 DW 线 01 号杆接地线已经拆除,B 在本工作小组工作完毕、人员撤离并接到其它工作小组报告的人员已撤离、接地线已拆除、可以送电的信息后,没有与第一工作小组负责人 A 核对拆除的接地线编号及数量,没有按施工方案上的安排组织线路摇测绝缘,于 15:40 向调度报告工作完毕、人员已撤离、接地线已拆除、可以送电调度下令将“110kV DW 线由检修状态转运行状态”17:44,当 D-BDZ 变运行人员在合上 110kV DW 线 124 开关时造成带接地线合开关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没有造成人身伤亡、负荷损失、设备损坏第 9 页 共 9 页(二)事故原因分析1、第一工作小组负责人 A 未认真履行职责,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就向工作负责人 B 汇报已拆除接地线,造成漏拆除 DW 线 01 号塔处接地线;2、工作负责人 B 的职责不到位,没有核对拆除的接地线编号及数量,没有按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摇测线路绝缘就向调度报告“ 工作完毕、人员 已撤离、接地线已拆除、可以送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