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人类生活的发明4.doc
3页影响人类生活的发明(4)历法史建华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形成"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所依据的物质运动是互相独立的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这叫一个回归年而从一次新月到接连发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时间间隔为29.5306平太阳日,这叫一个朔望月以回归年为单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个整数月,在一个月中又安排多少个整数天的方法和怎样选取一年的起算点的方法就叫历法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阳历: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是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第一部太阳历但它同回归年即太阳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相比有四分之一天的误差,每过一百二十多年将有一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一千四百多年以后方可周而复始。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以埃及历法为基础,制定“儒略历”(“朱里亚历”即“凯撒历”);到16世纪又经改革,产生“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这是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通用的“公历”的由来中国太阳历:相传,西周的时候,有个名字叫万年的青年,有一天,他上山砍柴的时候,因为太阳晒得太热,坐在树荫下休息突然,地上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回家之后,他就用了几天几夜设计出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可是,当天阴有雨或有雾的时候,就会因为没有太阳,而影响了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当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气的不测,也使他很苦恼万年听说后,忍不住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阴历:阴历是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的以十二个月为一年,一个朔望月的周期是二十九或三十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回归年无关一年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月也与四季寒暑无关在纯阴历里,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的现象希腊历和回历都属于这种历法农历:农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24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它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