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doc
3页《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社《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 2)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电学基础知识从教材地位上讲是电路的入门知识电学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是学习的难点,放在力学学习之后 “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特别倡导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培养目标上走向多元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认识电流、电路及电路图②知道电源和用电器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①认识电路元件,并动手组装简单电路②用电路元件的符号画出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动脑动手,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②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电现象,乐于在周围生活 中发现所学过的电源、开关和用电器 4)重点、难点的确定: 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这些知识跟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 难点;电流的形成画电路图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它摸不着,看不到,应通过可感知到的现象来获得不可直接感受的信息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教学中应予重视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初中生的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需要教师的帮助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但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地组装过电路;电路图看似简单,但比较抽象;这都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可以通过连接电路的操作性练习来认识电路,可以通过其他间接手段来认识电流,并设定情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悟”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问题分析、电路组装、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问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 学法:提倡多动手,增加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问答法、练习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四、教具准备 课件,电路示教板。
学生器材(两人一组)有:电池二节、开关、小灯泡(或小电动机、门铃)一个、导线若干五、教学程序 合作探究:利用小灯泡、电动机、一个开关、两节电池和一些导线,怎样连接才能使灯泡发光或电动机转动,并能用开关控制小灯泡或电动机,比比看哪个小组连接的最快友情提示:(连接电路的良好习惯)(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连接电路时,开关一定要断开,经检查无误后再闭合你的实验中,小灯泡有没有发光呢?小灯泡发光了说明导线中有了电流,那么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一)电流 自主学习(第37页电流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1、2、3.问题1:闭合开关前,导线中有电流吗?有没有电荷呢?带负电的电子在怎样运动?问题2:闭合开关后,导线中有电流吗?导线中的自由电子的运动会不会发生改变呢?问题3:你知道导线中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吗?问题4:液体导体中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是什么电荷在定向移动呢?问题5:电流有方向吗?结论: 形成电流,规定 为电流的方向在你连接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二)电路 自主学习(第38页电路的构成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6:实验中有哪些器材?各有什么作用?电路的组成: 、 、 、 。
问题7:你的实验中,小灯泡有没有发光呢?是否遇到小灯泡不发光的现象呢?电路的状态: 、 、 三)电路图 自主学习(第38页-39页电路的构成的相关内容)、完成:问题8:你能画出以下几种常见电路元件在电路图中的符号吗?:电池: 开关: 灯泡: 电阻: 电动机: 问题9:你能用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把你连接的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画下来合作交流:根据几位同学所画电路图,要求从正确性、美观性进行评价,评出最佳作品由此,请你总结出画电路图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根据右图给出的电路图,将右图中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3、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本4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1、电流与电路是电学的入门,电流的感念比较抽象,讲解时我用形象的身边的事例像在操场上百米赛跑的学生来类比电流,这样学生较易理解电流,掌握电流2、对简单的电路连接及画电路图,采用先让学生探索,教师再纠错的教学方法,这样做达到了一下效果(1).能充分曝露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使教学更有针对性;(2).不约束学生的思维,适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终身探索的兴趣;(3).让学生在探索并解决问题过程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上,我需要以后注意的是:在电流和电路的基础知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教师黑板演示连接代替了学生,当学生自己动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不会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以课程改革为标准,做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