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项目驱动的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5103202
  • 上传时间:2021-12-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5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项目驱动的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林宗纯摘要:信息技术引发了学习方式的转型与变革,催生出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混合的课程,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点,但仍难以完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难以体现知识的融合性、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的有效性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文章以《纳税检查与申报》课程为例,基于教师先动起来创设合适“质”“量”的微视频和实践项目,依托课程平台和项目申报平台,通过项目驱动双平台双向互动,实现基于双平台的双线上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改善课堂教学生态关键词:项目驱动;平台互动;教学模式;教学生态:G642 文献标志码:A :1673-8454(2020)06-0085-042019年10月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线上线下相混合的“金课”,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新形态下的智能教育模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点,但仍难以完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既要面临目前的生源现状,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特性,在“互联网+”智能教育模式下,如何融合、运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因课制宜地制定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探索的问题。

      一、理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着力体现高“效”,这个“效”,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需要理清以下几方面内容:1.如何体现知识的融合性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取决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效率,能取得高效率的传授方式,应该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但有些教师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方式,一味地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讲完理论知识后,再进行实践动手操作由于与理论脱节,到了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动手操练,教师又需重新讲授操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既费时,效果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传授理论知识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不密切的准备知识,采用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授方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密切的实践知识,应创设教学情境,即实践项目,在讲解或操练实践项目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掌握相关的实践知识2.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长期以来,教师习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一讲到底,单向灌输,教学针对性差,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高,不专注于课堂知识,甚至有的专注于玩。

      学生练得少,讨论得少,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根源在于教师的备课不充分因此,教学方式应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体——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要求学生动起来,前提是教师要真正动起来3.如何体现方法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教师有时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但很多只是看起来像参与式、启发式,实际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教师步步为营;看起来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讨论的却寥寥无几,甚至是教师自问自答根源在于学生不是课堂的“主体”,是被动参与、接受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源生于课堂本身,要创设讨论的氛围,需要在合适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或设计活动项目,以不同的方式(微视频或情境)呈现给学生,才能激发多数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自动衍生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4.如何体现技能的熟练度一些教师喜欢在课程整体设计或课程标准中标上“熟练”掌握各项具体技能,教案的教学目标中也标出“熟练”掌握某项技能但从课程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或具体到教案,很难找出能体现技能“熟练”程度的教学活动。

      有些课程或许还没有实践项目,有些课程有少数几个实践项目,但理论与实践课时相差悬殊,难以体现技能的“熟练”程度因此,教师应创设合适的“质”和“量”的问题(或项目),或辅以教学方式的改变,即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让学生动起来,体现技能的“熟练”程度5.如何落实学习的评价方式为了突出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学业成绩考核办法,部分教师简单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就标上“形成性评价为主”或“成果导向为主”的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不是写出来而是做出来的,没有学生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难以达成“形成性评价为主” 或“成果导向为主”的多元学习评价方式教师应创设适量的学生学习活动,才能真正落实多元的学习评价方式為此,只有基于教师先真正动起来,即创设合适“质”和“量”的形式多样的学生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有效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学生动起来,“熟练”技能的同时,落实多元的学习评价方式,体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二、实践项目设计与微视频制作课堂教学改革应树立以学为主的基本理念,创造一切条件与机会让所有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建立有效课堂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实验室研究的“记忆金字塔”成果显示:通过“听”的方式学生获取信息的记忆力为5%,通过“教师示范”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记忆力为30%,通过“实践练习”的方式获取信息的记忆力为75%,通过“学生互助或实践所学知识”获取信息记忆力竟然达到90%。

      [1]因此,教师应压缩重复性理论授课时间,扩展实践教学空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纳税检查与申报》课程建设为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关键知识点、技能点碎片化为微型视频,知识点、技能点串联组合成不同类型、难度的实践项目,依托“在浙学”课程平台和纳税申报教学软件,实践项目驱动双平台双向互动,实现基于双平台的双线上互动的混合式教学1.理论与实践融合每一种税收理论知识都可简单地分为准备知识和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知识,准备知识是各税的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会影响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理解的通用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本身不具有操作性,应在结合有效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一对多的传统讲授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知识,本身具有相对较强的操作性,应基于一定的课堂组织,通过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即实践项目,采用小范围(以组为单位)内的多对一的沟通模式为主,需要时合理穿插一对多的传统讲授模式,在讲解或操练实践项目过程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在这种真实教学情境下,衍生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实践项目,教师应根据其特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方式,对知识、业务的问题进行引导、指导和疏导,使学生能高效掌握相关的职业判断与业务操作知识,同时充分利用节余时间,让学生操练新的实践项目,强化技能。

