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ppt

7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28999889
  • 上传时间:2018-01-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5MB
  • / 7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平行研究,第一节 类型学第二节 主题学第三节 文体学第四节 跨学科比较研究,平 行 研 究,1、定义,美国学派提出的比较文学学理论平行研究是对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异同,总结文学规律跨学科研究也包括在内2、平行研究的可行性,平行研究的基础在于文化、文学的普适性与差异性完全相同,甲等于乙,没有比较的必要;甲与乙不相干,没有比较的可能正是文化和文学的这种普适性与差异性使平行研究具有了可行性从“同”入手,平行研究这种研究类型,是研究没有事实联系的跨文化文学现象之间的共时性的价值关系它是以“同”作为出发点,探寻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而认识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但若细致考察,平行研究还可以看到不同模式按照研究对象价值关系的性质来区分,平行研究至少有三种研究模式:类同式研究;互衬式研究;反比式研究类同式研究,这一模式重点在研究跨文化文学现象的相同之点,探寻文学现象的“连类比物”、“相类相从”,从而为总结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的基本规律而提供、整理大量相似、相同、相通的文学事实例:钱钟书《通感》(《比较文学论文集》P21—3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一般来说,寻找和发现类同,是人们一般的心理需求。

      在文学阅读中,读到“何其相似“的文学现象时,常有一种发现的喜悦,并试图探讨其中的原因这种类同式平行比较研究,已经提示了古今中外文学中许多普遍的现象,如天神降洪水惩罚人类,人兽结合,父子相残,恋母情结,为美女而战,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但是重要的是作为研究,不能满足于各种文化体系中文学中相同现象的收集,不能停留“何其相似乃尔”的浅层面上还要深入下去,研究:1)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在何种意义上是相同的;2)这种雷同是表面的还是实质性的;3)是“不言而喻”的相同,还是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东西;4)通过类同比较,能否得出有益的、富于新意的结论互衬式研究,这一模式是把研究对象当作绿叶红花“的关系来研究从而使被比较的两种式多种文学现象的特性、价值得到映衬和凸显俗话中说的“红花还要绿花扶”是这一研究的模式的最好概括被比较研究的对象就像“红”、“绿”两种颜色,艺术地搭配,相互映衬,愈见其美互衬式研究的对象不必是类同的东西,也不是相反的对立的东西,它们彼此有别,不互相依存红花绿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共生关系这一模式的研究,主要不是为了求同,也不是为了辩异,而是在互为映衬,互为参照中使两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反比式研究,这一研究模式的研究对象在本质上处于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关系之中。

      在平行研究中把对象的这种关系加以提示,仿佛在一个画面上将黑白两种颜色加以对比,突出他们的对立,使两极分化黑者见其黑,白者更显其白例:王向远《日本的侵华文学与中日的抗日文学》,把两种实质相反的文学摆到一起,突出日本侵华文学鼓吹侵略的无耻,也显示中国抗日文学反侵略的壮烈,对提示那段特定时期中日两国文学的特征很有意义当然,这种模式比较的科学性保证,要示确定比较对象外延的相同,是在外延相同的基础上比较本质的相反若把不同范畴的对立因素比较就不行,如比较文学中的“老马和小孩”就不行这类研究有许多课题有待拓荒如现代西方帝国主义文学和东方的反帝文学;享乐主义文学和禁欲主义文学;善神与恶魔形象;文学中的女权意识和男权意识;文学风格的高雅与通俗等常用研究方法:“平行贯通法”,平行贯通法是指对没有事实关系的跨文化文学现象进行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多学科的打通研究,从而获得科学的、富于启发性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还得从平行研究的模式说起平行研究常见论证模式有两种A:B=A+B模式,1)A:B=A+B模式这是很多人反对的模式主平先生曾说:“假如有一篇文章,《红楼梦》与《呼啸山庄》,很好的题目是中外两部古典文学名著的比较,两者之间也确定存在某种程度的可比性,例如,这一对东方怨偶是叛逆型,那一对西方情侣同样是叛逆型的,但如果只论证到此为止,而并没有进一步的发隐显微,那也会令人失望,因为你所做的,无非把两个国家在各自的文学史研究范围内可以做出的论断串联在一起罢了。

      A:B=A+B,这其实是拿罗列代替比较了”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A:B→C模式,2)A:B→C模式主平先生反对“A:B=A+B”,提出了“A:B→C”的模式他说:……你进行的比较,总得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创见换句话说,“比较文学”的比较,希望能产生化学反应,就象化学方程式2Na+Cl2=2NaCl(纳+氯→盐(氯化钠))也许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也可以试着排成一个简单的方程式:A:B→C……C代表了比较文学研究所取得的不同层次的深度它是一种进行创造性的分析、演绎、归纳后的取得的成果它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文学描绘出一条运动着的规律,或者对某一种文艺现象进行新的探讨,提出新的论断,或者是对于被比较的作品,作家的重新认识,甚至只是一个有启发性的问题的提出C才是“平行研究”的追求的目标,唯有C才证明了“平行研究”自身的价值平行贯通法”三重含义,上述的两种模式是一般的平行研究中的两种模式,而“平行贯通法”是在“A:B→C”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方法,具体有三重含义:第一:X1:X2:X3:X4……→Y,这里的X1:X2:X3:X4……表示跨文化的同类文学现象,它们可以是作家作品,可以是文学概念,术语或命题;Y则表示研究者的新见解。

