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番禺分区规划管理单元控规说明书.doc
75页广州市番禺分区BA0602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技术文件-说明书 22说明书目录索引第一章 BA0602规划管理单元规划背景 41 规划背景 42 相关规划与本次规划任务 63 本次规划范围与设计重点 74 规划构思 85 规划依据 96 规划原则 9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 111 城市发展的外力 114 发展条件综述 18第三章 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191 发展定位 192 发展目标 193 产业选择 20第四章 用地布局与规划 211 案例分析 212 规划理念—“发展基点” 243 土地利用规划 244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295 道路系统规划 336 绿地系统规划 407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 428 城市设计指引 42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 441 给水工程规划 442 排水工程规划 473 电力工程规划 484 电信工程规划 515 邮政工程规划 536 燃气工程规划 557 管线综合规划 56第七章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571 规划目标 572 规划依据 583 规划原则 584 环卫规划 58第八章 防洪及减灾规划 601 防洪规划 602 防震规划 613 消防规划 634 人防规划 63第九章 控制体系规划 651 地块划分 652 地块编码 653 控制体系 654 空间管制规划 70第七章 规划实施策略与建议 731 实施策略 732 实施建议 74 第一章 BA0602规划管理单元规划背景1 规划背景1.1大石镇概况大石镇隶属番禺区,辖区总面积45.12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23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约10万人,外来人口12.5万人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1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6.3% ;社会总产值135.6亿元,增长20.24%2004年获广州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广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番禺区文明示范镇、番禺区发展经济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13个荣誉称号番禺区人民政府下文于2006.1.25日将大石镇分设为大石和洛浦两个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大石街道办辖区面积19.34平方公里,管辖北联、山西、大兴、大维、官坑、会江、猛涌、诜村、大山、东联、礼村、植村、河村、涌口14个村民委员会和大石、富丽、星河湾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行政区域范围大石在广州区位图1.2 区位条件大石街道办位于番禺西北部,紧邻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南拓”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大石街道办有着优良的地理区位,北隔沥滘水道与海珠区相望,西隔陈村水道与芳村区、南海平洲镇相邻,南边东西走向绵延的丘陵与钟村镇毗邻,东接地村镇洛溪大桥、番禺大桥、新光快线、地铁三号线、地铁七号线把大石与广州连为一体,迎宾路和105国道横贯全镇,是广州通往顺德、中山、珠海等地的门户,又是穗港澳交通枢纽的重要通道。
1.3 经济与产业在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的经济与产业属于上游,2004年,工业总产值104.67亿元,增长22.05%,其中出口产值23.6亿元,增长21.2%农业总产值2.22亿元商业总产值8.89亿元,增长34.97% ;饮食服务业总产值12.65亿元,增长8.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21.8% ;集市贸易成交总额3.6亿元,增长12.6%并获广州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广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番禺区文明示范镇、番禺区发展经济先进镇、广东省教育强镇等13个荣誉称号2 相关规划与本次规划任务2.1 《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对本区的要求番禺区发展区划图《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将番禺划分为“北部调整完善区”、“市桥调整完善区”、“大学城重点发展区”、“广州新城重点发展区”、“南沙重点发展区”和“中部都市农业发展区”六个功能区其中以大石为主的“番禺北部调整完善区”定位为:是番禺片区的北门户,是广州市南部以房地产业、技术和资金密集的外向型工业为主导,商贸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山水生态型现代化新城区2.2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总体规划(2003-2020)》对本区的要求规划区位于大石的核心地段《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总体规划(2003-2020)》提出:大石应利用其自身“人才、交通、旅游、房地产开发、商贸服务”的优势,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主动与两大项目衔接,积极吸引人流、物流,最大化地将两大项目转为推动镇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引擎。
作为大石街道办的核心地段,规划片区应依托地铁三号线与七号线中转站的建设,积极配置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其服务水平和档次2.3 本次规划目的2.3.1 以地铁大石中转站的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片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与便捷的交通优势,对片区进行重新定位2.3.2 依据大石总规,对片区土地进一步细化,形成最能适合本区的功能布局2.3.3 重构地铁站周边用地功能,发展以办公、商贸和房地产业为主导的多元经济2.3.4 形成地面道路与地铁线路相协调配合的交通网络系统2.3.5 通过规划控制,为片区内现有村庄改造进行导引2.3.6 通过土地整理与重构,完善规划区的公共服务设施2.3.7 协调片区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利益,使土地达到最优配置3 本次规划范围与设计重点3.1 规划范围规划区位于大石街道办核心地段,规划区西起G105国道,东至新光快速,北以三支香水道,南抵规划的平南高速,总用地面积198.78公顷(2981.7亩)3.2 设计重点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指的是政府利用规划垄断权带来的信息优势,在规划建设区域首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主要是交通设施的建设引导开发。
