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射电路图解法.ppt
15页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制作:韦济全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课题:§ 2.4 共射电路图解法 教学要求: 1、掌握交、直流负载线的画法 2、会根据交、直流负载线分析静态工作点 教学重点 1、直流负载线的画法 2、根据直流负载线分析静态工作点,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教学难点 1、交流负载线的画法 2、根据交流负载线分析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固定偏置放大电路:电路组成,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共射电路图解法,,2、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电路组成,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 二、新课教学 一)图解分析法简介 图解分析法:运用晶 体管特性曲线,通过 作图的方法来分析放 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称为图解分析 1、用图解法(直流负载线)分析静态工作点,共射电路图解法,,直流负载线:根据直流方程式VCE = VCC- ICRC ,在直角坐标图上画出关于VCE和IC的函数关系图像,该图像为一条直线称为直流负载线 画法:取 VCE = 0 时, 称为短路电流点;IC = 0时, VCE = VCC = 12 V,称为开路电压点。
连接该两点成一条直线,这就是直流负载线将直流负载线画在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坐标内,求出IBQ ,就能决定静态工作点Q共射电路图解法,,[例] 某一放大器电路如图(a)所示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由(b)给出试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并确定静态工作点若图(a)中 RC 改为 2.5 k ,其他参数保持不变, 直流负载线 和静态工作 点的情况又 如何改变?,共射电路图解法,,解: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c)所示作出静态工作点Q,改变 RC 后,静态工作点为 (1) VCE和IC的关系图像即直流负载 线为MN (2)确定静态工作点 Q,,共射电路图解法,,图(b)中,IBQ=40μA的曲线与MN的交点即为所要确定的静态工作点Q通过Q点确定 ICQ和VCEQ的大小 照此法,可画出RC = 2.5 k 时的直流负载线M1N1,与IBQ=40μA的曲线的交点即为此时的静态工作点 2、用图解法分析输出端带负载时的放大倍数 (1)交流负载线 画交流负载线的步聚如下: ① 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出直流负载线 MN,并确定静态工作点 Q 的位置共射电路图解法,,② 在纵轴上确定 辅助点 D 的位置,并连接 D、N 两点,得到辅助 线 DN。
③ 过静态工作点 Q 作辅助线 DN 的平行 线 M´N´ ,即得交流负 载线共射电路图解法,,(2)输出端带负载时放大倍数的图解分析 如图所示根据 iB 的变化范围 iB3 ~ iB1 ,从图中可得出工作点的变化范围 Q1、 Q2 和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VCE1 ~ VCE2 ,所以输出电压的幅值VOm = VCE2-VCEQ ;若输入信号的幅值为Vim,则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为:,共射电路图解法,,二)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如果静态工作点 选择不当将会造 成失真,静态工 作点与波形失真 关系图如图所示共射电路图解法,,(1)饱和失真 如果静态工作点 Q 在交流负载线上位置过高如图中 QA点,则在输入信号幅值较大时,管子将进入饱和区,输出电压波形负半周被部分削除,产生“饱和失真” (2)截止失真 如果静态工作点 Q 在交流负载线上位置过低如图中 QB点,则在输入信号幅值较大时,管子将进入截止区,输出电压波形正半周被部分削除,产生“截止失真”共射电路图解法,,(3)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由于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离开线性放大区,进入非线性的饱和区和截止区而产生的 三、小结 1.对电压放大器的基本要求: (1)放大倍数应尽可能大些。
(2)信号放大时,应尽量避免失真,为此,放大器应有足够的线性放大区共射电路图解法,,2.单级电压放大器的组成必须有具备放大功能的三极管,有保证三极管能正常放大的直流电源和基极偏置电路,有将输出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的元件—集电极电阻等 3.图解法和估算法是分析放大器的两种基本方法,图解法可以直观地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要熟练掌握直流负载线和交流负载线的画法,并深刻理解静态工作点选择不当会造成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道理共射电路图解法,,四、板书设计(略) 五、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学习的内容,共射电路图解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