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四章 资本.pptx
40页4 资本形成,引子 资本的优势 6.1 资本形成的作用 6.2 资本形成理论 6.3 资本形成的来源,嘉兴学院张芳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发展经济学 -1,引子 资本的优势,资本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公平性贵族容易覆灭, 人情产生腐败, 制度经常变革 只有金钱的作用,为其他所不能替代金钱形成资本,就具有无限增殖潜力 马克思对其进行了空前绝后的分析2,引例: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期暴发,顷刻之间,震荡亚洲,波及欧美,危及全球金融市场乃至世界经济,亿万资财倾荡而尽泰国由一个昔日雄心勃勃的猛虎,变为病虎,上千亿美元化为乌有,由从不向世界金融机构举债的国际新星,沦为开口要1500亿美元的国际乞丐;马来西亚总统一改首相风度,破口大骂金融大鳄索罗斯;印度尼西亚的币值莫名其妙消失了三分之一;香港股市一度暴跌,台湾外汇储备大幅减少. 与之前对亚洲经济一片赞扬声相反,亚洲奇迹似乎就此消失3,关于危机的原因,有人说与索罗斯有关,他参予了九十年代以来的三大货币危机,用十几亿美金把世界闹得天翻地覆,为此,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政要们声称欲以颠覆罪加以论处;更多的人则认为是东南亚自身的经济基础和结构性原因。
4,泰国从1990年代初开始实施新的金融开放政策特别是外汇自由化政策:取消外国投资者因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借贷等外汇汇入的限制;规定外国投资者资金、利润、偿还外债的本息等资金汇出无须批准;居民亦可拥有外汇帐户,居民对外投资或向外国公司贷款每年在万美元内的可自由进行(年后进一步扩大到万美元);允许国内投资者通过曼谷国际银行获取低息的外国资金,并实行泰铢汇率与美元挂钩,取消商业银行对非居民贷款的金额限制5,泰国金融自由化的程度甚至超过了金融业高度发达的美国金融自由化实施以后,泰国的经济虽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但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泡沫:外资流入量大大增加,在到年年间外资流入量增加了多倍;国内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存在着种种过热的现象;外资流入中投机性质的短期资金增长迅速,比重超过以上外债规模过大失控,国际收支项目持续逆差本来就状况就不佳的银行业问题更显突出,不良资产大大增加6,金融业的过度自由化、金融监管过于宽松为国际游资进入泰国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年代中期以来,正当泰国出口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低成本的国际游资(其中大部分是短期资金)开始涌入泰国泰国外债规模急剧增加年泰国的外债仅为亿美元,但到危机前的年已达亿美元,年增长了倍。
7,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悄然而频繁进出泰国资本市场的,由于他们早已熟悉了泰国十分开放的金融政策以及泰国国内泡沫化的金融现状,早已预计到了泰铢存在的贬值压力,于是事先向泰国当地银行借入大量泰铢贷款,然后在外汇即期和远期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购买、兑换成美元等硬通货,迫使泰铢贬值,之后再将贬值后的泰铢买回还银行贷款归还贷款及利息后的余额即构成投机的巨额利润,国际游资平均获得了的暴利8,借入泰铢,抛售泰铢,泰铢贬值,用泰铢还款,1元=1元,1元=0.5元,借入100元,还50元,外资的自由流入流出,9,这次危机从泰铢兑1美元,贬值至5泰铢兑1美元,国际游资获得25%的暴利10,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金融危机都是由于外资的投机活动兴风作浪造成的即外资是面刃剑,不能很好使用反而会危害国家经济安全11,东南亚国家外资的流入在危机前趋于失控状态1997年泰国的外债已达9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其他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别为54%、47%、39%尤其严重的是流入东南亚各国的外资有将近25%属于短期贷款,这些资金出于逐利的本性,随时都会摇身一变成为投机资金成为”始乱终弃“的过客。
建立在投机泡沫和大规模外资进入基础上的经济增长,一旦投资的领域未能产生预期收益甚至亏损时,外资尤其是投机性质的短期外资就会以它们当初蜂拥而来的激情,迅速而毫不犹豫地抛弃这个国家和它的货币12,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外汇经常性项目可以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仍进行严格管理中国引进的外资大部分属于长期资本(外商直接投资) 但即便是长期资本,其弊端也开始暴露例如一些高污染项目、危害身体健康的项目(石棉制品)等,从其他国家转移到中国有人说,如果外资看中的只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耻辱13,4.1 资本形成的作用,资本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金融资本(Financial Capital)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一般没有特别说明,指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能够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代表着生产能力 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以及各种原料、加工过程中的货物、制成品库存的存货等等14,资本形成的作用,早期,相对于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资本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大. 资本稀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最首要的原因。
资本形成率越高,未来潜在总产出增长率就越高斯密: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率成正比; 凯恩斯:投资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哈多模型、罗斯托起飞理论都认为,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即初始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率必须达到10%以上15,4.2 资本形成理论,4.2.1 纳克斯循环 美国(Nurkse,R.)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发展中国家长期贫困,不是因为资源不足,而是存在一个多种力量的贫困循环集最重要的是低水平资本积累的循环集, 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纳克斯循环命题: 一国穷是因为它穷 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16,双重恶性循环及其突破,两个恶性循环:,打破恶性循环,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方式: 增加储蓄、扩大投资, 在许多行业同时大规模投资,形成行业间相互需求,扩大市场容量,以保证投资成功 使经济增长率迅速达到一个临界值,冲出这个恶性循环的泥潭,走上工业化的轨道资本供给:低收入低储蓄低资本形成低生产规模低收入资本需求: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诱致不足低资本形成低收入17,4.2.2 纳尔逊陷阱 美国(Nelson,R.R.),OA为维持生计的最低收入。