      2.实践项目设计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应对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全面梳理,罗列整理关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掌握企业办税人员岗位技能为目的,以办税人员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串联组合成不同类型、难度的实践项目根据技能学习的规律,本课程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实践项目(见图1),即分税演示项目、分税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践项目,基于一定的教学组织下,合理融入理论知识,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师演示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比较分税实训与演示项目,发现、分析、解决差异,结合演示项目学过的操作方法进行动手操练课程教学完成后,将本门课相关联的若干知识及技能点有序连成串,辅以综合项目的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分税演示项目,一般以日常经营活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基本业务为基础进行设计;对于分税实训项目,在分税演示项目的业务基础上,合理穿插特殊的、有一定难度的、不经常出现的业务,尤其是知识点多的复杂税种,还需结合业务的类型、性质和难度进行有序分类,与分税演示项目的业务组合成不同的分税实训项目呈现给学生;对于综合实训项目,以分税项目为基础,同时考虑各税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设计。

      在实训项目设计时,应结合最新的税法规定,体现实训项目的实用性同时课程设计和教学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在时间和资源上保障每个学生都有达成学习成果的机会,要求教师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期待,制定具有挑战性的执行标准,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2]为此,对分税实训项目和综合实践项目分成一般、中等和高等三种梯度,其中中等的项目是在一般的业务基础上增加少部分中等难度的业务组成,高等的项目是在中等的项目基础上增加少部分高难度的业务组成3.微型视频制作由于学生学习时空受限、学习注意力的稳定性变弱和学习媒体的多元化、便利化,微型学习资源应运而生,其中微型视频资源成为传播和共享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平台开放、共享的核心资源教师应根据上述设计实践项目时罗列的关键知识和技能点为素材,以典型的申报操作业务为单位,制作体现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微视频,即知识型微视频和技能型微视频同时以纳税申报软件各税种申报操作流程为单位制作体现操作流程的微视频,即流程型微视频,以供学生反复学习使用此外,视频内容设计要科学合理,满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同时要融入和适度延伸相关的理论知识,提升微视频的示范操作和学习的实用性,形成微视频资源库,供学生学习、操练实训和综合实践项目相关业务申报操作时参考学习使用。

      三、项目驱动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与流程记忆金字塔成果显示,通过“听”获取信息的记忆力远不如通过“实践练习”,课程平台的微视频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听”的学习方式,应及时让学生加以多次“刺激式”运用,习得相对稳固的技能知识1.项目驱动双平台互动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以知识点、技能点和各税申报流程为单元制作的知识型、技能型和流程型视频引入课程平台,以供学生观看、回看视频使用;以罗列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为单元串联组合成不同类型、难度的实践项目引入纳税申报平台,以供学生申报操作学习之用,实践项目成为双平台互动学习的桥梁和纽带借助实践项目,通过双平台的双向互动式“交流”运用,使学生习得视频知识、技能的同时完成实践项目的操作训练2.项目驱动双平台互动教学流程基于项目驱动的双平台互动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四个阶段:[3](1)课前预习阶段教师事先发布两平台与教学相关的实践项目和微视频,学生通过了解实践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观看教师发布的微视频,熟知教学知识点、技能点和申报流程,为课中学习做好铺垫通过预习熟知教学内容后,学生要做好课前作业,同时对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重难点内容通过课程平台做好笔记,提出各类疑难问题,做好课程平台课堂互动交流讨论。

      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课前作业进行点评,对课前作业存在的错误问题进行归类、统计,浏览课程平台笔记和讨论区,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通过学生预习阶段学习情况的反馈,为随后的课中教学做好鋪垫,对症下药,确定教学策略2)课中学习阶段首先教师要对学生预习阶段存在或提出的各类错误、疑难问题进行分析、讲解,有针对性地挑选授课内容,解决学生的困惑,压缩理论授课时间其次在学生申报操作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双平台互动操作和学习,穿梭于学生之中,对个别学生或小组进行指导,对普遍存在的申报操作知识、技能疑难问题进行疏导,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拓展、讨论同时教师要及时解决学生申报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机器故障和软件问题学生通过课程平台,要对课中学习的重、难点知识和技能及时做好笔记最后教师要对每次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评价,项目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每个学生能客观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学情,以便后续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课中师生通过多种互动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