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花鳗养殖技术要点1.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oq****t
  • 文档编号:5353578
  • 上传时间:2017-08-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7.2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1 页共 19 页大花鳗养殖技术要点1.花鳗鱼养殖的水质调节及投喂管理 花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在花鳗鱼养殖过程中要重视水质的调节放养前,绝大部分的泥塘都使用生石灰 150~250 公斤/亩作清塘消毒,池水 30~40 厘米深时消毒,可将池水 ph 值得高到 11 以上,既可清除野杂鱼类、水中昆虫,又可改良池底土质的酸性加注水至适当水深,一般 15~20 天后 ph 值可回落至 8~9之间,经过试水(用鱼作试养 ),石灰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养花鳗鱼,若 ph 值过高(石灰毒性未完全消失)便放养,会造成花鳗鱼脱粘死亡养殖过程中要求水质控制到“嫩绿”、“ 清爽”养殖水体中要有适量的蓝绿藻繁殖,藻类可起到遮荫、增氧和稳定水质的作用有时水质清瘦、混浊或有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会破坏水质,使藻类不能正常生长;有时水体中藻类很少,使得水体变得清瘦,这都会影响花鳗鱼的摄食和生长,这时,可采用“引种”、施肥办法,同时用保水王( 光合细菌)2~310~6,先在阳光下活化 1~2 小时,然后全池泼洒,可促进藻类的迅速繁殖有时水体中悬浮物很多,显得很混浊,可先用高锰酸钾 110~6 处理,再用以上方法可培养藻类繁殖。

      另外要经常巡塘,发现池边有“水蛛”浮游动物出现时,及时使用克虫 b1 型,每瓶 2~3亩或蛛虫煞星每瓶 3~4 亩,沿池边 2 米左右范围泼洒,并停开增氧机 1~2 小时,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早上或傍晚使用,这是因浮游动物繁殖迅猛时,它们 2~3 天可吃光水体中藻类,使水体发生“水变” 而藻类过量繁殖会使水体变得绿而浊,不清爽,甚至出现“水华”,特别夏季藻类的过量繁殖对花鳗鱼的摄食生长不利,这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达到减少藻类的目的在没有水换的情况下,可借用药物杀死部分藻类通常采用硫酸铜 0.310~6 在下风处藻类集中的地方多点泼洒或用“蓝博士”110~6,新的办法可用优马林(环保产品)0.5~0.610~6 加病毒净 0.3~0.410 ~6 其效果优良,使用更安全杀藻剂使用后,藻类死亡容易使水质变化,需注意增氧及调节水质经常检测池水各项指标如: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 值等,可使用水质分析盒作简易测定溶氧不足,要增加开增氧机台数和时间,换新鲜水或施用增氧剂使水体中经常保持充足的溶氧氨氮偏高可用保水王 2~310~6 或益池保 0.2~0.3510 ~6 全池泼洒,这些微生物制剂既使用安全又能迅速分解水体中有机物从而降低氨氮。

      亚硝酸盐偏高,使用反硝化细菌制剂可迅速降低亚硝酸盐含量ph 值偏高可使用降碱灵调节;ph 值偏低,可定期用生石灰 2010~6 全池泼洒,最好每隔 10~15 天使用一次,大雨过后用生石灰调节水体中大型水生植物和螺类的大量繁殖,也会影响水质,水生植物空塘时可用硫酸铜杀灭,或用人工捞取办法处理螺类除使水体变得清瘦外,还是多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可用克虫 c 型(0.25~0.3510~6) 全池泼洒杀灭他们,对花鳗鱼没有影响经常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花鳗鱼摄食正常,减少病害的发生,能快速生长,反之则造成花鳗鱼摄食差,病害多、生长慢、饵料系数高坚持使用微生物制剂是保持良好水质最有效的办法,既安全、实用又符合环保、健康、无公害水产养殖的发展潮流投喂管理 1.水温对投喂的影响(1)早晚温差会影响到当天花鳗鱼的饵料摄食,在无第 2 页共 19 页温池内 3℃以内的日水温差是属于正常的,不会影响到花鳗鱼吃料主要在季节交替时,日水温超过 4℃时,会影响到花鳗鱼的摄食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最好降低投饵率,可减少 30%~50% 的饲料投喂量,以免花鳗鱼产生不适因此建议养殖户,在春夏交替时推迟拉掉保温棚,而秋冬交替时要提前盖好保温棚,这样可避免季节交替时产生的日水温差太大。

