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绚丽足尖下的完美搭档.docx
4页绚丽足尖下的完美搭档足尖碎步如行云流水,肢体舞动似碧波荡漾,在台上追光灯的照射下,演员们将美丽的身躯舞成了一首首流畅优美的诗;然而,诗情画意的背后密布着的却是剑拔弩张的气氛,表演者忐忑不安,心头敲击着的是咚咚咚的紧密战鼓,毕竟他们面临的是一场国际级的残酷比赛这场比赛汇聚了来自中国、苏联、法国、美国、比利时等17个国家的芭蕾舞精英莫斯科大剧院派7名选手参赛,其中一对选手的双人舞曾在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中得过金牌,法国巴黎歌剧院首次选派一对明星参赛,对金牌似乎志在必得,其他选手也是实力非凡比赛进行中,苏联一对选手在表演《黑天鹅》双人舞时,屡屡失误,眼看夺金无望,出人意料地退出比赛,这在历次国际大赛中实属罕见,更加重了比赛硝烟的气味轮到中国的选手上场了,第一轮两位演员相继表演了风格迥异的《天鹅湖》二幕的双人舞和《唐?吉诃德》双人舞,临场发挥水平甚佳,风格把握准确;第二轮决赛,他们再次将《天鹅湖》双人舞演绎得美轮美奂尽管发挥出色,但是两位选手对于能否夺魁心中没底,毕竟巴黎歌剧院的一对明星水平也相当不错,而且法国是东道主,9个评委中,法国评委有4个,占“半壁江山”不料比赛结果出来,来自中国的两位选手“蟾宫折桂”,荣获双人舞大奖。
中国评委、著名芭蕾艺术家戴爱莲先生称赞他俩:“把握古典芭蕾风格纯净,表演细腻不夸张,技巧全面稳定,9个评委没有任何争议,一致同意他们得大奖”无可挑剔的舞姿战胜了无形中的情感因素,而巴黎歌剧院的那对明星对手也发出了由衷的称赞:“我们心悦诚服,不得不承认你们是最好的一对 这被称为“最好的一对”的就是杨新华和辛丽丽1988年11月,他们在第3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上荣获双人舞大奖,这也是中国芭蕾演员在国际大赛中首次夺得最高荣誉他们激动万分,以往的一幕幕分与合、顺利与波折让他俩感慨万千,而这次完美合作所创造的巅峰状态既向人们、也向他们自己证实:他俩是芭蕾舞台上的“最佳舞伴”从此“杨、辛”搭档双璧互映,成为十几年中国芭蕾的领舞人物无法替代的黄金搭档1973年,杨新华和辛丽丽一同考入上海市舞蹈学校,成为了同班同学1979年他们又以优异成绩毕业,同时进入上海芭蕾舞团任主要演员辛丽丽个子高挑,手脚细长,脖子纤细,是老师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白天鹅在老师的指导下,辛丽丽将《天鹅湖》中白天鹅奥婕塔的纯洁善良、美丽忧伤表现得丝丝入扣但是奥婕塔身边有位命中注定的王子,辛丽丽舞台上的王子又在哪里呢?“其实当时找一个舞伴挺不容易的,当年学芭蕾的远没有现在多,选择面比较小。
何况我身高有1米70辛丽丽说而俊朗挺拔、情感细腻的杨新华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考虑到杨新华和辛丽丽在体形、表演风格方面比较接近,老师让他们组成了搭档1985年,杨新华和辛丽丽这对舞伴开始参加各类演出、比赛然而起初他俩的合作并不那么和谐顺利年少气盛的两位时常因见解不同而争吵,谁也不服谁1986年,杨新华与辛丽丽首次参加第12届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角逐但是辛丽丽由于失误,未能获奖,而配合上的不默契,也使他俩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适合做舞伴于是,舞台上比翼双飞的一对,劳燕分飞转眼到了1988年,第3届巴黎国际芭蕾比赛临近,杨新华和辛丽丽带着各自的舞伴参加了国内的选拔赛虽然他们与各自的舞伴发挥得不错,但是挑剔的专家老师瞧来瞧去,还是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发挥正常,技巧娴熟,但是为何就是离完美差那么一步?原来问题出在舞伴上,从身材、体态、表演剧目的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专家们一致认为杨新华和辛丽丽才是最合适的一对而此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冷静后,两人对“舞伴”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俩重新又组合到了一起在分开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各自边练习边思考,后来理解到之前之所以跳得不舒服,是因为没能理解到要相互配合,为对方奉献这一层道理。
