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元结构下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856178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4.95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元结构”下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研究 杨云龙+王浩+何文虎摘 要: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产业金融扶贫模式、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电商平台+金融”扶贫模式、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模式、社会扶贫组织金融扶贫模式等七种经典的模式,分析探究七种模式在贫困地区不同贫困户群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四元结构”视角下,七种经典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在优劣势、扶贫群体选择、扶贫主导方、可持续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在我国各地的实践应用及未来发展也会出现差异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并推广我国已有金融精准扶贫的经典模式具有参考意义关键词:金融精准扶贫;经典模式;比较 ;评析:F830.5 :B :1674-0017-2016(9)-0047-07一、前言“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派生出的一个概念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選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精准扶贫”一词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是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湘西时首先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的思想理念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云南、贵州考察时多次深入阐述“精准扶贫”思想策略,并于2015年10月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5575万人另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2948.5万个贫困户需要实施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当前我国消除贫困任务依然非常艰巨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是指通过向贫困地区提供金融资源支持,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增长、贫困户增收国内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普遍现状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扶贫产业的抗风险性偏差、二次返贫现象严重、脱贫致富带头人及科技人才缺乏、财政投入不足、金融生态环境差、金融资源稀缺等问题(鄢红兵,2015;刘晶,2015)。

      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面临涉农地区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产品创新缺乏针对性、融资性担保机构缺失、金融资源稀缺、金融机构扶贫的可持续性偏差、农业保险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支持的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五权二指标”缺少流转和交易机制等难题(宁爱照、杜晓山,2013;王继晖等,2015;李小云,2015)针对金融精准扶贫的实际现状和存在问题,祝树民(2016)认为应当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扶贫的引领作用,通过政策性金融扶贫的益贫性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资源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王继晖等(2015)认为应创新实施信用贷款担保基金扶贫模式,在农村建立信贷担保基金池,通过专户设立、专项管理、合理进行信用评级、合理确定信贷额度与期限,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放款难的问题闫利民(2015)认为,应通过采取建立银政企对接机制、用好精准扶贫政策、扩大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密度和覆盖面、创新资金管理机制、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措施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欧阳郴国等(2015)研究发现,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研究设计金融产品,拓宽贷款担保渠道,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建立完善金融扶贫的风险分散机制可以有效实现金融精准扶贫。

      当前,学术界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的研究主要围绕金融支持扶贫地区发展的实践,缺少关于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梳理和研究,本文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经典模式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经典模式自2014年以来,我国各地围绕金融精准扶贫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总结起来,有七种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比较典型,分别是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产业金融扶贫模式、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电商平台+金融”扶贫模式、国际金融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模式、社会扶贫组织金融扶贫模式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七种模式一)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由政府部门、扶贫机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发起,目前有四种细分模式一是杠杆式金融扶贫模式该金融扶贫模式在广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地区广为推广实践该模式主要形式是“银行+农牧户+风险补偿金”,主要特点是贫困地区当地政府部门、扶贫机构运用专项扶贫基金发起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池”,为贫困户贷款提供担保和风险补偿根据风险补偿基金或者风险担保基金额度,与政府开展合作的金融机构给予贫困户多倍于基金额度的贷款授信目前,该模式在我国的杠杆比例主要维持在1:5至1:12之间。

      通过杠杆效益,不仅可以提高政府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可以扩大金融扶贫资源总量该模式下,一旦贷款出现违约,地方政府就会按照与金融机构前期约定的分摊比例承担不良或问题贷款本息1二是扶贫贴息贷款模式该模式是指贫困地区政府及人民银行为向贫困地区特定地区、特定产业和特定贫困户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贴息补助,以降低贫困户贷款的交易成本该模式下,金融机构与贫困地区政府或人民银行就扶贫贷款发放对象、贷款发放金额、贷款发放利息及贴息比例做出明确约定三是民生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主要是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及人民银行给予地方金融机构一定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下岗失业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等民生类的金融贷款指标,帮助贫困地区特定人群脱贫致富四是支农再贷款扶贫模式该模式是人民银行以专用贷款的形式向涉农金融机构发放的,用于金融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的支农再贷款它是人民银行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 (二)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以包括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在内的金融机构为主导,通过不断创新抵押、质押和担保的形式,创新贷款产品来实现精准金融扶贫该模式有三种子贷款模式:一是“金融机构+互助资金+贫困户”贷款模式该模式下,贫困地区农村以互助协会或村委会为单位建立扶贫互助资金,金融机构以互助资金为保障,为担保范围内的贫困户发放贷款。