      2)季节性温差主要的影响是自然水温的季节性变化,要根据自然水温的变化调整到适宜的投饵率,保证花鳗鱼一直处于最旺盛的摄食状态正常情况下水温在 24℃~29℃时投饵率为 2.5%~3%;水温超过 30℃时,投饵率最好下降到 2.2%~2.6%;水温在 20℃~24℃时,投饵率为 1.6%~2.5%;水温在 14℃~20℃时,投饵率为 1%~1.6%;水温低于 14℃时,投饵率也应随之下降到 0.4%~1.0% 以上是投饵率与水温的大概规律,各鳗场可根据自己情况稍做调整2.花鳗鱼大小与投喂量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花鳗鱼的投饵率随着花鳗鱼的长大而降低在白苗期时白仔料的投喂量应为鳗体重的 5%~6% ;转入黑仔阶段,花鳗鱼大小大概为500~80p 后,投饵率也要随之下降到 5%~3.5% ;而花鳗鱼长到 80~50p 的幼鳗期间投饵率最好控制在 3.5%~2.5%;当花鳗鱼进入 15p 以内的成鳗期后投饵率应下降到 2.5%~1.5%3.花鳗鱼摄食与水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1)水环境要求精养池中的换水量不要变化太大或土池中的藻相不要产生突变等等,水环境变化太大会引起花鳗鱼吃食严重下降甚至产生不摄食的现象。

      2)水中理化因子的变化主要是水质恶化引起的,主要是水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超标如果水中氨氮超过 2ppm,亚硝酸氮超过 0.2ppm,特别是亚硝酸氮超标后会使花鳗鱼机体本身送氧失常,从而引起花鳗鱼摄食不正常不上台还有水中的溶解氧最好能高于 5ppm,如果低于 3ppm,也会引起花鳗鱼摄食不正常因此养殖场内需要配有快速水质检测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4.光线对花鳗鱼摄食的影响光线的强弱影响主要是从小鳗开始养成的习惯,对已形成习惯后的花鳗鱼我们就不要随意去改变它正常的花鳗鱼一般喜欢稍暗的水环境5.天气突变也会减少花鳗鱼的摄食量(1)天气突然闷热时,花鳗鱼会感到很烦躁,甚至会产生暂时性的缺氧,因此这种情况下至少要减下一半的投喂量2)冷空气突然来时,花鳗鱼也会产生不适,这时要减少 1/3 以上的饲料投喂量3)下暴雨时或暴雨后,最好能停食一餐,进行一次水体全面的消毒,减少花鳗鱼应激反应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2.花鳗鱼的养殖方式露天止水式养殖这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养殖方式鳗场的规模以 50亩为宜养殖设施主要包括鳗池、注排水系统和附属设施利用江河、湖泊、水库及地下水等作为水源一般每天仅交换池水的 1/10~1/7 。

      主要依靠浮游蓝藻和水车或增氧机增氧,以改善水质其优点是建池成本低、耗电省缺点是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 1000~2000千克1.养殖设施(1)鳗池规格 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池和成鳗池四种鳗场中这第 3 页共 19 页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 2:8:15:75,即一个 50 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 1 亩,二级池 4 亩,**池 7.5 亩,成鳗池 37.5 亩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 0.2 克左右面积为 50~60 平方米,池深 0.8~1.0 米,水深 0.5~0.6 米二级池:饲养体重 0.2~2 克鳗种面积为 200~400 平方米,池深 1.2~1.5 米,水深 0.8~1.0 米池:饲养体重 2~20 克的鳗种面积 400~800 平方米,池深 1.4~1.5 米,水深 1.0~1.2 米成鳗池:将体重 20 克左右的鳗种养成 150~200 克的食用鳗面积 800~1200 平方米,池深 1.5~1.6 米,水深 1.0~1.2 米2)鳗池形状与结构各级鳗池的形状以圆形或正方形切去四角为好根据花鳗鱼善逃、难捕和对水质要求较高的特点,在结构上必须具备防逃、易捕和注排水方便的功能。

