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两河流域文字起源神话传说.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4573089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78.3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两河流域文字起源神话传说拱 玉 书内容提要 本文重新诠释了苏美尔史诗 《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 反映的苏美尔人的文字起源观,认为乌鲁克国王恩美卡不是发明文字的人,而是首先把楔形文字写在泥版上并首先将楔形文字泥版用于外交场合的人;苏美尔神话 《伊楠娜与恩基》 反映了苏美尔人的文字神造观;与此同时,《伊楠娜与恩基》 也反映了苏美尔人对书写和书吏的定位:在苏美人看来,书写属于手工艺范畴,而书吏就是从事书写工艺的 “书匠”,与木匠、 铁匠无异本文还认为,《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 中的 “钉子”(苏美尔语:gag ,阿卡德语sikkatum)可能就是苏美尔人对楔文字形的概括,可能也是他们对楔文的称呼关键词 古代两河流域 文字起源 神话传说文字如何起源的问题,是自古迄今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几乎所有具有文字传统的古代民族都有关于文字起源的传说,这些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为古代贤哲对本民族文字起源的诠释,反映了他们的“探源” 方式及其成果这些传说大概都经历了由口头到文字的发展过程口头传说形成的时间一般不可考,而见诸于文字的传说一般都晚于文字之始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就古代两河流域而言,关于文字起源的各种传说的成文时间都不早于公元前2100年,即不早于乌尔第3王朝,距楔形文字起源的时间(约公元前3200年)至少相隔千余年。

      学者普遍认为,苏美尔史诗 《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①(以下简称为 《史诗》)是反映苏美尔人的 “文①美国学者克莱默首次把 《史诗》 译成英文,并把它命名为 《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 N.克莱默:《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 N.Kramer ,Enmerkar and the Lord of A ratta) ,费城1952年版从此,这个名称成为标准名称,沿用至今不过,它的古代名 称并非如此苏美尔人的文学作品没有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标题,每部作品的首句之首 — — — 往往是一两个单词或一个词 组 — — — 就是该作品的名称 《史诗》 的首句是 “uru gud - hu˝AN. Té ˝ní- gal gùr - ru”(“城市 — — — 富有生命力的野牛,令人 生畏”) ,其中的 “uru gud - hu˝ ”(“城市,野牛”)出现在文学目录中,是该作品的古代名称,H.L.J.凡斯提福特:《再论 “努迪穆 德的诅咒” 》( H.L.J. Vanstiphout ,“Another Attempt at the‘Spell of Nudimmud’ ”) ,《亚述学与东方考古学杂志》( Revue d’Assyriologie et d’A rchéologie Orientale)第88卷,1994年,第135页注1 ;W.勒里希:《文学》(W. R˚llig ,“Literatur”) ,D. O. 爱扎德主编:《亚述学与近东考古学名物辞典》(D. O. Edzard ed. ,Reallexikon der Assyriologie und Vorderasiatischen A r2chaoologie)第7卷,1987年 — — —1990年,第39页;S.科恩:《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S. Cohen ,Enmerkar and the Lord ofA ratta)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论文,1973年,第7页。

      到目前为止,涉及该诗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文章有多篇,G.科莫罗奇: 《恩美卡史诗中的文字发明原因论》;H.L.J.凡斯提福特:《姊妹语 — —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双语理论、 技术及实践》( H.L.J.Vanstiphout ,“The Twin Tongues -Theory , Technique , and Practice of Bilingualism in Ancient Mesopotamia”) ,H. L.J. 凡斯提福特主编:《所有那些民族 — — — 在近东和与近东的文化冲突》( H.L.J. Vanstiphout ed. ,All Those N ations. . . Cultur2al Encounters within and with the Near East , Studies Presented to Han Drijvers),格罗宁根1999年版; H. L.J.凡斯提福 特:《再论 “努迪穆德的诅咒” 》 针对整个作品的专著有两部,“初版” 是S. N.克莱默:《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经典的音译、 翻译、 注释版本是S.科恩:《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现代译文多种,在解释方面也最具特色的是Th.雅格布森:《曾经 ⋯⋯ 的 竖琴 — — — 苏美尔诗歌译文集》( Th. Jacobsen ,The Harps that once. . . Sumerian Poetry in Translation),纽黑文、 伦敦1987 年版,第275—319页;最新英译是H.L.J.凡斯提福特:《苏美尔诸王史诗 — — — 阿拉塔问题》( H. L.J. Vanstiphout ,Epics ofSumerian Kings , The Matter of A ratta),亚特兰大2003年版,第57—96页。

      字起源观” 的第一部文学作品①,而 《史诗》 的主人公、 乌鲁克国王恩美卡就是楔形文字的发明者②《史诗》 叙述了乌鲁克国王恩美卡派遣使者到相隔 “7重” 大山的国家阿拉塔(Aratta)③,要求那里的国王为乌鲁克提供金、 银、 天青石、 木材等乌鲁克缺少的建筑材料和装饰品以及要求阿拉塔人为乌鲁克建造神庙的故事乌鲁克地处两河流域南部的冲积平原,缺少金、 银、 天青石之类的宝石和适合建筑的木材,而这些正是阿拉塔所富有的于是,乌鲁克国王恩美卡决定制服阿拉塔,把它变成附属国,以达到获取觊觎之物的目的不过,他采取的方式不是军事征服,而是精神征服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 “心理战”④就在乌鲁克和阿拉塔之间上演了在神的授意下,恩美卡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到阿拉塔转达他的要挟使者把恩美卡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达给阿拉塔之王,又原原本本地把阿拉塔之王的话带回乌鲁克阿拉塔之王不愿意无条件屈服,提出一个又一个条件来 “刁难” 乌鲁克国王使者一次次穿梭于两国之间,成功地履行着转达 “口信” 的职责不过,唇枪舌战的不断升级终使使者不能胜任使命乌鲁克国王的 “话”(dug4- ga - ni)“很多”(mah) ,“其意”(˝ag4 - bi)且 “深奥”(su -su - a - ’m)⑤,使者变得 “嘴沉重”(ka - ni dugud) ,不能 “复述之”(˝u nu - mu - un - da - an - gi4-gi4)。

