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16页重庆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2年3月15日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民生幸福为追求,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全面建设“五个重庆”[2],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务实推进“民生十条”[3]、“共富十二条”[4]和“民主法治十五条”[5]全市呈现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生态改善、民生幸福的新景象,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又好又快与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011.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4.52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542.80亿元,增长21.8%;第三产业增加值3623.81亿元,增长10.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4%,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2%,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500元,比上年增长15.2%图1 2006-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6]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6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710.47亿元,增长17.6%,占全市的17.1%;渝东南翼完成537.97亿元,增长16.0%,占全市的5.4%圈翼”人均GDP之比由上年2.21:1缩小到2.16: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3.32︰1缩小到3.12:1城市居民消费价格[7]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7%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20.2%图2 2006-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单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00万人,比上年增长74.5%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37.00万人,比上年增长4.8%25.5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比上年增长1.6倍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年各类市场主体113万户,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新注册企业数8.17万户,比上年增长1.3倍。
新发展微型企业4.05万户,解决就业31.65万人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数20.38万户,比上年增长17.2%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种植业560.77亿元,增长5.2%;畜牧业217.56亿元,增长2.5%;林业27.82亿元,增长10.0%;渔业27.26亿元,增长18.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89.1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综合单产332.5公斤/亩,下降3.2%油料播种面积385.6万亩,增长0.8%蔬菜播种面积927.9万亩,增长5.0%全年粮食总产量1126.90万吨,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产量156.30万吨,增长0.4%;秋粮产量970.60万吨,下降3.0%油料总产量46.51万吨,增长4.6%蔬菜总产量1407.97万吨,增长7.5%肉类总产量196.28万吨(初步统计数据),增长2.0%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工业增加值4690.4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03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大中型企业7926.75亿元,增长25.2%;国有控股企业3903.35亿元,增长13.6%。
图3 2006-2011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从支柱产业看,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摩托车行业总产值3273.58亿元,增长13.4%,占工业总产值的27.2%;装备制造业总产值2631.79亿元,增长56.7%,占工业总产值的21.9%;材料工业总产值1821.88亿元,增长31.4%,占工业总产值的15.1%;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2027.90亿元,增长98.6%,占工业总产值的16.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7.7,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957.80亿元,增长19.2%;实现利润558.42亿元,增长28.1%;总资产贡献率11.5%,提高0.3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7.6%,下降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增长20.5%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47.64亿元,增长20.3%;上缴税金111.05亿元,增长21.3%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6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26.30亿元,增长21.4%;城镇投资7099.02亿元,增长28.7%;农村投资532.78亿元,增长51.5%。
图4 2006-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完成5688.75亿元,比上年增长29.8%;渝东北翼完成1362.20亿元,增长30.2%;渝东南翼完成580.85亿元,增长3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78.77亿元,比上年增长59.7%;第二产业投资2784.75亿元,增长36.7%其中,工业投资2531.21亿元,增长33.4%,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3.2%;第三产业投资4568.27亿元,增长24.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15.09亿元,增长24.4%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67.0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8.4%其中,政府主导类投资1450.00亿元,市场主导类投资717.00亿元,分别占重点项目投资的66.9%和33.1%五、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4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6.31亿元,增长10.4%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7.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4%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17.10亿元,增长18.8%;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0亿元,增长16.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2894.16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21.74亿元,增长17.2%;其他行业零售额71.90亿元,增长18.7%。
图5 2006-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9%,通讯器材类增长48.0%,金银珠宝类增长46.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1.6%,文化办公类38.2%,家具类增长37.4%,服装鞋帽类增长33.7%,汽车类增长30.4%,粮油食品类增长30.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0%六、对外开放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倍其中,出口198.38亿美元,增长1.6倍;进口93.80亿美元,增长89.9%实现贸易顺差104.5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9.07亿美元加工贸易方式实现出口总值61.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倍,占出口总额的31.1%;笔记本电脑出口1574.13万台、价值51.4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5.9%,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机电产品出口131.94亿美元,增长1.6倍,占出口总额的66.5%图6 2006-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单位:亿美元全年累计新签外商投资项目326项,比上年增长40.5%;新签外商投资合同额135.21亿美元,增长1.2倍;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05.29亿美元,增长66.0%。
分行业看,制造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34.10亿美元,增长87.2%;房地产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30.67亿美元,增长27.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2.35亿美元,增长4.1倍;批发和零售业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1.60亿美元,增长13.3倍全年实际利用内资4919.84亿元,增长86.5%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设计咨询完成营业额4.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对外协议(意向)投资新签项目67个,达成协议(意向)投资额60.27亿美元;新核准境外企业(机构)57个,实际投资4.18亿美元,增长5.3%,加上1.28亿美元内保外贷[8]额,全市实际对外投资额为5.46亿美元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56.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1.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61公里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全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96778.47万吨,比上年增长18.9%;完成旅客运输量.13万人,增长11.4%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1606.00万吨,比上年增长20.0%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1930.39万人,增长20.3%;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3.96万吨,增长21.2%。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74.60万标准箱,增长16.5%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37.91万辆,比上年增长2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90.11万辆,增长17.0%;私人轿车保有量51.77万辆,增长29.7%全年新注册汽车30.53万辆,增长10.8%;其中,新注册轿车15.63万辆,增长12.8%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91亿元,增长28.5%;电信业务总量216.00亿元,增长20.3%年末固定用户571.30万户,比上年下降2.0%;年末移动用户1801.20万户,比上年增长8.2%互联网用户1535.20万户,增长24.6%全年国际旅游人数186.4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9.6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和37.7%;国内出游人数2.2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02.76亿元,分别增长37.3%和38.5%通过出境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旅游者35.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2%八、财政、金融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8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等主要税种分别收入81.78亿元、343.92亿元、115.02亿元、34.90亿元、50.49亿元和76.32亿元,增长5.2%、41.9%、54.9%、33.0%、44.5%和39.7%。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573.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教育、文体与传媒、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等分别支出230.70亿元、318.54亿元、30.84亿元、339.04亿元、142.35亿元、456.29亿元和198.23亿元,增长36.9%、32.5%、28.3%、43.1%、50.0%、61.1%和23.1%2011年,民生财政支出141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5.1%,占比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图7 2007-2011年民生投入及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单位:亿元、%全年新增银行12家,全市金融业增加值704.6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0%全市中资银行市级分行42家,外资银行分行11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担保公司133家,小额贷款公司149家,村镇银行19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128.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5%其中,个人人民币存款余额7045.99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