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出售基础设施的熟地,利用级差地租,平衡建设资金首先是利用片区周边众多的快速交通体系与地铁站点的建设,在规划区建立“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土地利用发展模式,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构筑“轨道商圈”,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社区,促进站点周边土地的高效和集约地利用其次是以地铁换乘站的建设为契机,整合现状道路网络,完善片区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建设公交网络,使之与地铁中转站有机衔接,构筑快速、便捷的道路网集疏运体系4 规划构思地铁七号线、三号线大石中转站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提升片区的社会势能与经济势能,片区的建设将依托地铁中转站这一契机,选择片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规划引导控制,进行城市旧城改造,把规划区建成地区性城市功能区同时规划区土地资源的匮乏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片区的建设历程5 规划依据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5.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5.3 《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5.4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总体规划(2003-2020)》5.5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5.6 《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5.7 《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年鉴(2005)》5.8 国家、省、市、区的其它有关城市规划建设的法规、规范6 规划原则6.1 土地整理优化原则土地优化推动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用地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加片区第三产业用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消化、盘活闲置用地或低效用地,提高城市土地配置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公共绿地与休闲用地,提高片区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6.2 整体性原则合理确定片区的功能与规模定位,延续和完善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完善片区功能,配套相应的设施,并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作必要的深化和调整,包括用地功能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建设等方面,使规划区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6.3 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采用社区建设的理念,科学制定开发建设控制指标,配置相应的设施,提高片区环境质量和空间品质,创造人性化的城市空间6.4特色与创新原则规划设计中注意发掘和强化片区的城市特色,并力争在原有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出发,延续和创造片区的整体空间形态,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面貌6.5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的发展是个新陈代谢的过程,片区建设应与分期建设的步骤相结合,滚动开发,注重环境保护,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旧城改造,为后续的发展保留空间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6 弹性与适应性原则规划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在它的高适应上,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与建设需要规划科学灵活地进行街区和地块划分,针对不同地块的区位条件、现状情况、功能性质和空间要求,确定适宜的开发强度指标,充分考虑开发建设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和土地的兼容性,在地块性质、界线、规模和容量控制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兼容性和弹性。
6.7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规划设计在满足城市功能、交通、景观等方面地要求以外,更应注重土地价值地发挥,通过有步骤地土地开发、建设,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最优组合,本规划管理单元的建设完善将成为拉动大石街道办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切入点,也可以说是大石经济再次腾飞的启动区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1 城市发展的外力1.1 宏观发展环境格局的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源自由流动性的进一步加强和高效率配置,国际范围内经济差异加剧,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进一步演变成为区域与区域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在资金、技术、人才、资源、市场等多方位的竞争资源整合、区域协调、协作共谋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朗广东在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和周边省份共同发展的“9+2”的泛珠三角概念,促进区域化和地区集团化发展的思路,并得到各省市的热烈响应,反映了国内区域合作的强烈意愿在这一经济发展中广州将从原“珠三角”经济中心的角色向承担“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中心的角色转换;珠三角广州、深圳两个特色鲜明的科技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为处于广州南部的番禺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这宏观环境下,大石街道办应依据有利的发展区位,吸收国内外的资金与先进技术把片区建设有特色的城市交通枢纽规划区与广州两个重要规划区的关系1.2 区域中观发展态势广州整体向南拓展,大石镇处在广州南拓的起点位置,位于广州都会区的中南部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发展和IT产业的大型建设项目,如会议展览中心、生物岛、广州新火车站、广州大学城、广州新城等新兴产业区也将布置在都会区南部的番禺北部地区,给大石镇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3 区域性发展战略的影响港珠澳大桥、广珠城际快速干线的建设促进了珠三角发展重心由东岸向西岸的转移,而处于珠江口西岸的番禺区将是本次发展主要载体;广州南沙地区将发展成为珠三角的物流中心;集物流产业、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