      于是,在 《史诗》 中出现了下面这段描述:501. kíg2gi42a ka2ni dugud˝u nu2mu2un2da2an2gi42gi4502. bar kíg2gi42a ka2ni dugud˝u nu2mu2un2da2an2gi42gi42da2ka503. en kul2aba4ki2a2ke4im2e˝u bí 2in2ra inim dub2gin7 bí 2in2gub504. ud2bi2ta inim im2ma gub2bu nu2ub2ta2gál2la505.ì 2ne2˝ èdutu ud ne2a ur5hé 2en2na2nam2ma2’m506. en kul2aba4ki2a2ke4 inim [dub2gin 7] bí 2in2gub ur5hé 2[en2na]2nam2ma501.使者的嘴沉重,不能复述之502.因为使者嘴沉重,不能复述之,503.库拉巴⑥之王揉了一块泥,犹如泥版,把言词写在上面504.此前,把言词写在泥(版)上的事情从未见505.现在,就在那一日,就在那一天,事情发生如这般506.库拉巴之王把言词写在(泥)上面,[犹如泥版] ,事情发生如这般。

      401 世界历史 2007年第2期①②③④⑤⑥J. - J.格拉斯内尔:《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发明》(J. - J. Glassner ,The Invention of Cuneif orm Writing in Sumer) ,巴尔的摩、 伦敦2003年版,第9页G.科莫罗奇:《恩美卡史诗中的文字发明原因论》( G. Komoróczy ,“Zur∋tiologie der Schrift Erfindung im Enmerkar2Epos”) ,《古 代东方研究》(Altorientalische Forschungen)第3卷,1975年,第20页;S. N.克莱默:《历史始于苏美尔 — — — 人类成文史上的39个 之最》(S. N. Kramer, History Begins at Sumer, Thirty-Nine Firsts in Recorded History),费城1981年版,第22页;H.L.J.凡斯 提福特:《恩美卡的文字发明再议》(H.L.J. Vanstiphout ,“Enmerkar’s Invention of Writing Revisited”) ,H.贝伦斯主编:《Dumu -E2- Dub - Ba - A - A.. W.薛伯格纪念文集》( H. Behrens ed. ,Dumu-E2-Dub-Ba-A-Studies in Honor of A.ke W.Sj˚berg) ,费城1989年版,第521、524页;J. - J.格拉斯内尔:《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发明》,第15页。

      在伊朗境内,具体地理位置不详S. N.克莱默:《历史始于苏美尔 — — — 人类成文史上的39个之最》,第19页称之为 “最早的 ‘心理战’ 《史诗》 第500行:du11- ga - ni [mah] -àm˝ àg4- bi su - su - a -àm“他的话很多,意义且深奥” 库拉巴是乌鲁克的一个区,可能是政府所在地到目前为止,西方学者都把这段诗文视为恩美卡发明楔形文字的重要根据①然而,仔细阅读原文就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首先,《史诗》 并没有说在恩美卡之前没有文字,而只是特别强调了恩美卡 “把言词(inim)写在泥(版) (im)上”,而这样的 “事情从未见”(第504行)很显然,《史诗》 的作者在告诉我们是谁首次把楔形文字写在泥版上,并把它用于外交场合,而不是在告诉我们是谁发明了楔形文字其次,把恩美卡视为楔形文字的发明创造者不符合苏美尔人的 “文明” 起源观在苏美尔人眼里,人和世间万物(“me”) ,包括书写术,皆属神造譬如,在苏美尔神话 《伊楠娜与恩基》 里,智慧神恩基(Enki)掌握着所有的 “me”,其中就有 “书写术”(nam2dub2sar)乌鲁克的保护神伊楠娜(Inanna)从恩基那里把这些 “me” 盗运到乌鲁克之后,乌鲁克才有了 “文明”,其中包括书写术。

      《史诗》 本身亦为我们的这种解释提供了证据乌鲁克的使者带着书写着刚刚发明的文字的泥版来到阿拉塔,把它呈献给阿拉塔国王,并说道:524. en - me - er - kár dumudutu - ke4im ma - an -˝ úm525. en arattaki- ke4im igiù- ni - bar˝ag4inim - maù- bí- zu526. a - na ma - ab - bé- en - na - biù- mu - e - dug4524.乌图之子恩美卡给了我一块泥版525.阿拉塔之王看了过这块泥(版) ,知道字中义之后,526.在你对我说了你想说的话之后,据此判断,乌鲁克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阿拉塔人能读懂泥版刚刚由一个人发明的文字其他人怎么能够读懂呢?况且是远在伊朗山区的阿拉塔人!答案只能是:在苏美人看来,在 《史诗》 故事发生之前已经有文字,但书写材料不是泥版,而是其它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