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办学目标.doc
6页学校办学目的(一)总体目的在“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托“管理、教学、德育”三个层面操作载体,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努力,把学校办成教育教学设施配套;教育教学各项运营机制规范、高效;教师、学生综合素质市内同类学校领先;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办学水平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特色学校 1.办学目的:立德启智 健体尚美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开展“立德、启智、健体、尚美”教育,突出学生乐学善思的学习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哺育全体教师用爱心诠释教育内涵,用责任引领学生将来,敬业奉献,创先争优 2.培养目的: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增进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地、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履行“名师工程”,新教师及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共同实践探讨,努力培养一批校级、镇级、市级名师使学校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普遍让社会满意,提高教育形象;把广大小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基本夯实,并且能积极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自我完善的新一代 (二)具体目的1、学生发展目的——健康、快乐养成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伙的能力,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面貌,良好习惯、健康的身体,成为“会运动、懂礼仪、善学习、能合伙、惹人爱”的新一代学生。
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平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怀她人,使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集体卫生习惯;通过课内、课外多种途径使学生逐渐达到能学、会学、乐学学习措施和自学能力逐渐得到提高;培养学生遵守秩序的良好行为习惯,校内自觉排队,不追逐打闹,不高声喧哗,不打架骂人2、管理创新目的——优化学校管理系统 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民主、开放”的管理思想,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精细化岗位管理细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层级管理,形成目的管理体系,实行多渠道、全过程信息反馈,加强对目的实行的评价调控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考核机制,真正打破干多干少一种样,干好干坏一种样的旧制度,优老优酬,奖优罚劣,增进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营 3、队伍建设目的——增进干部、教师整体发展 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选拔,大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作风民主,业务精湛,布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坚持“优师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统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师德整体水平。
多渠道、高质量抓好教师校本培训和在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积极践行养成教育理念,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认真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措施,为教师的发展发明机会建设一支构造合理,师德崇高,身心健康,教有特色,学有深度,具有积极发展、追求优质的精神风貌,具有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增进我校持续发展 4、德育创新目的——创立德育品牌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坚持育人为本,推动德育创新在德育的内容上,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德育的渠道和措施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核心,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真情德育”、“爱心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辉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布满活力确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抓住德育工作的两条主线: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德育实践过程中实现三个结合:教育与教学的结合,老式与现代教育手段的结合,思想教育与环境熏陶的结合在三年内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结识 进一步发挥班主任、队干、班干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使学生常规管理工作不断走向细化、深化,从小为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升入中学,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行为基本,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努力求创德育特色,使感恩的意识进一步人心 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实行“感恩教育”,精心哺育学校“感恩文化”,并将其作为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开展,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水平⑴加强对全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指引,树立新的德育理念⑵进一步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强化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结识⑶健全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行教育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抱负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强化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⑷积极拓展、整合、运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校外德育基地的联系,加快学校德育基地建设,充足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充足运用家长学校的功能5、教学质量目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月检查、月总结、月评比制度,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建立“听—评—再听课”制度,通过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不断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将来3年里,我校要充足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增进教师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地、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履行“名师工程”,新教师及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拜师,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共同实践探讨,努力培养一批校级、镇级、市级名师10名左右,使学校教育队伍、教学质量普遍让社会满意,提高教育形象 6、办学特色目的——进一步提高养成教育特色学校在原有基本上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办学特色,并把对教师良好教学习惯的培养增长为养成教育内容,编写养成教育校本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形成养成教育实行细则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以及健康向上、乐观自信的良好心态,养成规范对的的道德行为习惯,拥有较稳定的道德素养,形成对的健康的道德观念,增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增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校风 7.设施建设目的——完善办学硬件设施 积极发明条件,争取政策,筹措资金,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三年内实现教学大楼建成并使用、重建水冲式厕所,改建操场主席台和直跑道,各功能室装备齐全、教师计算机配备到位并上网,充足运用教育技术装备资源,建成较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信息化教育贯彻在平常教学过程,为初步具有现代学校特性奠定基本。
8.校园文化目的——凸现养成教育特色 研究和丰富“养成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全面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科学规划校园环境从校园建筑的装饰、设施设备的更新、校园绿化的调节、校内环境布置、文化社团建设、德育、艺体活动开展,都环绕“养成教育”加强系统性、整体性的设计和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文化品位继承和发扬学校优良老式,以学校篮球队、合唱队、器乐队、舞蹈队、书法小组、美术小组等艺体优势项目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继续补充、完善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拓宽课程领域,建构一种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充足张扬、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丰富校园生活,增进师生和谐发展加强教师沟通与交往,丰富教师精神生活,形成布满活力的教师文化,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