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胀接技术条件.doc
5页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B/T9619-1999 工业锅炉胀接 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fndustrial boller tube expansion technllogy1999-08-06发布 2000-01-01实施国 家 技 术 机 械 工 业 局 批 准JB/T9619-1999代替ZBJ98001-87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工业锅炉胀接 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fndustrial boller tube expansion technllogy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胀接设备、胀前准备、胀接及检查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5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锅炉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99-1998 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GB/T1298-1986 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GB3087-1982 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JB/T1611-1993 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JB/T1612-1994 锅炉水压试验技术条件3 胀接设备3.1 制造胀管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 壳体材料应符合GB/T699的规定3.1.2 胀杆及滚柱材料应符合GB/T1298的规定3.1.3 制造胀管器的材料应具有完整的材料质量证明书3.2 胀管器的胀杆及滚柱的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大于,胀杆的锥度应在1:20~1:10之间,滚柱的锥度应在1:40~1:80之间3.3 胀管器的滚柱工作表面硬度不低于HRC52,胀杆工作表面硬度应比滚柱工作表面硬度高HRC6~103.4 胀管器的胀杆全长直线度不大于0.1mm3.5 胀管器壳体上滚柱巢孔中心线应与壳体的轴心线倾斜,其夹角α为1°~2°(图1),同一胀管器各巢孔的倾斜应一致,巢孔锥度应与滚柱锥度相匹配图13.6 胀管器的滚柱数量不宜少于4个3.7 出厂胀管器盖板上应有产品规格的钢印,并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等技术文件3.8 胀管设备转速一般不得超过60r/min4 胀前准备4.1 胀接管子在装配之前应进行逐根复查,并符合下列要求:4.1.1 管子外表不得有重皮、裂纹、压扁等缺陷,胀接管端不得有纵向刻痕,如有横向刻痕、麻点等缺陷,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子公称壁厚的10%4.1.2 胀接管端的外径和壁厚偏差应符合GB3087的规定4.1.3 胀接管子的制造偏差应符合JB/T1611的规定。
4.2 胀接管端倾斜度△f(图2)应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1.5%,且最大不得超过1mm图2 4.3 胀接管子材料宜选用低于管板硬度的材料,若管端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4.4 胀接管端退火时,应符合下列要求4.4.1 管端的退火应缓慢升温,退火温度应控制在600~650℃之间,保温10~15min4.4.2 管端退火不得用煤炭作燃料直接加热,退火长度不应小于100mm4.4.3 退火后的管端应缓慢冷却的保温措施4.4.4 退火温度应有仪表显示或监测4.5 胀接管端的清理应符合下列要求4.5.1 胀接管端的表面应均匀地打打磨至显出金属光泽,打磨长度不得小于50mm打磨后的管子表面不得有起皮、凹痕、裂纹和纵向沟槽等缺陷4.5.2 胀接管端的毛剌、污垢和铁锈应清理干净管端内表面应无铁屑等杂物4.6 胀接管孔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4.6.1 胀接管孔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12.54.6.2 管孔上不允许有纵向刻痕,个别管孔上允许有一条螺旋形或环向刻痕,刻痕深度不得超过0.5mm,宽度不得超过1mm,刻痕至管孔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4mm4.7 装配前应对胀接管端和管孔尺寸进行测量,并作好测量记录。
4.7.1 胀接管孔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1规定表1 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63.570768389102管孔直径32.338.342.351.357.560.56470.576.583.689.6102.7管孔允许公差直径+0.340+0.40 0+0.46 0圆度0.140.150.19圆柱度0.140.150.19注:锅壳式锅炉由于穿管需要,管孔直径允许加大0.2mm4.7.2 胀接管端的最小外径应符合表2规定表2 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63.570768389102管子最小外径31.3537.3541.3550.1956.1359.162.576974.8481.7787.71100.584.8 胀接管端和管孔间最大间隙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表3 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63.570768389102管子最小外径1.291.411.471.51.531.61.661.891.952.184.9 胀接管端伸出管孔壁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4.9.1 12°~18°喇叭口扳边按表4的规定表4 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63.570768389102管子伸出长度正常910最大1112最小784.9.2 90°扳边按表5的规定表5 mm管子公称外径32384251576063.570768389102管子伸出长度正常8910最大101112最小6784.10 胀前应对胀管器进行下列检查4.10.1 胀杆和滚柱工作表面应无刻痕、压坑、碰作等缺陷4.10.2 胀杆和滚柱的配合应良好,滚柱与检查环规间的最大间隙a不大于0.2mm(图3) 图34.10.3 胀杆的全长直线度应符合3.4条规定5 胀接要求5.1 正式胀接前需进行试胀工作,以检查胀管器的质量和管材的胀接性能,并确定合理的胀管率5.2 批量生产锅炉时,在胀接地点、材质、操作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试胀工作,验证已确定的胀管率是否仍适用5.3 胀接时的环境温度一般不低于0℃5.4 胀接时管端内部以及胀管器的滚柱,胀杆上均应涂上润滑油脂,严禁油脂渗入管孔与管子的接触器。
5.5 胀接的胀管率按式(1)计算:Hn=…………………………………(1)式中:Hn—胀管率,%;d1—胀完后的管子实测内径,mm;t —未胀时管子实测壁厚,mm;d —未胀时管孔实测直径,mm注:批量生产整装或组装锅炉时,测量每个胀接面管子,管孔总数的15%,用算术平均值计算胀管率5.6 胀管率应控制在1%~2.1%范围内5.7 胀管率超过控制范围时,超胀的最大胀管率不应超过2.8%,超胀数量在同一胀接面处(管板或锅壳)不得超过胀接总数的4%,但最多不得超过15个超胀数量不足2个时,允许超胀2个5.8 管端喇叭口的扳边角度为12°~15°,扳边起点与管板(锅筒)表面以平齐为宜由胀接部分转入喇叭口部分应有明显的界限,但不应有明显的切口(图4) 图45.9 90°板边胀接时,管板边缘与管板间的最大间隔a应不大于0.4mm,且间隙大于0.05mm的长度不得超过管子周长的20%(图5) 图55.10胀口不应有下列缺陷5.10.1 管端内表面粗糙、剥落、刻痕、裂纹等。
5.10.2 12°~15°扳边后管端裂纹5.10.3 90°扳边后边缘超过2mm长的细小裂纹5.10.4 坡口处偏挤(单边)5.10.5 胀口的内径圆度公差大于0.15mm时,其超差数量在同一胀接面处不得超过胀接总数的10%6 检查6.1 应根据本标准的各项基本要求对胀口进行外观质量检查6.2 水压试验及合格标准应符合JB/T1612的规定6.3 水压试验不合格的胀口,应在卸压后随即进行补胀,补胀后,应重新进行水压试验,胀管率仍应符合5.6、5.7的规定。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