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济政治与社会关注改善民生.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7901660
  • 上传时间:2018-07-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1M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十二课 关注改善民生——关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案例1:中国教育报讯:江苏省通过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 度等措施为职业教育发展改薄助困,从2004年到 2007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支持职业教 育实训基地建设,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6000万 元职教助学金,大力帮扶家庭经济贫困的应届初 中毕业生接受并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学业,努力为 全省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案例2:新学年 全国全面实现免费义务 教育[新闻点击] 2008年3月5日—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温 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并交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审议通过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高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讨论:1.上述两个情境透视出国家采取了哪些优先发展教 育的重大举措? 2.想一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性 ? !一、优先发展教育:学有所教(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的阳关 (二)教育是兴邦之本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网站公布新中国60年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五:素质教育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八: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一)共享人民满意教育(二)教育是兴邦之本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 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 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

      ——邓小平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 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教育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具有基础性、 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3.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 养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 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 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 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 必然要求1.职业教育作用§ 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知识贡献,促 进科技进步; § 延长教育年限,推迟就业,缓解就 业矛盾; §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 再就业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结构 调整; § 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 力,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 业机会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 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案例:医疗和社会保障讨论:我们的社 会将来会是什 么样的?二、医疗和社会保障:普惠百姓§ (一)医疗卫生事业 § (二)社会保障(一)建立基 本医疗卫生制 度:病有所依(1)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 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是我国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 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 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病有所医 (2)2007年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重点抓了四件事:一是积极推 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三是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试点,政府对困难群众给予必要的资助;四是做好重 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以此做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 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截至2009年9月,全国 参合人数则达到8.33 亿越来越多的农民正 在享受这项政策带来的 实惠,新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对农民健康保障的 作用逐步显现 2.医疗改革初见成效2007年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 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7) NO.3》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出版,社会保障绿皮书指 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 见成效,试点地区农民参合水 平总体较高,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制度得到大多数农民的支持 一、江门新农合的主要成效 (一)参合率逐年提高1、《议案》实施前 : § 各市、区新农合大多 实行村办模式,筹资 标准、补偿标准、报 销封顶线都比较低, 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不 高,2003年全市参合 率仅为39.87% 市、区总人数(人) 参加人数 (人) 参合率 (%)蓬江区158135 152624 96.52 江海区864446246472.26 新会区49887919692039.47 台山市76360129669938.86 开平市39864710223125.64 鹤山市2458064624018.81 恩平市30142512079740.07合 计245293797797539.87表1:2003年度各市、区参合情况表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39.87%62.45%71.3%78.15%90%97.3%99.36%全市新农合参合率4、各种受益人口和补偿额大增。

      人口由2004年17.6万人次 增加到2009年36.4万人次,增加了1.1倍2004—2009年 的6年,各种受益人数累计达到131.4万人次,补偿(补助 )费用达到8亿多元3、住院人均补偿费用提高:由2004年的995元增加到2009年的1864元,提高到1.87倍,基本番了一翻2、住院补偿率提高:由2004年的19.88%提高到2009年的 42.34% 1、住院补偿标准提高:由2003年的800—1000元到2009年 的50000—60000元 (二)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民之 所安§ (一)社会保险 § (二)社会救助 § (三)社会福利 § (四)社会优抚(一)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指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 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 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疾病、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等1)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 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 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 问题。

      2007年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目前纳入农村低 保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2)农村养老保险的范围不断扩大3)从2007年7月1日起,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积极推动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大力支持地方做好城市低保工 作,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城市低保 资金补助力度,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51亿元老有所养 (二)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款,保障生活 确有困难的贫困者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对无依无靠的绝对贫困者提供的基本保障对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最低标准的家庭和个人 的最低生活提供的保障对因天灾而陷于绝境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的最 低生活保障(三)社会福利这是指国家民政部门提供的主要是对 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 各种物质帮助,其资金来源大部分是 国家预算拨款四)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指对革命军人及 其家属提供的社会保障对现役军人的安置 对现役军人及其家属的优抚 对烈属和残废军人的抚恤 对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 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 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经济发展提供 持久动力。

      5)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 长效益4)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意义)§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全国老龄委 预测,2015年到203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年均增 长一千万左右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 庭率已达到70% § 广西南宁的陈阿姨,唯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 ,每年只有春节可以回家陈阿姨说,上了年纪 孩子却不在身边,总有些不方便的地方,电脑坏 了没人给修,换个灯泡都要自己爬上爬下 § § 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从2015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 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 提升到29%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大中 城市达70%,给老人的照护带来巨大压力去年,安徽蚌 埠就发生了独居老人离世,遭宠物狗撕咬的事件 § 发展老龄服务事业,是应对老龄化和空巢化的重要手 段目前全国每千名老人有养老床位27.5张,比2010年 增长了55%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表示,今 后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一体化将是必然趋势。

      从老年需 求看,更注重就近、便捷相较于集中居住的养老服务机 构,更符合老年人心理和服务需求的是在熟悉的社区中获 得持续、综合的服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