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板管理实施细则》.docx
8页实用文档江苏煤矿开采顶板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 有效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保障职工人身安全,根据《矿山安全法》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结合江苏煤矿的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江苏省境内从事煤矿生产和煤矿建设的企业必须遵 守本规定第三条 各煤矿企业必须明确本企业负责顶板管理的机构、 人员和职责,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顶板管理责任制第四条 矿井必须有采掘工作面设计和作业规程, 实际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制定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第五条 生产矿井必须建立矿压观测机构, 负责编制矿压观测计划、 进行矿压观测设计、开展日常矿压观测工作;整理、分析矿压观测资料,为编制采区设计和工作面作业规程提供矿压依据; 负责矿压预测预报工作, 为安全生产提供指导第六条 采煤工作面布置应考虑煤层产状,单体支柱工作面、 综采 ( 放)工作面仰 ( 俯 ) 采角度不得大于 15°,否则,必须制订专门措施,并报集团公司批准第七条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放顶煤工艺开采, “三下”开采、边角残煤工作面试验开采采用放顶煤工艺时,必须制订专门措施,并报集团公司审批。
倾角大于 30°及有冲击地放顶煤开采压危险的煤层不得采用单体支柱放顶煤开采第八条 采用放顶煤开采时,顶板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矿井第一次采用放顶煤开采,或在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变化较大的区域采用放顶煤开采时,必须根据顶板、煤层、瓦斯、自然发火、水文地质、煤尘爆炸性、 冲击地压等地质特征和灾害危险性编制开采设计, 开采设计应当竟专家论证或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评价后报集团公司或者县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审批,并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二)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的特点,必须对防瓦斯、防火、防尘、防水、采放煤工艺、顶板支护、初采和工作面收尾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三)采用预裂爆破对坚硬顶板或者坚硬顶煤进行弱化处理时,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 并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严禁在工作面内采用炸药爆破方法处理顶煤、顶板及卡在防煤口的大块煤(矸) 四)工作面严禁采用木支柱、金属摩擦支柱支护方式实用文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一)煤层平均厚度小于 4m的二)采放比大于 1:3 的三)采区或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四)煤层有煤(岩)和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五)坚硬顶板、既有顶煤不易冒落,且采取措施后冒放性仍然较差,顶板跨落充填采空区的高度不大于采放煤高度的。
六 )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采放后有可能与地表水、老窑积水和强含水层导通的第九条 工作面倾角大于 40°时,禁止采用综采 ( 综放 ) 工艺;工作面倾角大于 50°时,禁止采用走向长壁法开采第十条 工作面倾角≥ 25°时,沿倾斜方向及下出口必须设挡煤 ( 矸) 网,工作面溜槽上方垂直煤壁方向每 15—20m设一个挡矸帘第十一条 小阶段爆破法采煤时, 应严格掌握阶段高度, 回采顺序、 小眼管理及透窝的安全措施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严禁进入无支护区域作业第十二条 采用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的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每 10 米设置一个支柱,控制上肢位置,发生漏顶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漏顶范围第十三条 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面, 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第八十一条至第九十条有关规定执行第二章 回 采第一节 单体支柱工作面顶板管理第十四条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可采用 3—4、3—5 或 4— 5 档管理其支护密度必须经过顶板控制计算, 保证控制顶板需要的支护强度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要进行日常矿压和支护质量监测, 预测预报工作面周期来压, 掌握工作面顶板动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动态达标。
第十五条 单体支柱工作面基本支柱的架设必须符合作业规 程的要求,严禁退山支柱钻底量不得大于 100mm,否则必须穿鞋作业规程必须对木垛、 倾斜架棚、切顶柱、防倒设施等的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倾角大于 25°的工作面要采取综合整体加固措施工作面支柱实行全承载第十六条 单体液压支柱、 泵站的压力均应达到 《煤矿安全规程》 及作业规程的要求,初撑力合格率达到 80%以上严禁出现连续三棵及以上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低于规定值,设专职补液工二次补液实用文档第十七条 井下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必须按照 《煤矿安全规 程》的要求按时检修,检修要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单体液压支柱下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试验,不合格的不得下井,并实行编号管理工作面现场要有 1 0 %的备用支护材料第十八条 回采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第十九条 回采工作面采高要与单体液压支柱的支护高度相 适应铰接顶梁或支架的端面距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第二十条 长壁单体支柱工作面上、 下端头应使用端头支护, 支护范围覆盖运输机电机、减速箱区域 采用戴帽点柱或无运输设备的工作面, 工作面两端( 不小于 5 米) 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强支护措施第二十一条 分层开采工作面必须合理确定分层厚度。
