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作文审题解析.doc
3页材料 1: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 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本题的关键字“琐” (即“细小、零碎、繁杂” ) 、 “幸福” , “苦” 1)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羁绊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乐趣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琐碎的幸福” “细节之美”等2)于琐事之中悟人生苦乐真谛人生于世,苦乐相伴真正的轻松和有趣往往只有通过艰苦和枯燥来获取就像甜蜜的生活并不只是吃糖,更多的时候是在种甘蔗,在过程中享受琐屑带来的微苦和微甜方是人生苦乐之真谛从此角度可确定立意如:“转变心态” “心境平和” “苦亦成甜”等3)直面现实之琐碎,方能享受成功之甜忍受琐事之缠,直面现实之琐碎之中包含着平凡之苦,人世间的磨砺犹如微妙地受苦,而成功的喜悦就如微妙地享受甜的滋味从此角度可确定的立意如:“直面现实” “生活的强者”等材料 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 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
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 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1)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2)做事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墨守成规,思想僵化,要改变想法,(3 ) 舍得放弃,才能获得最高价值材料 3: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 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是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材料 4: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 ”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 ,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 ,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 ,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材料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两则材料二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 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材料 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3.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要找出这三则材料的契合点,虽然长短不一,内容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环境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作文时就应抓住这一共同点来立意,切忌断章取义材料 6:2009 年 9 月 22 日香港大学把 “荣誉院士”称号授予了外号叫“三嫂”的 82 岁扫地老太袁苏妹, “三嫂”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 ,也不知道什么是 “院士 ”她一生只会写 5 个字,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曾在港大食堂服务 44 年,担任服务员及厨师她对住宿生的照顾无微不至, 除起居饮食, 也关心学生的 “身心健康成长”,是“宿舍灵魂人物” 有学生发烧, 她会主动送药、煲粥; 学生温习功课至深夜,她会为其预留晚餐; 学生遇到烦心事,会找三嫂倾心交谈……多数时候, 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 ,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如“珍惜眼前人” “将不开心的事忘掉” 等等,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在颁奖台上 ,这位 82 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做“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生命”的“香港大学之宝” 。
可以从袁苏妹的角度入手,对其所作所为和生命价值等做多角度剖析例 1.“三嫂”之所以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于她用毕生的精力认真做好最普通的一件事,用执著铸造伟大,用真诚赢得尊重 “三嫂”的成功启示我们,对于任何职业、角色我们都应该充满敬畏,发扬一生做好一件事情的专注精神,把平凡演绎成伟大,同样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立意方向: 认真做好一件事,执著铸造伟大 例 2.“三嫂”的事迹固然让人感动,但是,“三嫂”的工作是否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我们从小就被灌输长大要当科学家、伟人、英雄等的价值观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其实,芸芸众生,你我皆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享受劳动的快乐,给他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以这种自然的“低姿态”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掘生命的本真,才是生命的真谛立意方向: 让生命的价值回归本真,而这本真就在于做好本职工作可从香港大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港大做法的时代意义例 3.在人们的意识中,劳动者常常被分成三六九等,职位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既有对英雄伟人辉煌业绩崇高品格的弘扬与崇拜,又有对普通大众平凡人生的承认和敬重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香港大学此举是对普通劳动者把平凡的劳动演变为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立意方向:荣誉属于平凡人,要学会尊重身边的普通人例 4.社会生活的多重性决定了人的多元发展,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多元化趋势,因此,社会评价需要多元化在物欲泛滥的今天,我们习惯于把崇拜献给聚光灯下的社会精英,其实,褒扬三嫂这样的普通劳动者,弘扬其敬业奉献、务实爱生的崇高精神,对于协调当下物欲化所造成的价值观混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立意方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建精神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