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docx
55页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2022年4月作为推动高质量开展的重大举措,坚持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 数字城市同步推进,数字技术同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深化, 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示范,为促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 生提供有力支撑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 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 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开展阶段,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开展理念,融入新开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开展为主 题,以创新引领、数据驱动为核心,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深化数字开放 合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的原那么,聚焦人民群众需求, 从经济社会开展实际出发/办同推进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 设,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云南高 质量跨越式开展提供强大支撑二)主要原那么创新驱动,引领开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开展战略,提升新一代数 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能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开展,打造数字应用大省集约共享,共建共用。
加强"数字云南"统筹建设,推进基础设施 与应用系统集成建设,加速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最大 限度防止"信息技术壁垒"和"软件系统各自为政〃,努力实现数字资 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统筹布局,协调共进落实〃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 滇西一体化〃区域协调开展战略,充分发挥比拟优势,推动城乡区域融 合开展和跨区域合作,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优势互补、共享共赢 的区域数字化协调开展新格局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开展战略,对内把握粤 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建设机遇加快产业合作对外积极参与“一 带一路〃建设,打造外向型数字经济开展模式,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 射中心数字枢纽积极稳妥,平安有序加快构建泛在互联、融合智能、平安可靠的 数字基础支撑体系,加强网络和信息平安监管、落实平安管理责任,坚 持平安保障与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网络、应用和 数据的平安三)开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开展重要 增长点,数字社会服务模式快速创新,数字政府运行与治理效能显著提 升,为人民群众提供平安、舒适、便利的现代化和智慧化生活环境数字基础设施泛在智联。
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光纤宽带网、无 线宽带网、物联网实现深度覆盖,基本完成重点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化、 智能化升级,建成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 础设施有力支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应用数字经济开展动能强劲数字技术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一 定创新能力、比拟优势明显的产业集聚区数字产业化规模显著壮大,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融合,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数 字经济开展新动能快速释放数字政府实现高效协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政府自身革命相结合, 实现党政部门间网络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横纵串联贯通、数据资源 整合共享、业务流程高效协同、政府决策科学智慧、社会治理精准有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 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线上办理数字社会到达普惠便捷形成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教 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数字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数字 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数字城市治理实现跃升,数字乡村治理服务水平显 著提升,人民生活数字化开展加快,公民数字素养不断提升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数字枢纽初步建成争取昆明区域性国际 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升级为全业务局,建成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进一步扩容数字经济”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效, 数字技术、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人文交流等领域与周边国家合作 进一步加深,跨国界、跨地域的数字经济合作更加活跃数字生态体系健康平安数字化开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网络信息 平安防护水平迈上新台阶,关键数据资源平安保护能力显著增强,全省 数字化创新开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开展指标指标类别指标名称2020 年2025 年数字基础设施5G基站数量(万个)1.915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Tbps)2865数字经济综合指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3. 856. 