在回 采上分层时,应采取有利于假顶形成的措施 ( 如注浆、注水 ) ,并应铺网,为下分层开采的顶板管理创造条件第二十二条 高档普采工作面采煤机、 运输机选型要与顶梁长度、 顶梁铰接方式配套,最大限度地减小端面距第二十三条 工作面开采条件变化时,如顶底板松软或破碎、过老硐 ( 空) 、断层、陷落柱、高冒区、含水钻孔、原有煤柱、留顶煤或托伪顶开采、停产以及调面等,都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第二十四条 鼓励应用新型支护材料,使用新型支护材料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第二节 机械化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第二十五条 液压支架必须根据工作面的条件进行选型设计 1 . 2 类顶板应选用有可伸缩顶梁的液压支架;采高超过 2.5m 或易片帮的综采工作面的液压支架必须有护帮装置;支架适应的最大角度必须大于工作面实际最大角度综采、综放工作面上下端头必须安装端头支架或过渡支架第二十六条 综采支架的初撑力、 工作阻力必须符合要求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放和正常回采期间的放煤次序、放煤步距、 放煤量、采放关系及对支架工作阻力的要求等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第二十七条 在工作面从事采煤机操作、移架、升架、扶架、临时支护、护帮护顶、清理机道、使用千斤顶、维修煤机等操作时,必须有防止顶板事故的措施。
第二十八条 回采工作面生产条件变化时,如遇断层、变薄带、夹矸、老硐等,必须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调面、 处理冒顶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综采工作面出现咬架、挤架、歪架、倒架等问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实用文档理第二十九条 采煤机割煤后, 要追机移架,移架滞后煤机的距离要根据顶板状况、工作面角度等在作业规程中规定 禁止全工作面割完后再移架; 禁止反向移架;顶板不稳定区域,如断层附近、老硐口、撇顶煤处、顶板淋水区等易片帮冒顶处必须超前移架第三十条 回采工作面发生冒顶、 严重片帮事故时, 必须停止割煤, 进行处理,处理时必须使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停电闭锁第三十一条 处理压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遇顶板破碎, 采用挑顶、 卧底处理压架时,应在支架两侧架设临时走向棚,防止局部冒顶伤人第三十二条 液压支架必须按照要求由具有资质的维修单位按时大修第三节 切眼施工、安装与初次放顶第三十三条 工作面切眼施工要有设计, 施工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对切眼的断面、施工顺序、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切眼安装程序及顶板监测方法等进行规定必须对切眼的顶板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顶板活动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眼断面和支护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刷 大、安装或初放。
第三十四条 切眼替料前要组织相关施工单位、 部门进行现场会审, 编制切眼替料、刷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相关单位集体审查后方可贯彻执行对于破碎顶板, 必须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和施工方式,保证切眼刷大、安装期间的顶板安全第三十五条 综采 ( 放) 面的安装必须编制专门的施工设计 支架的安装质量要符合标准规定第三十六条 工作面回采前, 生产矿长必须组织有关单位对工作面、 两道的支护情况、环境情况和设备的安装质量、 各生产系统的可靠情况等进行检查验收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要制定初放措施, 并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放领导小组初次放顶前, 初放领导小组组长要组织有关人员现场会审, 在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放顶要求时,方可按措施进行初次放顶 下分层工作面、 切眼有高冒区的工作面、大倾角工作面等特殊条件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报集团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备案,集团公司要加强对初放的指导和监督 初放结束前必须由初放领导小组现场认定,批准后方可结束初放工作第三十七条 当直接顶悬露跨度超过其初次垮落步距时, 必须制定强制放顶措施或加强支护措施 老塘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时,要停止回采,采取措施处理实用文档第三十八条 工作面严禁反向回采、严禁带采两道煤帮。
第四节 回柱与拆除工作面第三十九条 工作面两道采用锚杆支护、 在采空区不能及时冒落的, 必须超前采取退锚措施,退锚的位置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或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不得在采空区侧放炮强制放顶回撤工作面两道、腰巷的棚柱和使用人工回柱的工作面遇有顶板变化、 离层、大面积悬顶、高冒区等地点, 人王回料不能保证安全时可使用机械回料, 但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第四十条 工作面回柱前必须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并对作业点附近的单体液压支柱进行二次补液;必须清除附近杂物, 保证退路畅通; 回柱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严禁单人作业 回柱顺序、分段回柱间距及安全措施等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规定实行人工分段回料的工作面, 其分段接茬应选择条件较好地段 遇有周期来压、采空区悬顶、压力集中和合拢门处,要先打好替棚或替柱第四十一条 严禁在控顶区内提前回柱第四十二条 回料地点上下 15m范围内,有特殊支架不齐全或未移设到规定位置、后路不畅通、悬顶面积超过规定、网破未补好、缺棚、缺柱、失效支柱、初撑力不足和空顶未接实等情况时必须先处理后回柱第四十三条 工作面拆除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对工作面的铺网要求、 停采位置、工程质量、拆除顺序、安全措施等作出规定。
综采 ( 放) 工作面的拆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工作面拆除前,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要组织一次工程质量和设备状态的全面检查,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拆除工作第四十四条 工作面停采线应避开断层、老硐、高冒区、顶板破碎带和周期来压区等顶板非正常区域 结束前综采工作面必须保持顶板支护完好,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保持最小控顶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