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5532制作的耳机放大器.doc
9页NE5532 制作的耳机放大器NE5532 一般用作前置放大,性能甚佳现在用来做小功率放大,让我们来看看其效果如何广告插播信息维库最新热卖芯片: EL2252CN SN74HC00D STA304 X25097 MC33160DW AM27C128-120DC TC5565APL-12 MA110 LA7680 M54513P粗看电路原理图,与一般的运放电路几乎一样,但其中的电阻、电容有较大的变动,工作状态和运放电路不一样了试验证明 NE5532 做小功率功放,性能极佳初学者不妨一试试制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电源滤波电容 C9、C10 用得太小将引起自激作前置放大时 C9,C10 用 100uF 就足够了,但作功放时必须加大到 500uF 以上同时滤波电容直接关系到音质的好坏2 电路中 R4(R9)和 R5(R10)的阻值应反复调试在前置放大电路中 R4(R9)一般为1k,而 R5(R10)为 100k,这样它的放大倍数可达 100 倍但现在作功放,就会出现自激,因此将 R4(R9)改用 8.2k,R5(R10)为 32k,放大倍数只有 4 倍,电路就不会自激,同时负反馈也适量,音质柔和、清晰、通透度高。
若将 R5(R10)继续减小到 15k,则负反馈过深,不但音量变轻,而且高音损失过多,音色沉闷,读者可反复调试,做到尽善尽美3 C2(C6)是输入回路的对地通路,在前置放大电路中只有 10uF,作功放时就显得输入阻抗过大,信号阻塞,引起失真甚至自激现将 C2(C6)加大到 100uF,音质明显改善,音域变宽,高音清脆悦耳,中音纯真明亮,低音深沉、丰厚4 本机电源可在 3V--5V 中选择用四节电池串接成双向(正、负 3V)即可,音量与12V 时相差不大,但音质不如用 12V建议用 9V--12V 比较好另外,输入端串接 R1(R6)51k,是因为用耳机收听时音量太大,如果去掉 R1(R6),可接 5 英寸以下的小喇叭,在案前、床头收听效果也很好电路相关文章:用 AD827/OPA2604/NE5532 制作的负反馈高中低音调电路音调控制电路的作用是用于适时调整音色,使之符合各种不同的听音要求,用来补偿音源的录音缺陷或音箱的频响等,由于其结构和使用方法比较简单,负作用少,因而对一般条件的用户来说,使用音调控制器简单可靠,它的用途在音响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些网友的观点是音响系统特别是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中以简洁为上的原则为上,减少信号通道中多余功能电路,以达到原汁原味的听音效果,笔者也赞成这种说法,问题是如果你已拥有够发烧级的高档音箱单元,它的高低频响应达到一个理想的较为平坦曲线,这种说法是对的,而多数人拥用的箱体单元是普通的低价市面货,加上音调电路来改善它的高低频延伸,在听音效果上还是相当的一个投资少见效快的一个途径。
音响电路的种类有 RC 衰减式和反馈式两面种,还有本站价绍的 AA 类音调电路(实际上也是RC 衰减式,只不过前级用 AA 类放大),两种电路各有优缺点,RC 电路由于为无源元件,电路工作稳定,相位特性好,但是信噪比差,对前后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要求较高,易受外界磁场的干挠,还有一个是对高低音的控制范围较小负反馈式音调电路有一定的增益,信噪比高,非线性失真较小,电路的动态范围大,但是由于电路处于深度负反馈状态,如果布线设计不合理的易产生自激,综合以上的两种电路的优缺点,本站决定选用反馈式音调电路来配合本站的 SSE01/SSE02,理由是它的缺点可以在精心合理的布线中加以克服,同时在运放的输出端和反相输入端加入防自激的相位补偿电容,在运放的电源供电脚 4,8 脚最近的位置加入电源退耦电容,这样也为使用转换速率较高对电路设计和布线要求较高的发烧运 AD827/OPA2604 做音调控制创造条件,不选用 RC 电路另外一原因是本站的曾搞出的 AA 音调板并定做出成品,在实际上和 SSE01/SSE02 板配合时信噪比不理想且易受电源变压器的磁场干挠,故放弃它重新设计为下面介绍的 SSE06 HIFI 音调板,在实际配合本站的 SSE01/SSE02板时通过更换不同的运放,均达到相当满意听音效果。