5数字产业化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573182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4151000产业数字化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平台(个)25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企业(个)76200数字政府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涉密事 项除外)95299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和零跑动率(%)34>90数字社会智慧校园融合应用示范学校(个)/100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电子病历普及率(%)60100数字化城管覆盖率(%)32100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 中心数字枢纽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数量(条)03注:以上指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三、着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高速互联的通信网络设施推进全省城市骨干网络升级与扩容, 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全省百兆宽带接入比例, 面向重点区域持续扩大千兆固定宽带接入覆盖范围持续开展4G网络 优化补点,推进5G网络规模部署,促进5G和4G协同开展加快泛 在物联感知网络部署,推进智能传感器布设,支撑物联网应用开展积 极推进卫星遥感、通信、导航定位等有关产业开展,加快行业应用创新推进IPv6 (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模应用优化IPv6服务性能, 提升云服务平台、内容分发网络的IPv6服务能力,推动数据中心、边 缘云等支持IPv6o拓展IPv6行业融合应用,重点开展电子政务外网、 政务云平台、政府网站等IPv6改造,积极推开工业、农业、教育、医 疗、社会保障等行业IPv6应用开展建立集约高效的算力基础设施支持开展绿色大数据中心,加快部 署为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应用提供专门服务的算力中心,谋划建设超 算中心等高性能计算算力基础设施,探索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推 动边缘数据中心按需布局,构建布局均衡、协同供给、梯次连续的算力 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省级国防发动潜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算力基 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各类数据中心在我省布局建设。
推进云南一 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引导全省数据中心资源集约利用、统筹布局开展开放便捷的数字应用设施积极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平台、 通用能力服务平台、专业能力服务平台等,支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快 速研发与落地持续推进平安可扩展的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与服务网络 建设,支持区块链应用快速上线,推动云南区块链产业开展四、打造协同善治数字政府以推动数字政府改革为目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政府服务 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切入点,基于政务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政 府信息化建设,打造"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政府 运行与服务管理模式)夯实数字政府基础支撑能力1 .建设集约高效的政务云建设省级政务云和云平安保障体系,统一提供政务云服务和通用安 全服务,各地各部门原那么上不再单独建设基础设施,已建不符合要求的 政务云平台原那么上不再继续扩容政务云实行省统一部署或省、州市两 级节点部署、互联互通按照"非涉密系统应上尽上"原那么,推进政务 信息系统上云工作,加快实现政务信息系统共建共享打造政务云"两 地三中心”容灾备份体系,为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提供高可靠灾备 服务推进全省电子政务外网拓面、扩容。
2 .推进统一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服务融合支撑平台、统一应用支撑平 台,强化对各类应用支撑和对接力度,提升政务信息系统协同和开发能 力省直有关部门现有政务系统,经技术改造后接入相关平台,新建系 统按照统一数据、业务接口标准接入,鼓励州市级政务系统接入省级 统一部署人工智能、政务区块链等基础平台,提供智能化工具、底链支 撑及感知数据整合各地各部门原那么上不再单独建设公共支撑平台专栏1公共应用支撑能力提升工程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覆盖群众、法人、非法人组织、公职人 员等群体,合法合规整合多种认证方式和认证源,分类实现全省“一 处认证,全网通行统一服务融合支撑平台建设打造接口网关、服务总线、平安审 计等能力,实现各部门政务应用系统稳定集成、互联互通、平安可控统一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打造应用开发运行环境和通用组件库, 夯实公共支撑能力,实现系统需求快速响应、敏捷开发,并建立技术 规范标准体系,规范各类政务应用开发电子证照系统升级持续升级现有电子证照系统,提供电子证照 发证用证、电子印章认证、数字签名认证及加解密等服务,对外提供 系统接口及规范文档,推进应用系统接入信用平台升级开展云南省各州、市社会信用一体化平台升级优 化,提高社会信用数据质量,升级信用核查、信用承诺、信用监管、 信用协同、“信易+”等应用,优化营商环境。
3 .建设一体化政务数据资源体系加快构建并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信息 库、电子证照库等基础库以及各地各部门业务主题库和有关专题库,动 态更新、叠加、关联数据,形成多维度的人、事、物信息体系加快完 善可信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建设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资 源目录,省直各部门已建、新建非涉密系统采用数据接口方式接入平台, 加快各类政务数据共享建立全省统一数据标准和重点行业数据标准, 为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提供依据落实数据质量保障责任,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闭环根据部门职责按需依法依规使用共享数据,加 强共享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编制政务数据开放目录,建设统一的政务 数据开放平台,向社会提供开放政务数据的查询、下载、应用接口等服 务,开展创新应用专栏2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工程建设人口基础信息库以公安部门人口数据为基础,进一步整合 司法、卫生健康、税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数据,构建 全省统一的人口基础信息库,制定更新维护管理机制,保持数据鲜活 稳定对接融合有关事业单位、互联网企业等社会人口数据,进一步 丰富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以市场监管、机构编制、民政、司法 行政等部门数据为基础,以税务、统计、公安等部门数据为扩展,构 建全省统一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
对接第三方法人单位有关数据, 进一步丰富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建设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库制定全省统一自然资源数据融 合标准规范体系,汇聚整合交通、水利、生态环境、气象等部门及社 会第三方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形成全省统一的自然资源空间数据资源 库,构建全省统一地理信息底因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库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为基础,整合 各行业部门失信数据、未履约数据、行政审批、行政处分、联合激励 和惩戒名单等信息,建立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 领域的社会信用联动机制,建立完整、真实、动态更新的信用档案及 社会信用信息库,对接融合第三方信用数据,进一步丰富社会信用信 息库完善电子证照库丰富全省统一电子证照库,持续推动全省党政 机关签发的证件、执(牌)照、证明文件、批文、鉴定报告全量归集 加快历史存量证照电子化录入,加强电子证照的签发、使用、共享、 平安等管理工作,保障电子证照法律效力二)强化机关运行〃一网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