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整理版.docx
51页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摘要干部考核工作是党的干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干部考核,可以使上级准确地了解干部,以便更好地培养、选拔干部,同时也可以帮助干部正确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提高能力与素质,近年来,许多院所结合实际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在识别、考察、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体制和历史原因,在干部考核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干部考核;干部管理;考核一、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考核标准单一1现行的考核,注意了考核标准的“普遍性”,强调“统一”的多,忽视了考核标准的“特殊性”,考虑干部具体工作岗位、所面临的工作环境、具备的工作基础差别的少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干部都采用一个考核标准,并且多是概念化、抽象化的标准,不便具体操作,这样使得考核无法真实地反映不同干部在不同岗位、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实绩,很难做到对干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二)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过多现行的干部考核方式,在考评人员的选定、评价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测评会议的组织以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的考评者同被考评者平常都没有工作接触,对被考评者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很容易凭着“感觉”来写评语,由于对评价标准和内容理解的差异,有的考评者甚至只看被考评人的外在表现是否“忠厚老实”(实际就是“顺从听话”),而忽视其个人业绩,使考核的业绩失真、结果失准,难免水份大。
三)考核结果缺乏应有的反馈考核结果怎样如何使用被考评者不知道,群众不了解,即使是考评者也不一定都说得清楚,考评结果和用途始终笼罩着神秘的“面纱”被考评人得不到详尽反馈,就不知道自己下步的努力方向,群众不了解情况就会猜疑,就会产生误解,久而久之会对考评工作产生逆反,影响今后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四)考核周期还不尽合理,内容层次不够清晰3干部考核是一个动态过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干工作方方面面,仅仅押在一年一度的考核上,靠考核组一两天“算总帐”,考核是很难给予准确的考核结果的另外,每年考核都围绕“德、能、勤、绩”做文章,但是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我们在各要素的设计、各要素的权重上往往是考虑全面而忽略主次,生搬硬套标准,而忽略量化____,眉毛胡子一把抓,久而久之干部对考核产生应付心理,致使考核流于形式二、改进干部考核工作的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建设一支适应环境变化,能推动单位发展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积极稳妥地改革干部考核制度中不合时宜的方面,创造一种通过考核能使干部持续改进,持续提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标准3好的标准是做好考评工作的基础,好的标准要具备这样三点:①要具有民主性和透明度。
民主性是实现客观公正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要把握的原则,我们制定标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听取被考评者的主管、服务群众以及本人的意见,再结合科研生产任务、结合岗位特点以及上级主管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制定考核标准,并于年初向群众和被考评者交底,使考核标准成为干部的“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成为考评工作的主要依据②标准的“宽严”要适度,使用中要具有一致性标准过高过严,多数干部为此而望而生畏,失去信心,会使考核难以实施;标准过低过宽,也难评价出干部的优劣另外,同类型的干部考核采用相同的考核标准,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或经常变动,要确保考核的信度③标准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干部考核标准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单位、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不同层次的干部情况来设计考核内容和考核尺度同时,考核标准应是“有形的”“量化的”,并且明确规定:有什么样的行为、达到什么效果,就能说明什么问题和达到什么考核等级,让考评者和被考评者都心中有数二)干部考核要采取组织考核与自评、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合理31考核工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必须是客观公正、不存偏见的人他们必须善于学习和运用党的干部政策,善于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组织考核,要了解被考评者的职务性质、工作内容、要求、考核标准以及所的相关政策。
干部的自我考核就是自我鉴定,这可使被考评者得以陈述对自身绩效的看法,且能总结经验和教训,大多数单位都坚持此法,在这个环节上组织者需引导被考评者忌流水帐似的罗列所完成的任务,要将重点放在____自己履行“干部”职责的得失成败上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民主评议,可采用无记名评价表或问卷等工具,这种考核形式,可消除群众担心报复的压抑心理,对干部工作至少对改变干部工作作风有较好作用,并有利于形成____上平等的气氛在这点上需把握的是:所选取参与评议的群众,一定要涵盖到被考评者的所有服务对象种类,以保证考评结果的全面性与客观公正性三)做好干部考核的基础工作,干部的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结合起来5首先要建立起干部履行职责的记实制度和干部实绩档案,作为考核的基础材料记实制度即将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目标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及成果的原始记录加以收集、整理、保存的制度记实内容包括:会议记录、工作大事记、重要建议卡、本人撰写的文件、报告或论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各种考核记录和培训成绩登记等干部的实绩档案主要包括:述职报告、重要成果或重大失误的结论材料、奖惩决定、民主测评情况等,基础材料每个季度(或根据实际工作调整时间周期)作一次,为准确公正评价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平时考核可同干部的基础材料结合起来进行,并且作为干部年终考核总评的重要内容四)干部考核的结果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作出评价并恰如其分地划入相应的考核等级在这点上,笔者认为首先应打破“指标框框”,只要达到了优秀标准就应划入优秀等级,如果由于“指标”有限而让达标的“屈尊降级”就会打击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干部考核情况要综合____,全面比较,除了按考核标准的条款对照外,还应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评判一是纵向比较,即今年与去年比较,后任与前任比较,成绩和问题一一对应二是横向比较,即在相同的时间跨度内,同类的单位与单位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相互比较,对应评价,用事实和指标数据说话此外,对干部考核结果的评价,要分清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个人作用与集体作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明显成绩与潜在成绩的主次,“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要肯定干部的成绩和优点,又要指出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五)要坚持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制度7只作考核而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者,考核便失去它激励、奖惩与培训的意义反馈的实施者可由被考评者的主管来担任,通过谈话反馈这一环节,上下级了解彼此间的期望,领导还可以听取被考评者的反应、说明和申诉,起到良好的沟通作用和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干部竞争意识和危机感的作用。