杨新华说在芭蕾舞台上的双人舞中,最绚丽的似乎永远是女演员,而男演员即便舞姿再棒,也只是绿叶对于这一点,杨新华刚开始有点不服气经过学习、分析,我慢慢体会到男演员必须要沉下气来当好配角,一定要让女演员很舒服地展现出来我现在在学校给学生上课,也会这样教导他们一旦跳得不好,我通常会更多地批评男演员,我会说:女演员跳得不好是因为男演员没有配合好一切尽在不言中“自1988年获大奖以来,十几年间,我们一直合作得很愉快,可以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某个环节的差错,动作方面的分歧辛丽丽颇为自豪地说道当然还是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当时没有很专业的老师,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己看录像研究,录像版本很多,有时会因为看的版本不同,导致对动作的理解不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一起再看录像,心平气和地重新讨论,使我们的舞蹈动作更趋完美对于戏剧演员而言,他们的默契时常体现在:一个忘词了,另一个能很好地补上而以身体来演绎艺术的杨新华与辛丽丽更善于用肢体来传达信任与支持即便台下没有过语言交流,一上舞台,他俩就能从对方的举手投足间解读到各自今天的状态如何,表演时一牵手就能明白对方现在的心情是紧张还是松弛合作久了,杨新华和辛丽丽已经默契到,表演时不用事先说好,就能根据音乐的感受,临场和谐完美地进行角色交流和完成任何高难度技术。
芭蕾舞被称为残酷的艺术,脖子拉伤、腿脚受伤是家常便饭的事,但是即便伤痕累累也需要咬着牙坚持每天训练因为一天不练,自己知道自己的退步;两天不练,老师心知肚明;三天不练,估计连观众都看得出来了同时一旦受伤,演出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参加比赛的时候杨新华与辛丽丽明白芭蕾艺术的艰辛,从来不会埋怨对方因为受伤而拖了自己的后腿我的体重很容易变化,一顿吃得多一点能长5-6斤但是杨新华比较好,他从不说你别吃了,我要举不动了而是餐桌上一个劲劝我多吃点,然后饭后自己一个人跑去健身房健身去了回顾平时的细节,辛丽丽感动地说而减肥与健身也成为他俩体谅对方的最实际的表现一旦杨新华受伤,辛丽丽会主动减餐,减轻体重,让杨新华表演时能够少出点力;反言之,杨新华也会加强锻炼,在表演时多用点劲扶对方一把有三年时间,因为疼痛,我每天都吃芬必得,有一次在台上,忽然间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忘记动作了,幸好由于长期合作,我们相互熟悉对方的动作,当时杨新华及时提醒并配合了我,才顺利完成了演出后来我就硬戒掉了芬必得辛丽丽回忆道1994年3月,杨新华与辛丽丽应邀参加第66届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颁奖晚会演出,这是中国芭蕾演员首次参加世人瞩目的颁奖活动。
被邀请的有来自巴黎歌剧院、俄罗斯基洛夫芭蕾舞团、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南非舞蹈团的16位演员杨新华、辛丽丽深感这是一份代表中国文化地位的荣耀,因而更加珍惜飞抵美国洛杉矶后,他们几乎天天在练功房度过当时辛丽丽因右腿膝盖半月瓣撕裂,一年前动过手术,为了不让右腿过于疲劳,她就把力用在左腿上,致使左腿膝盖扭伤淤血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受伤,作为搭档的杨新华心里急啊!“他都快叫我老娘了辛丽丽笑着回忆说在杨新华的大力配合下,辛丽丽咬紧牙关加紧训练,同时他们以突出的表现被选为领舞正式演出前,杨新华只说了一句:“不要紧张,我会好好扶你的啊!”令饱受伤痛之苦的辛丽丽宽心不少最终,他俩精彩地完成了演出任务,该晚会的编剧家、好莱坞明星戴维?乔女士激动不已:“跳得太漂亮了,不愧为中国的芭蕾明星!” “我们是很职业化的一对”采访过程中,杨新华谈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很早以前,有一天,杨新华读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告诉他一件好笑的事情班主任略带抱怨地问她:“你妈妈怎么这么忙,每次都要让你家高阿姨签字的啊?”原来“高阿姨”其实正是杨新华的妻子,而那位小学老师因为一直看杨新华、辛丽丽的演出,误以为他们在生活中也是一对呢!事实上,这类张冠李戴的事情不在少数。
