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压缩稿).doc
13页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 秦德林引言:研究――教师的一种工作能力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的一种生命呈现研究与教师工作负担的关系研究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关系 研究与教师自我发展的关系一、 行动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在历史与传统上“行动”与“研究”这两个词,常被视为不同范畴的两个概念,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性活动,后者指专家、学者、研究人员的学术性探索活动说起行动研究,有必要提到三个美国人:约翰·柯利尔――科特·勒温――考端是这三个人先后提出和推动了行动研究最早将这两个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印第安人事务局局长约翰·柯利尔,他在1933~1945年任职期间,在如何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之间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由印第安人事务局实际工作者与其它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并将这种实践者在实际工作中为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称为“行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因战争而导致物质匮乏,提出了对膳食进行改革的迫切要求,以缓解物质供应的紧张状况,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科特·勒温对家庭主妇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两组,一组让家庭主妇听如何改善膳食的报告,另一组则进行民主讨论和集体研究结果表明,在膳食改革中,后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据此,勒温便提出了“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这一思想,强调行动与研究间的密切联系,行动研究从此正式诞生在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概念的使用大约出现于50年代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考端大力倡导将社会科学领域诞生的行动研究应用于教育,并于1953年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以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实践》的专着这一时期,教育行动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形成一个相对高潮二、 行动研究的内涵与特点 行动研究的内涵: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行动研究是在实践中、在行动现场中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是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合作进行的研究,但主要是由实践者从事的研究;行动研究的研究课题来自社会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者的需要,也就是说行动研究以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实践者理解和运用;行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实践者对实践情境的认识水平,改进实践者的实践教育行动研究的定义: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教师在实践中通过行动和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去研究和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科学和有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的水平和质量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第一,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的方法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行动中即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保证研究工作的实际功用也就是说,教育行动研究研究的问题应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尚未解决或者未很好解决的问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使教育、教学实践趋向合理、科学、有效的过程,研究工作和结论应具有实践价值和实际意义,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启示、参考和指导第二,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改进的方法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目的十分清楚,就是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后,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今后的实践然而,这种事后反思以求改进的方法并不很完善如果教师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前或进行中意识到或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以研究者的角色参与问题的研究,寻找理论依据,认真分析和思考,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教育、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去开展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那么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也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更卓有成效的改进。
第三, 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并解决教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方法研究直接指向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它能也只能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帮助教师改进在特殊情境中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将其应用范围或功用任意夸大或泛化第四,教育行动研究是完善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方法,具有方法论意义英国学者克拉克(Clark)认为,行动研究是研究与理论相关之实践问题的研究,研究人员、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教师)都关注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既有助于(最重要的一方面)促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又有助于完善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理论,推动理论的发展这样,就既可避免理论工作者、研究者为纯学术、为出版研究而脱离实际,又能促使教育工作者(教师)认识到研究教育、教学问题要寻求理论指导教育行动研究的三个层次:行动研究既然是针对教育实际情境而进行的研究,是从实际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因而它适用于那些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的实际研究具体说,它常表现为三种情况,或者说是三种层次:第一,某教师单独对某班某学科的教学实施新策略,或将自己的新观点试行于行动,研究者与实践者是一个人。
第二,由学校组织若干教师和教辅人员组成研究小组自行进行研究,或者在外聘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第三,由专业研究人员、教师、学校行政领导甚至政府部门的领导者等组成比较完善的研究队伍从事某些实际问题的研究这是一种典型的行动研究类型 三、行动研究的优点与价值(一)行动研究的主要优点:1、方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行动研究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不断修改,经过实际诊断,增加或取消子目标实验条件的控制比较松缓,注重实际的教育环境,较有利于在教育这样复杂的研究现象和领域内进行2、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反馈的及时性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及时反馈总结使教育实践与科学研究处于动态结合与反馈之中二是一旦发现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实践中去3、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参与性体现在典型的行动研究中,研究人员由专职研究人员、行政领导和第一线教师联合构成,研究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予方案的实施。
4、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作用理想的行动研究法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的灵活和合理的并用行动研究法的局限主要表现:由于其非正规性而缺少科学的严密性,在实际研究中,不可能严密控制条件,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不够二)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主要是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以及中小规模而不是宏观的实际研究针对教育的实际情境而进行,从实际中来又回到实际中去 (三)行动研究的重要价值:1、行动研究可以弥补教育研究与教学实际的鸿沟行动研究的倡导者勒温、柯利尔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者如果光凭个人兴趣搞研究,仅仅为了出版而研究,对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却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那么社会科学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实际工作者如果不反省、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又得不到研究人员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而只有一腔热情,那么他们就“如坠云雾”中,无法作出有条理有成效的行动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的确丰富和充实了教育理论,为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依据然而,过去的教育研究表现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分离状态,脱离了教育日常关心的问题,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理论,追求理论的精致和完善,研究者关在书斋中,深藏在“象牙塔”里,为研究而研究,一定程度地远离教育教学实践,致使得出的结论或形成的教育、教学理论较少或完全没有实际意义,不能成为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参考依据。
广大教师一方面尖锐批评这种脱离实践的教育研究和研究者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具有实践取向的教育研究,要求研究者面向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与教师结合,共同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导好教师开展研究工作,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理解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更进一步改进再一方面,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无法满足教育实践发展需要的困境迫使教育研究者、理论家转向实际,与实际工作者(教师)合作,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教育理论2、行动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素质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学经验以及专业工作能力等方面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成就之间并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性,丰富的学科知识并不是成为好教师的唯一条件;教师掌握教育科学是一回事,应用这些知识将教育、教学实践导向合理、科学和有效是另一回事;教师的教学经历或经验并不是教学质量的唯一衡量指标,事实上教学优秀的教师并不都是教龄长或者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和发展的专业工作能力对教育、教学的成败具有最直接的影响。
可见,教师专业能力对教师来说十分重要教师的这种专业能力不是仅靠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就可以转化生成的,也不是仅靠教学经验积累、阅历的增多而自然积累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研究,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也就是说,发展教师专业能力内在地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研究工作——行动研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辨识,分清理论的优缺点;更完善地了解和更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情境,更敏锐地洞察、更深入地分析、更恰当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形成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方案或措施,促进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科学与有效以及专业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3、行动研究可以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动力作为被很多学校倡导和开展的科研兴校,一是指学校通过专业学科或教育科学的学术性研究,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形象的提升;更主要的是指学校教育中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改进实践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形象,促进学校发展中小学教师受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工作经历、时间和精力的制约,从事专业学科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习惯进行的经验总结,个案分析,只能就事论事,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处于较肤浅的水平,对教育、教学改进的参考价值不大,也不能作为科研兴校的最佳选择。
根据中小学的实际,科研兴校最重要的途径是教师把自己看成是教育者和研究者统一的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开展研究工作,从问题的发现,假设的提出、问题研究方案的拟定和具体实施、研究过程的调整乃至结论的作出和解释方面都严格按照科学研究的统一规范和程序进行,从而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受益这种性质上的研究就是教育行动研究四、 行动研究的程序与操作(一)行动研究的一般程序虽然行动研究强调,应该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应该视每一个具体课题的情境而定研究的程序和方法,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模式或步骤,但是归纳起来,仍可以找到一个大致的研究程序克密斯采纳了行动研究的创始人勒温的思想,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1.计划 以大量的事实发现和调查研究为前提,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设想各种有关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人员、条件等如何组合,使行动研究者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要弄清楚:现状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存在哪些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它的解决受哪些因素所制约?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