六)考核结果要同干部的使用、升降、奖惩联系起来干部考核既是“识人、用人”的基础工作,又是奖惩的重要依据:对那些考核为优秀的干部要予以表彰、薪酬和物质奖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增强工作热情;对那些“德才”素质好并有发展前途的优秀干部要大胆进行培养、选拔和重用;对那些业绩平平或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干部要实行诫免和警告,促其改善绩效,提高工作效率,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整改目标的,就采取组织措施及时调整;对那些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该调的调,该降的降,该撤的撤三、结语7时代要求我们用勇于进取、大胆创新的思想观念和高效、求实的工作方式取代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和低效、求“形”的工作方式在干部工作上,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消除干部考核工作中的弊端,以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一个有利于干部竞争和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一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干部考核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第二篇:农村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农村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随着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推行,农村教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又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得农村中学的管理面临许多新困难,如果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
31一、当前农村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1.招生秩序混乱,留在乡村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在广大农村,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极度悬殊,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往往对孩子的教育要重视得多,不惜一切代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学校去接受优良教育,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很多城市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和经济实力,纷纷前往农村学校,采取各种手段争抢农村优秀生源,在农村中学大部分的尖子生、特长生都被城市学校挖走了,形成了城市学校拥挤不堪,农村学校门可罗雀的强烈反差,广大农村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综合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品质较差,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纪律意识差,行为表现不良,情绪波动大等多方面这样就给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常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2.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整体教学水平不高9由于农村中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较差,地方财政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极为有限,乡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长期难以缓解,有的乡镇中学数学、物理、化学、英语都没有专科教师,这就给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种了下“先天不足、后补不力”的严重苦果。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对现有教师的理论培训及能力提高工作也缺乏相应的力度,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作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被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市学校挖走了,让农村学校“干瞪眼”3.许多家长不能支持学校改革,教师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观念落后31广大农村由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传递不畅、社会服务不周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广大农民群众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了解不多,因此产生了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理想教育与行为导向,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中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导致新一轮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普遍盛行,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同时大量留守学生的产生也让学校教育遇到诸多难题;而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又非常奇缺,形成了当前整个农民群体素质低下、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恶性循环局面长期难以扭转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桎梏中,老师没有信心,不积极改革,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还是老一套,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学校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114.各级对农村学校老师的评价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应试教育思想深蒂固地束缚着农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和社会对升学率的片面关注,迫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