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知识.ppt

196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5334886
  • 上传时间:2018-09-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0MB
  • / 19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知识,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单永乐 :0531-82919908:13678815475邮箱:shanyongle@,目 录,一、职业卫生常识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辨识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 四、个体防护,,,一、职业卫生常识,一、国内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一)国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460-377年,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第一个认识到铅是腹绞痛原因的人 中欧的阿格里科拉(Agricola,1494-1555年)于16世纪出版了《论冶金》一书同一时期,意大利的拉马兹尼(Ramazzini,1633-1714年)于1700年出版了《论手工业者疾病》,该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病,被誉为职业医学之父 英国国会在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法》被认为最具代表性,成为了现代劳动法律制度诞生的标志1906年英国颁布了《工人赔偿法》,将6种职业病纳入工伤赔偿范围,由此开创了将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纳入一体化管理的历史一、国内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一)国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历程1970年,美国颁布了世界首部《职业安全卫生法》,并组建了“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局”及“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

      1972年日本颁布了《工业安全卫生法》;1973年法国也颁布了相关法律;1974年英国颁布了《劳动安全卫生法》;1990年韩国颁布了《工业安全健康法》;当前,国际上将职业安全和卫生统称为“职业安全卫生”,是“跨世纪的综合学科”,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一些专门的职业安全卫生机构,如国际劳工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职业安全健康局、国际职业安全健康信息中心、国际劳动监督协会、国际职业卫生学会、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等一、国内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发展概况早在公元10世纪,宋朝的孔平仲就曾指出,采石人所患肺部疾病是由于“石末伤肺”所致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1593年)中明确提到了铅矿工人的铅中毒1954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的防治机构1956年,国务院颁布了“三大规程”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据统计,我国涉及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有20多种,各类标准、规范达160多种,特别是2002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一、国内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发展概况《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90条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修改决定修改着重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强化用人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职责; 职业病诊断鉴定难问题; 监管体制不顺畅的问题一、国内外职业卫生工作的发展,(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发展概况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目前我国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各类技术机构及技术人员、卫生部和安监总局依法批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检查、诊断及鉴定机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的高校都日渐增多科学研究方面,自国家“七·五”规划开始,一些重点职业病(尘肺、职业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中毒性肝病、职业性哮喘)的诊断、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此外,全国性的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职业卫生专业学组包括粉尘与尘肺学组、职业病学组、职业流行病学学组、劳动心理与健康学组、人类工效学学组、物理因素学组等的会议也每两年召开一次二、职业卫生的概念,(一)职业健康(卫生)概念—— 职业健康 =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职业卫生劳动卫生工业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国标GB/T15236-2008)定义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国标GBZ/T224-2010)定义职业卫生:是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使工作适应劳动者,促进和保障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福利 ——ILO《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55号) 第3条(e)款:“与工作有关的‘健康’一词,不仅指没有疾病或并非体弱,也包括对于工作安全和卫生直接有关的影响健康的身心因素”—— 1999年ILO体面工作议程(Decent Work Agenda)宗旨:“在自由、公平、有保障和人格尊严的条件下,妇女和男人们都能活得体面而又有效率的工作机会”二、职业卫生的概念,(二)法定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我国《职业病目录》 (卫法监发[2002]108号,卫生部、劳动保障部) :10类115种职业病1.尘肺:13种(含其他)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含其他)3.职业中毒:56种(含其他)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6.职业性皮肤病:8种(含其他)7.职业性眼病: 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他职业病:5种——2010年ILO《关于职业病名单及职业事故和职业病的登记与报告建议书》(第194号建议书,简称2010年职业病名单建议书),二、职业卫生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 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二、职业卫生的概念,职业卫生标准: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由法律授权部门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技术要求 职业接触限值: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二、职业卫生的概念,最高容许浓度(MAC) 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漂移限值(EL)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应用分析,二、职业卫生的概念,职业卫生防治工作应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开展工作: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病因预防):又称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强度,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发病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 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临床预防):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三、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三、职业病的特点,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职业病目录》这一目录规定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活动而产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在工作中得的病都是职业病职业病必须是列在《职业病目录》中,有明确的职业相关关系,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由法定职业病诊断机构明确诊断的疾病因此,在工作中得的病不一定是职业病,得了《职业病目录》中的疾病也不一定是职业病 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是:(1)在职业活动中产生。

      2)接触职业危害因素3)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4)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三、职业病的特点,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和识别的,切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可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 3.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愈后较好,康复较易四、职业性病损,职业性病损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所致)的各种职业损伤的统称 职业性病损包括工伤和职业性疾患而后者又包括职业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两大类一)工伤(二)职业病(三)工作有关的疾病工作有关的疾病,与职业病有所区别,它具有三层含义:1)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其不是唯一的病因2)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从而促使潜在疾病暴露或病情加剧恶化。

      3)调离该职业或改善工作条件可使疾病缓解或停止发生1.肌肉和骨骼疾患腰背痛、颈肩痛、职业性痉挛 2.呼吸系统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喉疾患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4.消化系统相关疾病溃疡病,常见的相关职业疾病,,,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与辨识,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 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