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认知行为疗法理论与技术.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88536543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42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认知疗法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一、认知疗法概述(一)什么是认知疗法1、 什么是认知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对自己和对环境的看法及信 念系统认知类型:客观和主观;积极和消极;理性和非理性2、 什么是认知疗法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 和行为技术来改变当事人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 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的认知有关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与当事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 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当事人的认知更接近现 实和实际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当事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3、 认知疗法的特点原理明了,容易掌握;操作性强;短程,适应范围广;主动、定 式、限时,强调此时此地治疗目标清楚,达到目标的过程有良好定义; 接受实验评估;平等协作的医患关系;家庭作业的大量采用4、常用方法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 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二) 认知疗法一般治疗原理及过程1、 认知疗法一般治疗原理第一: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应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 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

      第二: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负性认知和情感、 行为障碍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感、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 要原因,因此,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一个关键第三: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这些认知曲解是 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患者的情绪障 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2、 认知疗法一般治疗过程(1) 建立求助的动机2) 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3) 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 知对抗原有的认知比如,可使病人先用想象方式来练习处理问题或 模拟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条件下让病人以实际经历进行训练4) 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三) 认知疗法的适应症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罪恶感和害羞症状较有效对于情 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做作性、自恋性人格 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情绪障碍、抑郁症、 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 变态、性心理障碍、偏头痛、慢性结肠炎等身心疾病二、认知疗法的基本理论(一)贝克的认知治疗理论贝克,l946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3年获美国神经 和精神病学会颁发的精神病学证书。

      此后,贝克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 学习与研究,并于1958年在美国精神分析学院毕业后任宾西法尼 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和认知治疗中心主任,《认识治疗与研究》主编 其主要著作有《抑郁症:原因与治疗》;《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1、贝克的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贝克认为: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 生,相反,它主要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这种错误 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比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 息作出错误的推论,或者不能适当地区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等 等他进一步提出,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 外部世界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即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 和行为反应2、 贝克的“认知歪曲形式”(1) 任意的推论一一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 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2) 过分概括化一一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价 值等整体自我品质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作出 一般规律性的结论3) 选择性概括一一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 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4)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一一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 要么是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彩。

      5) 夸大或缩小一一对客观事物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要么 过分夸大,要么过分缩小客观事件的实际结果3、 认知治疗的重点贝克强调,认知治疗对心理障碍的治疗重点应在于减轻或消除那 些功能失调的活动,并帮助求助者建立适应性的功能;鼓励求助者对 导致障碍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以及情感动机等内部因素进行自我监察二)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雷米生于1913年,193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43年,雷米在美 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指导下,于俄亥俄州立大学 获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至1978年在弗罗里达大学进行心理学教学 与研究从1978年开始,他开设了私人诊所,从事认知治疗的研究 与实践由于受到罗杰斯的影响,雷米一直把自我概念作为他研究的 中心问题他的对认知治疗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是:《自我的错误理解: 认知治疗与错误观念的假设》雷米的理论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导致不 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但如果说贝克理论所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 所产生的错误观念,那么雷米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 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1、 雷米的“认知错误观念”错误观念主要指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指 错误的自我概念雷米认为,这些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 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 碍例如,与抑郁情绪有关的群集有:“我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没 希望的”,“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我都是毫无价值的” “我永远都 是孤立无援的”或“我永远不会受人重视”,“我无法从事正常活动” 等等可以看出,上述观念都有特定的存在方式,即每一种观念都有 类似的句式,在这些句子中,大多数都是以“我”为主语,实际上是 对自我的一种判断不难看出,这些判断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前面所 述的认知歪曲的特征,因此是一些错误的自我观念2、 雷米提出了“中心一一边缘”模型他认为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一 些观念是主要的、基本的,它支配着那些较为次要的观念在实际治 疗中,有时求助者可能会轻易地放弃了某种错误观念,但如果那些基 本的错误观念不能根除,就仍无法改变那些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3、雷米提出的认知治疗目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 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 终予以纠正。

      同贝克的理论相比,雷米理论的优点在于对错误观念的 结构及其与各种情绪障碍的关系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描述,从而可以 帮助咨询师尽快制定治疗目标,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揭示并纠正各 类错误观念三)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 疗法的一种,因为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 为疗法1、艾利斯的人性理论(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 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 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 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 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 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 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5) 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 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 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2、艾利斯的ABC理论(1) ABC理论的基本观点: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 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 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这就成7ABC理论的基本观点2) ABC理论模式: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 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 起的,即A引起7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 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 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3、不合理信念及其特征(1) 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 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该信念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 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 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某 人坚持这样的信念,他就可能千辛万苦,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 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2)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 人生的每一环节和每一方面都能有所成就这也是无法达到的目标 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永远成功的人一个人可能在 某些事上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却可能不如他人。

      虽然 他以前有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因 此,若某人坚持该信念,他便会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悲伤3) 世界上有些人很坏、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谴 责和惩罚世界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因此,不该因他 人一时的错误就将其视为坏人,以至对他们产生极端的排斥和歧视4) 如果事情发展非其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人不可能 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一经遭受挫折, 便感到可怕,那便会导致情绪困扰,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5) 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自己不能控制和支配的外界环境因素 所致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很困难的,办法便 是逃避逃避虽可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却是始终存在而不得其解, 且时间一长,问题便会恶化或连锁性产生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 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7) 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随时随地地加以警惕,应该非 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 理准备,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坚持这种 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其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 面对。

      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终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8) 人必须依赖他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 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好些虽然人在生活中某些方面需要相互依赖, 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导致更大的 依赖,产生不安全感9)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 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过去的经历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无法 改变但不能说这些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因为事实虽不 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可以改变,从而人们仍然可以控制、改变以 后自己的生活10)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 过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 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以至 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使自己更糟11)对一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 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人生是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 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坚持要寻找某种完美的 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心理学家韦斯勒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

      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