      池壁有用块石、砖浆砌,混凝土现浇和混凝土预制板拼切三种形式,四周池壁垂直光滑,壁墙高 0.8~1.6 米,壁顶用盖板“压口”,盖板伸向池内 5~10 厘米,堤面要高出水面 0.3~0.5 米温室止水式养殖这种养殖方式是与露天池配套,在培育池上方搭钢骨架,覆盖塑料瓦或薄膜,并采取加温措施,使池水保持在 25℃左右各级鳗池的规格和放养密度以及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养殖基本相同鳗苗饲养一个月左右就可分塘,成活率 80%左右2 月下旬放养的鳗苗,饲养 120~150 天,可养成 3~5 克的鳗种,到年底可养成 50 克左右的鳗种,并有 20~30%的鳗种养成食用鳗上市温流水养殖温流水养鳗是目前较先进的养殖方法要求将水温控制在花鳗鱼最适水温(27℃上下),并进行流水养殖其优点是花鳗鱼病害少,生长快,单产高一般 2 月初放苗,当年就可全部养成食用鳗,亩产 15000 千克左右缺点是基建投资较大,养殖技术性强这种养殖方式因水源不同,可分为工厂余热温排水养殖和室内循环过滤式养殖两种前者利用工厂余热温排水,可以节省能源,结构较简单,养殖成本较低;后者用锅炉加温,池水循环利用,需配建生物过滤池,结构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较大。

      余热温流水养鳗均要求尽可能利用地形高程建造鳗池,以便能自动注、排水由于池水用过后立即排出场外,因此一般都在露天操作其主要设施有:冷水和热水管、调温池、养鳗池和排水管循环过滤式养鳗场,一般都在室内操作,并配有生物过滤池温流水养鳗场的规模一般为 1~2 亩每只池子都是水泥结构,面积以 30~50 平方米为宜,池深 1.2~1.4 米,蓄水1.0~1.2 米池呈圆形或正方形切除四角,圆池池底呈锅底形,排水口设在池底中央,由两个半圆形的排水墩及墩两侧的三道闸门组成方形池池底平垣,并向排水口倾斜其他设备要求和饲养管理方法与露天池大致相同3.鳗病防治花鳗鱼养殖中要特别注意防治鱼病主要病害有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烂鳃病、鳗鳔居线虫病和赤鳍病等,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4.成鳗的捕捞、分选和运输(1)捕捞:成鳗养殖若是实行池塘专养的,一般都要采取第 4 页共 19 页轮捕轮放的措施,捕捞时间主要是根据花鳗鱼的生长情况和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一年可捕捞四次左右,即 6 月初、7 月下旬、9 月初和 11 月中旬使用捞春片鱼种的网具,运用四大家鱼的捕捞方法,起水率可达 90%以上捕捞前要停食一天,操作要小心谨慎,夏季高温捕捞,最好在黎明前下网,花鳗鱼捕起后,应立即置于水车式增氧机的下游吊养。

      早春和晚秋可在中午捕捞,花鳗鱼也不易受伤2)分选:分选就是将捕起的花鳗鱼进行大小分档,将体重 150 克以上的花鳗鱼出口或供应国内市场,不符合商品规格的继续留养分选食用鳗主要使用分鳗槽进行3)运输:食用鳗的运输方法有塑料袋充氧运输和鳗箱淋水运输两种前一种适于长距离运输,后一种适于短距离运输运输食用鳗的装运量一般较大,塑料袋的规格为 4060 厘米,每袋可装食用鳗 10 公斤,加 10℃的水 15 公斤夏天高温季节,装袋需要采用**降温法,将水温逐步降到 10℃左右,这时花鳗鱼已能适应低温环境,即可装袋、充氧、运输鳗箱淋运输,每格鳗箱可装食用鳗 3~4 公斤,一般 4~5 格捆成一套,每套可装花鳗鱼 20 公斤左右其运输方法和注意事项均与鳗苗运输相似花鳗鱼的养成技术养殖场址条件 1.水源:平原地区以河、湖水为主,山区以溪水、泉水为主最好要有地下水,以便于提取深井水备用养殖场的耗水量很大,因此水量一定要充足,一般养成 1 千克食用鳗需水约 25 立方米,因此在设计中以其为基础适宜的水质是 PH 值 7~8,透明度 20cm 以上,无工业污水危害2.电源:养殖场需充足的电源,一般每亩鳗池需配备 1 千瓦动力的增氧机。

      一个年产100 吨食用鳗的养鳗场,至少需要 150 千伏安变压器一台,而且要保证常年不停电3.其他:建场土质以壤土为最佳,地形要求平整,气候温暖,若能利用热电厂的温排水或温泉水,则效益更为明显,此外要求水陆交通方便,以便运输饲料和商品鳗养鳗池设计我国目前常见的养鳗池有露天静水式和余热温流水式两种,其建池要点如下:1.露天静水式养鳗池:利用河、湖、库及地下水等自然水作为水源,建池成本低,耗电少,但产量较低,一般亩产仅 1~2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