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蟾蜍反射弧分析.doc
3页蟾蜍反射弧分析蟾蜍反射弧分析实验目的:实验目的:了解神经系统反射调节的形态功能特点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通过实验分析反射弧的各个组成,并测定不同强度引 起反射的反射时反射的实现有赖于反射弧的完整.,一个完整的反 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 成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将使反射活动不能实现从刺激 作用于感受器开始到效应器出现反应为止,所需的时间叫反射时 不同强度的刺激引起反射的反射时是不同的刺激越弱,反射时越 长;刺激越强,反射时越短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蟾蜍、蛙板、粗剪刀、镊子、刺针、线团、玻璃分针、 烧杯、滴管、培养皿、支架、滤纸片、0.5%的硫酸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1. .用刺针损毁蟾蜍脑,保留脊髓,将脊蟾蜍放置在蛙板上,剪 右侧大腿皮肤,分离出坐骨神经,在其下方穿双线备用 2.用肌夹夹住蟾蜍下颌,悬挂在铁支架上 3.观察屈肌反射 (1)将蟾蜍左侧后肢的脚趾尖浸于盛有 0.5%硫酸溶液中 (记录结果) ,然后立即用盛自来水的烧杯洗去皮肤上的硫酸溶液, 并用卫生纸擦干 (2)在左后肢趾关节上方皮肤作一环状切口,将足部皮肤 彻底剥净!重复步果水洗、擦干。
4.观察搔扒反射:将浸有 0.5%硫酸的滤纸片贴于下腹部,观 察蟾蜍有何反应记录结果水洗、擦干 5.在两结扎线间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右脚趾浸酸,观察记录 结果水洗、擦干 6.浸有 0.5%硫酸的滤纸片贴在左后肢皮肤上记录结果 7.捣毁脊髓,重复步骤(3)和(5) 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步骤 3 观察屈肌反射时, (1)现象是:蟾蜍的左肢迅速收缩, 左肢用力搔挠右肢, (2)现象是:蟾蜍的左后肢不收缩步骤 4 观 察搔扒反射时,现象是:蟾蜍的后肢反应强烈,搔扒现象明显步 骤 5 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蟾蜍右肢无反应,不收缩步骤 6 的现 象是剪断右侧坐骨神经后,蟾蜍左肢仍反应剧烈,收缩现象明显步骤 7 捣毁脊髓后,蟾蜍再受到硫酸的刺激,没有反应 结果分析与讨论结果分析与讨论上述步骤 3 观察屈肌反射(1)中,蟾蜍有反应,证明反射弧完 整,可以完成反射活动屈肌反射(2)中,蟾蜍未作出反应,由于 撕去了皮肤,破坏了感受器,使反射弧不完整,故无反射现象 步骤 4、6 蟾蜍有搔扒反射,证明反射弧完整,可以完成反射活 动 步骤 5 蟾蜍无反应,是因为破坏了坐骨神经神经,使反射弧不 完整,故无反射现象。
步骤 7 蟾蜍无反应,是因为破坏了神经中枢,故反射不能发生这样我们可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 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 器五部分构成,缺一不可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反射的发生,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 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 经传向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中枢的 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如果中枢发生抑制,则中枢原有的传出冲动减弱或停止在实验条 件下,人工遥刺激直接作用于传入神经也可引起反射活动,但在自 然条件下,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只 有反射弧保持完整,反射才能实现 经过实验我们还发现蟾蜍的坐骨神经被毁仅有部分反射消失, 而脊髓被毁两侧的反射功能会全部消失,这就说明脊髓作为神经中 枢的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将传入的神经冲动进行分析综合,并发出 运动信息 实验存在的缺点实验存在的缺点(根据相应的步骤分析) 1)步骤3:是通过完整皮肤和破坏皮肤的对比实验,观察是否出 现屈反射,推理出没有皮肤中感受器不能完成反射,感受器是反射 弧的一个组成部分. 2)步骤5、6中的方法:因为坐骨神经是混合神经,剪断坐骨神 经,也就同时剪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屈肌反射不出现,由此推 理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缺点:该方法过于简单,对比性不强,学生无法推断出到底是同时剪断传人传出神经反射才消失,还是只要剪断其中之一即影响 反射,不能将传人和传出神经的功能效应清楚地区分开来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注意事项:a.毁脑时不可伤及脊髓,以免破坏脊髓反射中枢b.分 离坐骨神经时应并尽量剪净与其相连的分支c.每次酸刺激后应立即 用清水洗净脚趾,并用卫生纸擦干d.剥脱脚趾皮肤要完全,即便有 一点残留皮肤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