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首大学2010年硕士点介绍.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8658857
  • 上传时间:2018-0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吉首大学 2010 年硕士点介绍■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系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伦理研究所 2005年新增硕士点,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17人,其中教授 5人,副教授 7人,博士 5人,硕士 10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4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10部,获省部级奖 3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20余项该学科现已形成了三个稳定的方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方向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通过对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不断突破传统哲学远离人的纯客观范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行当代价值论范式转换,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新的生命活力;在破解现代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全球问题”困扰的理论探索中,构建了人与环境和谐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方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相结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差异和人的三重属性的理论引入正义问题和社会发展的人学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自成一家的学术见解;二是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我国民族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开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

      文化哲学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方法,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从宗教、生态、风俗、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的研究,从而从总体上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作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论建构,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哲学学理性思考,并进一步探索我国和谐社会的民族化实现形式和具体途径■ 010105 伦理学伦理学是吉首大学博士点建设学科之一,2003 年获得硕士点该学科现已建立起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成员 10人,其中正高职称 5人,副高职称 4人,讲师 1人,博士 5人,硕士 4人;研究所成员现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 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 2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 20多项该学科现已形成了三个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民族伦理文化伦理学原理方向坚持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一个独特视角对伦理学原理进行研究,通过对隐藏于社会现实其后的伦理意蕴的揭示与理论提升,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内涵应用伦理学方向注重应用伦理学的一般理论问题研究,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着力于行政伦理、生态伦理、法伦理、经济伦理、生育伦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民族伦理文化研究方向着力于寻绎民族伦理文化形成的一般规律,挖掘民族文化中对现代社会具有借鉴价值的伦理智慧和伦理启示,揭示民族伦理文化与各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关联及民族伦理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发展趋向,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的伦理思想资源对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及其现代应用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唐凯麟先生应聘为该学科特聘教授,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教授来校讲过学学科成员多人次赴德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合作研究■ 020205 产业经济学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120202 企业管理吉首大学商学院现有三个硕士点,即“产业经济学” 、 “企业管理”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其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1989 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学科,是吉首大学第一个省重点学科该学科点有较雄厚的科研基础,是吉首大学的特色学科,也是吉首大学首批六个硕士点之一学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科研成果丰硕,多项成果被地方政府和企业所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有教授 10 人,副教授 21 人,博士及在读博士 16 人,硕士 30 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 12人,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2 人。

      商学院的科研工作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湘西及湘鄂渝黔边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近 5 年来科研成绩较突出,承担了 9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4 项国家软科学等科研课题,省社科和省自科78 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了 400 多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 12 部;获省社科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2 项,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1 项;主编教材 9 部,参编教材 13 部学院拥有图书资料室1 个并配有 10 台电脑连接校园网供研究生查阅资料之用,学科中文藏书量 3 万余册,外文藏书量 0.2 万余册,中文期刊 270余种,外文期刊 40 余种■ 030101 法学理论法学理论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以法的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研究对象,为法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吉首大学法学理论硕士点是法学院 2005 年新增的研究生教育学科,本学科紧跟时代步伐,以法治理论、法律文化和部门法理论为主要研究方向,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为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高级法律人才。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 10 人,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5 人,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15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 8 部,获省部级奖 6 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36 项本学科点目前下设三个研究方向:1、法治理论该方向紧追法治理论热点问题,在法治原理、法治与我国制度变革、宪政与人民代表制度完善与创新,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与人权司法保障进行了深入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法律文化该研究方向利用自身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关注中外法律文化发展规律,挖掘法律制度变革的文化根基,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民族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思想史等方面形成研究优势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声誉3、部门法理论该方向关注部门法的历史与现状,各部门法的国际与国内表现,各部门法的指导思想、体系和内容,各部门法之间,部门法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关系等问题,研究部门法的起源、性质、特征、功能、观念和价值目标等,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030401 民族学民族学系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已形成民族学与生态文化研究、历史民族学与区域史研究、艺术民族学与民族文化遗产研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四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科研力量雄厚,其中有教授、研究员 13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 8 人,有博士学位者 4 人学科科研特色突出,成果丰硕学科研究立足于中国南方民族地区,对人类生态环境、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社会组织、经济生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先后出版了《民族文化与生境》 、 《相际经营原理》 《族际关系论》 、五溪文化研究丛书、历史人类学丛书、生态人类学丛书等一批学术理论专著,并在《民族研究》 、 《世界宗教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500 余篇,其中 100 余篇被《新华文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摘或复印近几年来,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稳定和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 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 12 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 50 余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项目各 1 项、福特基金项目 1项学科建设坚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学术理念,建立了 14 个田野工作点,并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田野资料库学科建设从现实的族际关系出发,以民族、文化与生境为基础,建构起族际互动与文化制衡理论同时,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 060105 专门史专门史硕士点依托历史与文化学院历史本科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设,在师资队伍、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积累了丰厚的基础目前专业已形成区域社会史、中国思想史、民族生态史三个稳定的培养方向,拟开设中国史专题、史学理论与方法、生态史、区域开发史、历史人类学、中国民族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思想史等专业课程本专业有教授 9 人,副教授 3 人,其中有 10 余人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同时专业还设有文物鉴定与文物修复室、民族历史文献信息研究室专业研究方向明确、特色突出,对民族历史、信仰、地方性知识、社会组织及各类历史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了《潜网中的企求》 、 《湖南少数民族史》 、 《民间思想的村落》 、 《一个家族的时空域》 、 《人类的根基》 、 《百苗图》系列丛书等一批学术理论专著,并在《民族研究》 、 《抗日战争研究》 、 《世界宗教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60 余篇近几年来,还承担了 8 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和 29 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此外,历史与文化学院在湖南永顺老司城、凤凰古城、龙山里耶等地分别建立了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并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

      ■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情况:现有教授 7 人,副教授 15 人,博士 4 人,在读博士 4 人,硕士 18 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科研实力强、教学水平高,获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科研成果:承担各级科研课题 60 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4 项,教育部课题 3 项,科技部软科学课题 1 项,省级课题 30 多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 300 篇,其中在《光明日报》 、 《新华文摘》等 8 篇,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90 多篇,《高教文科文摘》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转载 4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2 部,主编各类教材、辞典、文集等 30余本;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社科规划研究成果三等奖 2 项,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问题”在于研究基本理论,突出基本问题,注重与时俱进,强调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着重研究当今中国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强调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与民主法制建设”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权理论体系,突出政权建设伦理化与民族地区政权建设研究,强调科学性与前沿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在于致力基础理论研究,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强调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统一;“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于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任务、原则、方法,寻找其规律和特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突出案例分析比较,强调时代性与实证性的统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学校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环境、方法、价值取向与规律研究,找准问题求对策,强调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 040301 体育人文社会学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吉首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以及省级重点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为依托,立足湘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其中,民族传统体育学已形成极具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学、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保健 4 个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学校体育教育与管理、环境与体质健康 4 个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科研成果突出现有教授 8 人,副教授 21 人,其中博士1 人,硕士 12 人;外聘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8 人。

      该学科从 2000 年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 7 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课题 12 项,湖南省社科基金、社科联、教育厅课题 26 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 470 余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7 篇,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6 篇该学科教学条件齐备,拥有标准 400 米塑胶田径运动场、综合体育馆、教学训练馆、篮排球场等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