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A》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政治经济学A》选择题与判断题及答案 选择题与判断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务必具备三个简朴要素是( ) A、人的劳动、劳出工具和劳动资料 B、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是( ) A、添置、销售、调运、储存 B、生产、调配、交换、消费 C、流通、生产、储存、出售 D、添置、运输、保管、售卖 3、生产力的进展状况集中表现在( ) A、生产工具的进展与变化上 B、管理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上 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提升上 D、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与发挥上 4、一般而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 ) A、务必适应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 B、可以超越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 C、与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关系不大 D、未必能够促进生产力的进展 5、以下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 A、原料 B、辅佐材料 C、劳动力 D、机器设备 6、生产资料是( ) A、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B、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 D、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的总和 7、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说( ) A、它不成能被熟悉 B、它不成能被利用 C、它不成能被察觉 D、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 A、调配关系 B、消费关系 C、生产关系 D、交换关系 9、社会生产方式是( ) A、经济根基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生产资料全体权和使用权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10、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进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 A、价值规律 B、社会根本经济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生产关系务必适应生产力进展的规律 11、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进展规律务必联系(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确定社会的经济根基 C、生产资料全体制形式 D、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1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启程点是( ) 第 1 页 共 16 页 选择题与判断题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客观经济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13、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具有相当生产阅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14、生产关系是指( ) A、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 B、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界的关系 D、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 15、抉择生产关系进展变化的是( ) A、生产资料的全体制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产品的调配形式 D、生产力的进展 16、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经济根基是指( ) A、社会进展确定阶段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C、社会财力和物力的总和 D、人们社会关系的总和 17、在几个社会制度中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调配规律 D、生产关系确定要适合生产力进展的规律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生产资料全体制是生产关系的根基。
)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经济规律产生于经济条件,人们变更经济条件也就变更了经济规律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的抉择性因素 )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 ) 6、价值规律是在几个社会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 ) 其次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概括劳动 D、抽象劳动 2、在简朴价值形式“1只绵羊=2把斧子”中( ) A、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B、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C、斧子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D、绵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3、试分辩下述论断哪个是正确的( ) A、只要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价值 第 2 页 共 16 页 ) 选择题与判断题 B、只要具有价值的东西都具有使用价值 C、只要具有价格的东西都必然具有价值 D、只要商品价格的变化都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化 4、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朴劳动和繁杂劳动的识别( ) A、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对比的 B、这种识别不会导致价值量的识别 C、简朴劳动可以恢复为多倍的繁杂劳动 D、繁杂劳动可以恢复为多倍的简朴劳动 5、当投入劳动量不变,但遭遇自然苦难时,会造成( ) A、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C、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D、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 6、价值规律是( ) A、自然经济的根本规律 B、商品经济的根本规律 C、产品经济的根本规律 D、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规律 7、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根基和条件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分工的形成和进展 D、价值规律起根基性作用 8、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是( ) A、商品流通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D、市场交换 9、商品的价格是( )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商品价值的根基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受者 10、商品生产者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务必使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A、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围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波动 11、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确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理由是全体商品( ) A、都具有使用价值 B、都是概括劳动的结果 C、都凝聚着人类一般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货币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相比,有着本质识别。
) 2、商品和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 3、在简朴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 4、等价交换原那么是一切市场经济都通行的原那么 ) 5、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由于受价值规律的影响 ) 6、概括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 ) 7、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 8、生产商品的概括劳动具有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 ) 9、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第 3 页 共 16 页 选择题与判断题 10、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识别是货币流通抉择商品流通,商品流通以货币流通为根基 ) 11、概括劳动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 12、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根基 ) 13、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 14、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部门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 15、一般价值形式是扩大价值形式的简朴颠倒 ) 16、金银自然是货币,但货币自然不是金银 )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总公式的冲突是指( ) A、价值增殖与价值实现的冲突 B、商品交换中买卖的冲突 C、商品与货币的冲突 D、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冲突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于它是( )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C、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3、某资本主义企业可变资本是300万元,工人的工作日为9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为3小时,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 A、600万元 B、150万元 C、900万元 D、300万元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剩余价值是( ) A、工人全部劳动的产物 B、工人必要劳动的产物 C、工人无酬劳动的产物 D、工人有酬劳动的产物 5、资本家阶级在不延长工作日的处境下来提高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属于( ) A、十足剩余价值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生产C、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D、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6、促使资本家竞相提升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 A、生产十足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降低劳动力价值 D、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7、价值增殖过程不同于价值形成过程的地方在于,在价值增殖过程中( ) A、概括劳动不转移生产资料价值,只创造新价值 B、物化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 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 D、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 8、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A、C+V B、C+V+ m C、V+ m D、C+ m 9、从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找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在( ) A、G—W阶段的货币上 B、W—G′阶段的商品上 C、W—G′阶段的货币上 D、G—W阶段的劳动力商品上 10、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 m)中的C是( ) A、工人概括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工人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1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 B、是劳动的价值 第 4 页 共 16 页 选择题与判断题 C、是劳动力的价值 D、是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12、商品流通的公式是( ) A、G—G B、W—W C、W—G—W D、G—W—G 13、资本流通的公式是( ) A、G—G B、W—W C、W—G—W D、G—W—G′ 14、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 ) A、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而获得的 B、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 C、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D、全体资本家同时提升技术而获得的 15、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的使用过程中( ) A、能够转移自身的价值 B、随着使用价值的消散,价值也消散 C、能够创造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6、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由于它( ) A、是一般等价物 B、是社会资产的一般代表 C、添置了生产资料 D、添置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 17、剩余价值是( )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与流通领域完全无关 B、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D、既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又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18、资本主义工作日是指( ) A、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B、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总和 C、工人片面必要劳动时间与片面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D、工人全部必要劳动时间与全部剩余劳动时间之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