而且现实生活中,体育界、艺术界等领域的搭档最终成为生活中伴侣的也屡见不鲜毕竟有着共同的理想追求,共同的生活体验,朝夕相处的时间比与家人呆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日久生情的概率还是蛮高的而杨新华与辛丽丽9岁就成了同班同学,之后又作为舞伴一起训练,一同创造并收获巨大的成功,外人看来是多么珠联壁合的一对,为何没在生活中走到一起呢?当笔者把这个敏感问题抛向他俩的时候,辛丽丽马上笑着回应:“从小一起长大,太熟悉了略一沉思后,她又认真地说:“你看我们在舞台上演得很逼真,但是我们很职业化,一下舞台马上又回归到各自生活的角色中去而且有时候舞伴成为了恋人还是有缺点的,排练、表演时会不自觉地将生活中的情感、情绪牵扯进来,影响台上的演出杨新华很同意“职业化”的说法:“我们应该说是很纯朴的一对我们虽然不是生活中的伴侣,但是互相非常信任尊重事实上,一旦芭蕾舞的音乐声响起,他俩就不再是辛丽丽、杨新华了,而化身为古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吉赛尔》、《唐?吉诃德》,中国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雷雨》等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合作了十几年,在技巧方面我们已经没什么问题,但我们有更高的目标:塑造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例如《天鹅湖》中,她在追求她的白天鹅,而我在追求我的王子。
如果不在这样共同的高度层面,是很难配戏的杨新华说道虽然生活中的辛丽丽显得有些粗枝大叶,但是一旦进入角色,那宁静的气质,那轻捷的足尖,那富有表现力的双臂,处处表现了人物细腻的情感而性格偏内向的杨新华也坦言自己特别喜欢感情丰富的戏看来,有着同样敏锐而纤细的艺术触角,也是他俩成为最佳搭档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走下舞台还是艺伴“实际上,从学舞蹈开始,我们这个‘伴’一直延续到现在从目前的工作性质看,她在芭蕾舞团培养人才,我在舞蹈学校为她输送人才,在专业上还是‘伴’杨新华如是说而且以前在舞台上表演,我在前,他在后,现在换了岗位,还是一样辛丽丽兴奋地发现了又一个相同点2000年,杨新华与辛丽丽这对黄金搭档双双退出舞台,杨新华成为上海市舞蹈学校的副校长,辛丽丽则成为上海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依然能站在芭蕾舞台让辛丽丽很欣喜2000年她亲自培训青年演员范晓枫、孙慎逸并带领他们参加第19届瓦尔纳国际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男女金奖;她培训的青年演员季萍萍和傅姝参加第9届巴黎国际舞蹈(芭蕾)比赛,荣获青年组女子金奖和银奖……只要一有机会,辛丽丽就在各种场合推荐她的学生,为他们创造条件同样,在上海市舞蹈学校工作的杨新华也是非常的忙碌。
这段时间他忙着准备50周年校庆,忙着筹备面向社会的舞蹈实训中心……最近杨新华获得了“上海文艺家荣誉奖”,虽然这个奖不如之前的国际大奖那么耀眼,但他依然感到欣慰,“老朋友打给我:‘想不到现在退下舞台了,你还能得奖’即便事务性的工作再忙,杨新华仍然坚持为学生们上芭蕾双人舞课,他总结道:“真的要成为好的搭档,必须有三个关键因素:一是专业水平上要旗鼓相当,这是基本前提;二是在事业上要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一对舞伴要练到很默契的状态,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只有有了一致的追求,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一遍遍将动作练到完美;三是要互相了解、尊重,有愿意为对方付出的心态,不能说以你为主或以我为主,两人一起配合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这是杨新华与辛丽丽合作十多年的深切体会每当指导学生或演员时,这对黄金搭档都会把这些经验传达给后一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