音调控制电路如上图,由 W1,W2,W3,W4,分别实现高音,中音,低音,平衡控制电路,音量电路由于本站的 SSE01/SSE02 板上已经设有音量电位器,故不再增加,音量电位其中运放 U1 做为前级信号的缓冲放大,R3/R2 的值为 1-5 倍之间,本站设为 2 倍放大,可以根据实际的音源情况改变 R2 的值加以调整,信号通道中的电容 C2,C4,C7 对音质的影响较大,用高品质量发烧电容德国红 WIMA 电容,运算放大器 U2 选用高品质的发烧运放 AD827/OPA2604/NE5532 均可以,音色表现不同,烧友可根据自已喜好加以选取,有关前级发烧运放的音色特点请看联系我们中有详细的说明,上图中和常见的功率放大器中的音调控制中只有高低音控制不同是增设中音控制电路,在听音中,中频部分和音乐的临场感关系密切,中频过亮或单薄都将导致临场失真,由 W2 入相关外围元件构成对 1000HZ-2000HZ的中频信号做 6-10dB 的提升或衰减,达到中频控制的目的在电源的设计上这里改用 LM317/LM337 构成的有源伺服稳压电源,比 78/79 系列构成的有源伺服电源相比在电源内阻和噪声低一个数量级,纹波抑制更强,和一些相对复杂的洼田式具有电源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优点,在成本上虽提高了些,但是实际使用上对音质的改善也相当的明显。
电路图如上图,输入电压为交流双 12V-双 18V 均可,其中影响电压精度的电阻 R14/Re14,R15/Re15 的参数要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正负电源的良好对称性,输出的电压值不一定为双 15V,但是正负电压达到一致(一般运放电压为 DC 双 12V-双 15V 均可正常工作)PCB 板设计图如下PCB 设计上充分的地考虑到用高速率的运放使用上的严格要求,在离IC电源脚最近的位置增加WIMA CBB 退耦电容,电路的电源远离小信号处理部分,增加地线隔离措施,以及严格的一点接地布线措施,使用本板得到最佳的信噪比下面是本站最近从厂家定做的本页介绍的用发烧运放制作的带高,中,低,平衡的音调控制板实物图片123 元器件选取:在影响音质的关键元件上均用上发烧元件,退耦电容均用 WIMA CBB 的 0.1U 电容,音频交连耦合电容用 WIMA 1U 电容,C14/Ce14 用正品的 ELNA(S)高速补品电解电容,PCB 板和SSE01/SSE02 板一样的工艺,为蓝色加厚 2MM 镀金板电源输入:交流双 12V-双 18V 可共用环变上的小电压输出组安装接线注意事项:信号的输入 ,输出座均为板上的白色针式插座,其中靠近大电解滤波电容的插座为信号输出座,其它一个为输入座,信号线最好用专用的屏蔽信号线,以避免交流磁场的干挠。
电源输入座为板上的蓝色的接线座,其中注意中间标为 GND 的为地线,不要搞错 和本站的 SSE01/SSE02 板配合使用时注意:1.为了减小不必要的噪声,提高信噪比,节约成本,已经购买过本站的 SSE01/SSE02 板的网友在另配本板做前级音调控制时,应该对 SSE01/SSE02 板做些小小的改动,即断开或去掉该板的前级放大部分,如下图所示经过改动后,接线就可以利用原 SSE01/SSE02 板上的音频输入座,直接连上本网页介绍的 SSE06 板的信号输出线,即接线流程为:信号源--》SSE06 音调板信号输入座,SSE06 音调板信号输出座--》SSE01/SSE02 音频输入座,接上电源,扬声器输出,通电即可工作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信号线受交流工频磁场的影响,信号线最好用三蕊屏蔽线2.关于发烧运放的选取,本站提供的几类发烧包括 NE5532,OPA2604,AD827,AD812 运均为 DIP8 封装形式,可以在功放板前级上直接相互替代,但用在本反馈式音调板上时,由于它们的转换速率和增益带宽不同,相位补偿电容 C6/Ce6 的电容取值会不同,在高频 10KHZ-80KHZ 频段方波特性测试中发现,U1,U2 均为 AD812 或 AD827 时不要加该相位补偿电容在该频段没有发现过冲现象发生,AD827/AD812 的输出脚电压没有零飘现象,加上补偿电容反而出现方波特性变差,而用 NE5532/OPA2604 时,则必需要加上该补偿电容,取值为 30-50P(本站用 33P)的高频瓷片电容,用以消除方波波峰的轻微振铃现象,在听音上,通过以上严格测试取值,配合本站后级功放板 SSE01/SSE02 板时,在高音区要清晰纤细许多,透明度提高,很好的发挥了各发烧 IC 的优越性能,而简单相互替代通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测试中除缓冲放大运放 U1,音调控制 U2 统一用同一类运放外,即本站的代号为 SSE06A(用 NE5532x2),SSE06B(AD827X2),SSE06C(OPA2604X2),SSE06D(AD812X2).还尝试做另外的几类搭配均可以有较好的中高频方波特性图A:用 NE5532(U1,用作缓冲放大)+OPA2604(U2,音调控制),C6/Ce6 用 33P, 代号为 SSE06EB.用 AD827(U1)+AD812(U2),不用相位补偿电容(取消 C6,Ce6), 代号为 SSE06F其它搭配如用 NE5532/OPA2604 + AD827 或 NE5532/OPA2604 + AD812 在 10KHZ 到 80KHZ 频率内波峰有振铃现象,建议不要采纳.以上两种方案可以为已购买本站的 SSE01/SSE02 板的网友提供参考建议,还有一点就是性能好的运放做为 U2,直接输出推动后级的功放板才能发挥该运放的优异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