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散步》-学案-苏教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3838419
  • 上传时间:2021-1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4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散步》 学案 苏教版[夯实基础]1.给加点字注音嫩( )芽 霎( )时 水波粼( )粼 熬( )2.解释下列词语霎时:粼粼:委屈:各得其所: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幼( ) 鳞( ) 拆( ) 幻( ) 粼( ) 折( ) [作者链接]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解读文本]1.整体感知[思想内容]本文写了一家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景,母亲、儿子、“我”和妻子在初春的时候去散步,可后来发生了分歧:儿子要走小路,母亲要走大路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使分歧得以解决这是一曲真善美的颂歌,全文贮满诗意作者把家庭成员之间的欢愉、深沉的真挚感情传递给了读者,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创造出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意境美它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得到了发扬光大。

      [结构层次]文章构思精巧,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交代了散步的地点和有关的人物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重点写散步的过程第一层(第2自然段):专门交代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的转变第二层(第3—5自然段):写田野的春色以及一家人散步的乐趣第三层(第6—8自然段):写产生散步路线的分歧及解决的办法[问题探究](1)“我们”为什么要去散步?“我”出于孝顺,为了母亲的身体着想;母亲从“本不愿”到“后来又答应”,则是出于对“我”的信服,不想逆了儿子的一片心意,表现了一家人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2)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状况,为下文埋下了伏笔3)“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文章中说“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谐,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的责任的重大。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遇到这种分歧,你会怎样做呢?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最终“我”是怎样处理的呢?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 ”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人这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5)“我”和妻子是如何背起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文中的“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的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思想的深度,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因此,可以说,“生命在爱的传递中精彩!”2.重点突破[重点句子]这篇短文语言很精美,我们要通过反复朗读,找出蕴含浓浓亲情的语句,加以体会例:“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这几句话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缺乏文化修养的人,话是不会这样说的由此可以明白,表现什么情态,就要用什么样的语言]“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比况得多妙!从内容上说,有回环的关系,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这种构思来自何处呢?就是写甲与乙二者时,先由甲到乙,再由乙到甲,便可构造出这样的妙句]两两对称的句子在文中有很多,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美的特点例如: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的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在今后的写作中,大家要记着进行尝试啊![文章思想]《散步》一文选取生活的一角,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写作手法]写家庭生活,没有铺开来写,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写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也没有铺开来写,只写了几个细节此类写法,值得借鉴1.从表达方式上看,记叙为主,辅以议论和描写的表达方式2.从词句运用上看,大词小用,大有深意;句子对称,相映成趣3.从中心表达上看,以小见大选取生活一角——散步这样的平凡小事,表达三代人之间真挚、深沉的爱[课后练习]一、略参见重点突破重点句子,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参见问题探究)三、《三代》与《散步》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则差别较大本题做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能力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感动”这种情感更是个性化的,说《散步》更感动人可以,说《三代》更感动人也可以,能言之有理即可。

      《三代》说的是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衡量作品,还要从社会价值上去考虑①《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写文中有两处对初春的描写,这两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文中的景色写出了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召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②在《散步》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作者运用对称的句子,互相映衬,使我们读起来很有情趣语言朴实,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③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个社会大主题3.积累运用(1)作者在开头是怎样描写初春的田野的?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抓住田野的新绿、嫩芽、冬水来写,写得一片生机这样的描写,烘托了散步的心情,设置散步背景这不仅仅是描绘了一般的春光,而是侧重描写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一方面是照应并渲染文中对母亲身体、自然生命的描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强化“生命”意识,强化善待生命的意识,是匠心独运之笔2)这篇短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有“大词小用”、“小题大做”的特点,请你作一下分析,考虑一下这样做的好处和作用是什么?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一处是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责任的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4.综合性学习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示例:(1)记得去年我爸爸、妈妈都下岗了,一家人的心情很不好在妈妈生日那一天,从没有下过厨房的爸爸主动做饭他在厨房忙得大汗淋漓,结果把醋当作酱油放在菜中,我们吃的时候,简直难以下咽,但我们吃得却很开心2)每天晚上我做作业,不管写到什么时候,我妈妈都会在旁边静静地陪着我有时递给我一个苹果,有时又给我端来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特别是遇到不懂的题目,妈妈就会三番五次地给我讲解有一次,我做一道与容积有关的数学题,妈妈讲了几遍,我都没听懂,她就亲自到厨房拿来杯子和水做实验,直到我弄懂为止3)我的爸爸妈妈非常孝顺我的爷爷那一年我爷爷因为中风,半边身子不能动弹,整天躺在床上我爸爸总是不厌其烦地帮爷爷翻身,帮爷爷按摩身子妈妈也总是毫无怨言地把爷爷弄脏的床单洗得干干净净每逢天气好的节假日,我爸爸妈妈还要把爷爷从五楼小心翼翼地背下来,把爷爷固定在轮椅上,推着他到处走走。

      小结: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悟,你会发现十分平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去呵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