A、B之间任一点,人口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 收入增长被高人口增长所抵消 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固定不变,形成低水平陷阱要跳出低水平陷阱,必须使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达到OB以上 超过OB后,国民收入增长人口增长,人均收入才增加18,4.2.3 缪尔达尔循环 瑞典(Myrdal,G.),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影响,互为因果 呈现循环累积态势:,C,D,A,B,E,F,G,一个因素变化,引起另一因素相应变化; 产生第二级变化,强化原先因素; 导致经济发展过程沿原先因素不均衡的发展19,1.负循环累积因果运动,假设两地开始时发展水平相当由于外部冲击,某地发展比另一地要快,造成一种不平等市场力量倾向于累积地加剧国际间不平等, 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走向贫困和停滞的累积过程经济和非经济力量倾向于使有利地区的累积扩张, 以牺牲另一个地区为代价,不平等状况更加强化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穷的累积循环困境之中20,2.正循环累积因果运动,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收入平等,增加穷人的消费,,以提高投资引诱,同时增加储蓄以促进资本形成, 使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
一旦人均收入提高,便可得到一个“正的循环积累因果运动”,即 “高人均收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出水平提高人均收入进一步提高”21,4.2.4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 美国(Rosenstein-Rodan,R.N.),经济活动存在着最小经济规模问题, 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存在着不可分性、互补性需求方面: 市场规模必须扩大到一定程度 才能满足最小经济规模所要求的投资量的产出, 保证经济活动的获利性小量投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供给方面: 投资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互相创造与吸收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22,摆脱贫穷落后的措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比较:中国的大跃进是不是大推进?,全面、大规模在各个工业部门投入资本, 通过投资推动冲破经济停滞,达到经济增长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会议调整“二五”计划指标,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斤上升到7000亿斤 会后,“大跃进” 全面展开农业 “以粮为纲”,工业 “以钢为纲”,将赶超英国的目标缩短为7年、5年以至3年1958年8月,这些指标又进一步夸大2倍。
“大跃进”错误直到1960年才得以纠正23,4.2.5 莱宾斯坦临界 美国(Leibenstein,H.),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循环,国民经济的内在推动力量过小发展初期,只有大规模投资,才能推动经济走出低收入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摆脱贫穷落后即使不断增加投资,也难以超越收入水平低下的束缚, 资本形成的规模难以达到经济起飞所需要的临界最小数量24,4.3 资本形成的来源,资本形成应该是净投资或净资本形成其来源是储蓄4.3.1 储蓄及其构成 储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1年)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是放弃现期消费的结果如果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状态,那么SI即 IY-C,Y表示国民收入, C表示消费, S表示储蓄, I表示投资, SY-C,25,2. 储蓄的构成:国内+国外,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国内储蓄率在投资率中的比重越大, 贫穷国家的投资则较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储蓄国外储蓄外国官方储蓄(外援)外国私人储蓄 外债外资,国内总储蓄=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 S SH + SB + SG,26,储蓄的形成途径,自愿储蓄,Voluntary Savings 企业和家庭储蓄,强制储蓄,Compulsory Savings 政府采取强制手段非自愿地产生储蓄,税收,通货膨胀,27,3. 家庭(个人)储蓄,影响家庭储蓄的最主要因素:收入水平高低。
储蓄与收入水平存在着正函数关系 要增加家庭储蓄首先要提高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家庭(个人)储蓄可支配收入现期消费,收入越高,用于消费后的剩余就越多,储蓄就越大 高收入者(利润收入者)储蓄率大于低收入者(工资收入者) 高收入国的储蓄率大于低收入国28,争论:收入集中能增进储蓄的观点,凯恩斯: 低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高,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低,因此,低收入的人储蓄少,高收入的人储蓄多库兹涅茨、刘易斯: 储蓄主要来自富人,初期可以扩大收入差别,增加富人收入,以增加储蓄; 这时不必强调收入分配平均,否则会影响储蓄增加卡尔多: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比重不同,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储蓄倾向 资本家阶级依靠财产得到高收入,其储蓄倾向比靠工资生活的工人阶级要高得多29,争论:收入集中不能增进储蓄的观点,扩大贫富差距,会加剧贫困,使社会消费不足,又会引起投资引诱减弱主张采取收入均等化政策,使穷人提高收入以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 以此增加投资引诱、扩大社会生产, 整个社会收入水平也相应提高,储蓄便会自然增加杜森贝利: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 如果使收入分配平均化,可以减少示范效应和攀比心理,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30,4.非个人储蓄,(1)企业储蓄来自企业利润。
上交企业所得税,支付给投资者所得, 剩余的是未分配利润,即企业储蓄,可转化为投资2)政府储蓄 主要来自税收政府税收政府经常性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种以增加税收是扩大政府储蓄,形成政府投资的重要途径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增加货币发行量等措施增加政府储蓄31,4.3.2 非常规储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上升通货膨胀首先会改变货币购买力,引起货币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