      这里针对的是A:B→C,认为两项式比较难以得出科学结论,只有尽可能多的同类材料支撑,才能保证科学性第二:Aa:Bb→C这里的a、b代表跨文化的两个具有某种联系的文学现象,而A、B是两种文化,两项式不是不可比,而是要求a、b能在各自的文化中具有代表性,a、b只是两种文化的切入点,由此上升到两种文化作汇通研究,同样可以保证其科学性第三:将类同式研究、互衬式研究和反比式研究加以综合,从多方面寻求被比较对象的同中异、异中同,在本质上揭示被比对象的多重价值关系第一节 类型学,类型学的定义与学科渊源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类型学的地位,类型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类型学研究视域开阔,它的历史主义视野,它对人类学现象的普遍关注以及对文学内在历史规律的探寻,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特点类型学的研究对象,类型学研究文学现象中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不受文化、语言、国度、时代的限制,而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大体相似的背景下,基于共同的思想意识、审美体验、艺术思维而产生的共同的诗学品性这种共同的诗学品性往往表现在文学的流派、体裁、主题、风格等多种方面的相似性上一、类型学的定义与学科渊源,类型学类型学的学科渊源,(一)类型学,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

      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类型学(typology),形成类型的两种基本途径,1、每种文学类型都代表着文学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总是有所开拓,对现实有新的领悟和艺术再现2、文学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文学类型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寻找文学的共同规律,即通律类型学相似的基本特征,指文学现象之间内在的、结构上相近相合主要指诸种文学文本之间所共有的诗学品格它们与历史上形成的某一诗学在品质与特征上的共同之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伊利昂纪》、《奥德修纪》和日尔曼、中亚、蒙古史诗,都有诗学特征上的共通处:共同的环形方法和情节链、共同的结构模式、叙事风格、人物类型类型学相似诸种形态,“显性的相合”“隐性的遥契”,“显性的相合”,一些旗号相同、纲领相近、精神相通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在诗学品格上的显然相合如英德浪漫主义运动、欧洲的象征主义运动等隐性的遥契”,那些看上去并不相干、文化时空相去甚远的作家之间、民族文学、文学时代之间,在诗学品格上的遥相契合。

      如中国魏晋时代文学、德国浪漫派与俄国白银时代;如俄罗斯的安德列耶夫、瑞典的斯特林堡和意大利的皮兰德娄隐形遥契:天路历程和西游记,两者时代民族不同,但在思想主题、叙事模式、赎罪经历、天国思想和批判精神等方面却有共同因素,并都力图探寻与之相关的历史条件、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作为一种封建社会末期的转型文学,两部作品的各种相似性是合乎社会历史和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文章在叙事模式方面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同《天路历程》的漫游式结构或一线串珠式结构,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欧洲的游历冒险精神二)类型学的学科渊源,1.苏俄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2.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1.苏俄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苏俄学派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直接受俄国历史诗学理论影响俄国比较文学之父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也是俄国“历史诗学”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建立科学的总体文学史的学术理想 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俄苏比较学者的研究,维·普洛普的《童话形态学》(1928)《童话的历史根基》(1929);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和《弗朗斯·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的诗学类型“怪话”、“狂欢”、“笑”等;叶·梅列津斯基《英雄史诗的诞生》、《童话主人翁》、《神话诗学》、《故事体小说诗学》等,都是运用了类型学方法。

      一些集体项目《世界文学史》(八卷本700万字)中的各种类型研究:斯拉夫文学类型、现实主义类型等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米·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与文学的发展》有类型学研究一章认为类型学要揭示在语言和历史命运方面无论相接近与否的一些民族的文学的共同的相似的发展倾向世界文学史的发展类型,伊·涅乌波科耶娃《世界文学史——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问题》把世界文学历史进程看作一个动态系统包括三个类型系统:时间类型——文学时代发展的各个时期;历史文化类型——文学之民族的地区的大区域的系统;艺术类型系统——文学思潮、文学风格、文学作品系统文学时代”类型学,帕·格林采尔提出“文学时代”类型学;把整个世界文学历史进程分为三种时代:远古时代,艺术意识是神话类型;恪守规范时代,属拘泥传统型;历史主义时代,是个性化创作型认为类型学相似应在文学时代中去寻觅才可靠2.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美国学派的类型学研究是属于平行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对跨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的无事实联系的相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联类比较,揭示其共同的艺术规律或不同的民族心理类型学研究的范围,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现象,甚至在不同历史时代产生的现象。

      3、彼此独立地兴起的各现象所具有的类型共同性二、类型学的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唐杜荀鹤的《松窗杂记》中赵颜苦恋画中丽人并与之终成眷属的故事,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颇有神似之处 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莱蒙托夫的《恶魔》都描写了一个强有力的精灵如何奋起反抗宇宙间的秩序唐杜荀鹤《松窗杂记》载:“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约:‘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急以百家绿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绿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招妾,妾愿事箕帚’,终岁生一儿儿年两岁友人曰: ‘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 其夕,遗颜剑剑才及颜室,真真乃曰: ‘妾, 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 既不夺君愿,今疑妾,妾不可住 ’言讫,携其 子却上软障睹其障,惟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