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docx
8页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 摘要:借着改革开放发展的浪潮,我国国民经济得以复苏,并得到了极大地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我国农业由传统的耕作方式逐渐向现代化农作方式过渡,人们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迫切希望加强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而防灾减灾的指挥工作又离不开气象预报的指导,因而气象工作在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利用气象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是当前有关部门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的服务工作,仅供参考关键词:气象;农业;防灾减灾引言:农业的发展关乎一个国家人民的温饱问题,它能够直接影响国内人民的粮食获取是否能得到充足的供应,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就是以耕种为生的广大农民,其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作物收成农作物的生长同天气变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度,十分容易受到某些气象灾害的影响而导致粮食减产,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这种风险的发生,就需要气象部门做好对气象要素的侦查工作和天气预报、预警信号发布,在气象灾害发生前给农民时间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保障农作物的产量。
2016年我国在“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宣传周活动”上发布了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气温的上升会导致粮食减产,我国每年因为气象灾害而受损的粮食超过了500亿公斤一、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利用气象预报服务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得到了有效开展,但是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受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有时候的气象预报不准确,进而导致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做不到位,导致农作物的生长严重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气象部门加强了对气象数据监测工作的重视,使得气象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还获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尽管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还是有些地方负责人没有将国家关于利用气象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不单单影响了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使得粮食的产量减少以黑龙江省为例,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粮食产量的波动和灾害类型受灾率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并得到表1的相关数据,从数据中就能够看出,气象服务对于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表1 黑龙江省2008——2019年主要粮食产量与不同灾害类型受灾率的关联分析水灾旱灾风雹冷冻粮食总产量关联度排序0.704920.565340.747910.59963粮食单产关联度排序0.720020.595540.748610.62853玉米关联度排序0.662020.565840.732710.58143水稻关联度排序0.689120.646340.747310.62023小麦关联度排序0.675120.636540.671130.690311.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不够完善虽然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利用气象变化来服务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情况有了巨大改善,但是较之于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监测体系不够健全,或者说处于发展的中间阶段,因此气象部门一方面不能侦测到完整且详细的气象灾害信息,另一方面不能及时的报道气象变化情况。
如果有关气象监测部门不能保证所采集气象信息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农业的防灾减灾工作就难以有效开展,这就使得气象预报工作难以证明其在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方面存在的意义2.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工作相对落伍得益于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一些新媒体的涌现,便捷了农村人口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他丼,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新闻、短信等多种渠道得知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但是虽然有关气象预报部门对工作做出的很大改善,其工作模式也需要满足当前工作的需求,随着当前的工作需求加以改进调整,否则各个村的气象信息员就不能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农民做好气象预测对于有效增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有很大帮助,然而我国有些农村地区还没有没有建立健全气象预测农村终端接收系统,使得农民无法及时得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除此之外,现代农村还出现了许多种各具特色的种植,当前的气象灾害预报体系也不能满足特色种植作物的生长需求3. 农业气象灾害转向的分析严重缺失目前气象部门对气象的预测仅仅是对某些异常天气的预测,比如大暴雨、级别较高的阵风等等,但是对气象灾害的专项分析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并且也没有制定好一些对于气象灾害发生的应急处理方案这样看来,依旧不能很好地把握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对于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损失依旧难以估量。
4. 农民认知水平有限农民是当前社会最为基层的一类人群,由于文化水平有限,所以难以从事任务内容繁琐的工作,所以他们在预防气象灾害方面没有充分的认识,也没有加注过多的关注,再加上气象部门对于气象灾害的宣传工作不到位,使得气象灾害导致的农业减产问题难以得到为实有效地解决二、气象预报为农业防灾减灾作业服务的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为了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情况,就需要有关气象监测部门完善由地方到村庄的完善的、科学的气象灾害预测体系因为要想让农民充分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降低或者避免不良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必须提高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说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农业减产关键的环节除此之外,气象灾害预报系统能否捕获准确的天气变化数据,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有着直接性的关联2. 发展现代农业的气象观测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农业方面先后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所以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比如农业产业、种植业等方面发展布局的调整,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离不开气象预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了免租日益增长的农业防灾减灾发展需求,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套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速度的气象预报系统,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只有建立健全气象预报体系才能准确的监测气象变化并及时地向农民传达可靠的气象信息3.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的气象观测站在气象灾害防护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领导职责,协调各生产部门同气象部门之间的配合,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最高效的速度做好气象灾害的处理,采用最集约化的策略做好对气象灾害的防御4. 提供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气象服务做好气象预测工作,不单单是能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作物增产指明改革方向,比如通过研究季节天气特征来思考来种植什么类型的农作物有利于增加收成,或者要想提高粮食产量,比如玉米、小麦的产量需要什么样的生长条件,其对于光照和降水量有什么要求有时候碰到极端天气,长时间不下雨,造成干旱;或者一连多天阴雨不断,这就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所以为农民提供准确而及时的气象信息,完善气象服务十分重要,这样一来,在干旱时,农民可以自行为农地进行浇灌;在雨天较多的时候做好排水工作,从而有效的保证农作物的产量5. 积极宣传气象灾害知识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需要政府和农民共同努力,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气象灾害防御措施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短信等多种渠道对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农民的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切实落实气象在农业防灾减灾方面的作用。
结束语:发展至今,农业依旧是我国的一大支柱性产业,关乎人民的温饱问题,它同样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做好气象灾害预防工作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的多项科学技术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强化气象部门的工作能力,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警,多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避免造成减产或降低粮食减产的风险参考文献:[1]刘直,刘宏毅.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家参谋,2019(18):155.[2]邹芳娥.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构架[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46-147.[3]卫亚东.关于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8(07):134.[4]黎翠红.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思考[J].乡村科技,2018(04):114-115.[5]尹作鹏.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探究[J].低碳世界,2017(29):299-300.[6]李瑞.做好气象为农业防灾减灾服务工作的思考[J].南方农业,2015,9(33):208+210.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