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doc
4页论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摘要: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蕴藏着其许多发展规律马克 思基本原理从辩证的角度深刻揭示岀一系列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正 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关键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生^=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马克思基本原理在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方面主要论述了 以下三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 殊形式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有着重耍意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 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其中,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制约着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及整个 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 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的辩证原理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 变革的基础,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面矛盾的重耍依据。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 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生产关系是人 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作为社 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等其它社会关系都受到 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 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有 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 革,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 耍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生产力也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其本 质的内在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种矛盾 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 高级阶段三、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 的总和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一个社会的性 质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 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 体制的选择对于基本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和生产力的发 展往往起着极为重大的作用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 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 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 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 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 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 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 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 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极为复杂,其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耍适 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 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 状况和水平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根本上就是 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 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新状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 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宜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体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形态的 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两者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 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 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理解 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 律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及充分了解社会形态的 多重特性,对于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很帮助,对于马克思 主义原理的学习有着打牢根基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