      在我国各地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该模式还引申出了“金融机构+互助资金+担保/抵押+贫困户”等子模式该模式具有杠杆效应,金融机构往往会向贫困户发放多倍于互助资金的贷款二是“金融机构+农村产权抵押+贫困户”贷款模式由于贫困地区贫困户拥有可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承认的抵押物稀少,大多数贫困地区正在进行“五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尝试五权”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域滩涂养殖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民有权当前,我国已经陆续出台包括《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中国银监会 国家林业局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見》等五权抵押贷款的制度办法,多地也已经开始尝试发放“五权”抵押贷款,如四川、湖北、新疆等省、市、自治区纷纷于今年发放首笔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黑龙江、云南、河北、吉林等省、市、自治区于今年初进行了林权抵押贷款的创新尝试三是“金融机构+公司担保/公务员担保/贫困户互保/基地担保/协会担保…+贫困户”贷款模式该模式是当下国内贫困地区流行的金融扶贫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贫困户发生经济往来和日常关系的公司、基地、贫困户所在地的互助组织、贫困户所在地个人提供担保,降低金融机构发放贫困户贷款的信用风险,解决金融机构与贫困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该模式已经创新出二级担保、三级担保等多种形式它的出现既有贫困地区当地政府急于获取金融资源因素,又与金融机构不断下探零售金融信贷市场,拓展农村金融市场有关三)产业金融扶贫模式产业金融扶贫模式是以贫困地区蔬菜、林果、中药材、畜牧和乡村旅游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为着力点,以一批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具有地方特色的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或处于农业产业链核心位置的企业为抓手,以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政策为主要手段,大力推进产业化金融扶贫产业金融扶贫模式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实践可持续性单纯依靠政府主导或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无法长期持久的调动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创新驱动性,也无法实现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持续性,从而导致政策性金融扶贫和商业性金融扶贫的相对低效性此外,在产业金融扶贫模式出来之前,我国金融扶贫存在着导向、动力、载体缺乏的困境,金融扶贫与产业扶贫的结合,实现了市场引导金融资源寻找把握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的可能,使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实现了导向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针对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展金融扶贫,能实现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由点式向面式、立体式的全面拓展,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造血效果会更好,返贫率也会降低当前,我国产业金融扶贫模式有四种操作路径:一是金融机构向扶贫地区扶贫产业的龙头企业发放贷款,扩大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拉动能力,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二是金融机构为扶贫产业的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贫困户或供应商办理集中信贷授信业务;三是在贫困地区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龙头企业为其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贫困户或供应商提供贷款担保,帮助贫困户或供应商获得贷款支持;四是贫困地区当地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以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现有产业快速发展。

      由于产业金融扶贫模式推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政府的影子,所以不能单纯将产业金融扶贫模式归结为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的一种我国产业金融扶贫模式推广面临着扶贫产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提供金融机构认可抵押物偏少、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等问题,亟待解决(欧阳郴国等,2015)四)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的主要主导方既有地方政府,如内蒙古、陕西、江西等省、市、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也有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比如中信银行、包商银行、红杉资本等该模式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包括阿里、P2P、众创、众扶、众筹、O2O等在内的众多互联网融资平台,它的显著特点是凭借众多的互联网融资平台,通过“线上”和“线下”联动或网络直接撮合交易,实现贫困地区借款人与贷款资金提供者的直接交易以包商银行的普融惠农互联网金融扶贫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包商银行发起设立的扶贫志愿者驿站和“小马bank”平台,实现对贫困地区贫困户信贷资金需求信息的审查及线上融资平台贷款资金供需信息的匹配撮合无疑,该模式的创新出现,为贫困地区金融扶贫注入了新活力,开启了新思路不过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的推广面临诸多瓶颈一是贷款资金成本的问题贫困户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融到的资金往往利息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融资成本。

      二是数据积累、评价和交易转换问题三是违约成本偏低由于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融资出现违约、逾期或恶性欺诈的数据信息无法反映在人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里,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融到资金的违约成本要低于金融机构五)“电商平台+金融”扶贫模式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包括甘肃、河北等在内的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贫困地区政府逐渐把扶持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扶贫的一条新路径同时,我国各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产品时越来越多的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不仅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网上支付、支付、支付等新型第三方支付业务,而且积极推广针对电商平台商品的分期消费贷款产品电商平台+金融”扶贫模式指电商平台和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贫困地区贫困户提供包括信息技术、农资购买、第三方支付、店定店取、金融服务、农产品网上销售等一篮子金融服务该模式实现了“资金流”、“仓储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户提高经济能力,获得金融资金支持曲天军(2015)甚至认为,该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构建贫困地区涉农大数据库,便于挖掘、搜集、处理和整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