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思考.doc
3页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医教育2000年第1期第19卷教育研究作者:周国辉陈焕亮刘景峰崔新兵单位: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关键词: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Key Words: personnel of TCM ;model of training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将面临着至大的挑战,江泽民主席曾指出:在新的形势下,我 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更要问题,一 •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 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以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例 个重要转变”因此,我们说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至美重要1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包括许多内容,但是归纳起来可以表述为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培养 什么样的人,二是如何来培养1.1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适应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中医为人才 应该具备下列4个方而的能力:(1)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性、工作的多样性 和人才的流动性增加了,所以要求人才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要强,专业面要宽。
2) 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专业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人才必须基础知识扎实,独立 获取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强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求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搞好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表率,能够 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溪好素质的人才4) 科教兴国战略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21世纪的人才要学会关心与合作不仅要 关心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而且要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还要关心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要学会与人合作共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1. 2如何培养面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 观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办学道路儿个方而要体现以下教育思想和 教育观念的转变1) 在培养目标上,山注重专业培养向注重综合索质培养转变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2) 在培养模式上,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转 变社会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知识,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应该在传授知识 的同时•注里能力的培养。
3) 在教学方式上,山灌输式向激发式转变教学是教和学双方矛盾的统一,只有教 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方法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任何好的教学效 果,最终总是体现在学生的收获和提高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要改革完全山教师讲学 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上,由目前滞后于时代发展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体 系转变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存在看3个方血的问题:一是内容陈旧, 二是内容重复,三是知识分割过细,造成课程门数过多上述这种状况,既不适应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因而改革势在必行5) 在办学道路上,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山统一模式向创出自己的特色 转变一定要把自己的办学基点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上,努力把学校办成本 地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基地,在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 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2要研究和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和制定出适应21世纪对人才要求的教改方案并尽早实施是 我们当前工作的至点。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实行了 “一条主线、两个侧翼、三个突出、四个 适应”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提出与同行们商椎2.1 i条主线即改革和制定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按类培养、分段教学、加强基础、提高素质” 的新教学能力——按类培养,即按中医类、中药类(或称医学类、药学类)两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开 展教学,以“淡化专业”为指导思想,改变过去有的专业口径过窄的状况,实行“纵向深入 型”教学,使学生更具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分段教学,即分为基础和专业两段进行教学每一类别的各个专业基础段教学课程 设置一致,重点是加强“三基”教学和训练专业段教学课程设置要精,要使教学安排有主 有次,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加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知识面,为今后的专业课学 习以及将来的择业奠定可行的、扎实的基础——提高素质,就是把教育的主要目标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培养出能够 适应多方面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2.2两个侧翼即在开展主线教学模式的同时,通过开设“辅修专业”和“选修课”,发掘学生的潜力, 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做到一专多能,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 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和竞争模式。
2.3三个突出是指在制定教改方案和教学实践中做到三个突出1) 突出主干课程和主要内容的地位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我们培养人 才在教学方血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制定计划和具体教学过程中,各级职能部门、各教学单 位以及每一位教帅都应明确哪些是主干课程,哪些是主要内容对主干课程要重点保证、重 点建设,使之成为优秀课程并以此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2) 突出“三基和三新”三基”是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新”指的是 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成果突出“三基”就是要突出和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功的学习与训练, 因为只有基础打牢了,才有利于对专业及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突出“三新”就是要使 教师和学生能够站在学科知识领域的前沿,了解和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和诊疗技术3) 突出能力培养能力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确判断事物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自知之明的能力、理解当代世界的能 力、理解和感受艺术及人文学科知识的能力等等突出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应该说得到了 大家的共识有人曾这样提出,专业教育应该加强主体,丰满两翼,激活两脑加强主体就 是加强专业教育的主体,丰满两翼就是自然科学基础和文化素质,激活两脑就是左脑和右脑, 主要是能力的培养。
2.4四个适应(1) 课程设置要适应人才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的需要重新构建课程系列,必须遵循这样 的原则:要与未来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突破过去传统的模式和框架,建立科学精干、 结构合理、内容先进、数量适当的整体优化的课程系列教学内容必须体现以中医药知识技 能为主体的特征2) 教师的观念要适应教改的需要教师应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出发,考虑 和摆正自己所在学科课程的位置,应该做到个人服从全局、局部服从整体,克服“重科研轻 教学,重研究生层次以上的教学轻本科教学,重外延的扩展轻内含建设”的三重三轻倾向,增 强忧患意识,加大教学投入3) 学生的学习要适应新的培养模式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正确的引导,充分调动起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4) 教师和学生都要适应“优胜劣汰”的形势需要在教学管理中,调动教师和学生的 积极性,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激励的竞争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平等 竞争为核心的这种规律不仅适用于经济部门,同样也适用于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急迫的任务,同时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在邓小平理 论的指导下,努力探索,不断创新,把一个更有活力、更有适应性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带入 21世纪。
周国辉,男,50岁,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