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电力系统分析力教学方法探索.doc
9页关于电力系统分析力教学方法探索(作者:王莉娜 发表时间:2014年11月)论文摘要: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及课时少, 且没有实验和实践环节支持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了提高该课程教学 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的教 学方法,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 目标该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引言“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整 个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将先修的 课程,如“电路「电机学「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编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知识综合运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案例教育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涉及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的知识和分析 方法,可为学生学习后续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将来从事电力系 统相关研究或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础「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理论计算多、工程性强、内容抽象难懂,电力系统背景强的院校一般分为两个学期来讲授,时间一般在80个学时以上,并同 步开设实验环节和工程实践环节。
结合前人的经验及笔者自身用心的摸索,笔者提出“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的课程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导组的肯定,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学校效果也良好现总结出来,希望能给其他开设有少课时“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兄弟 院校提供有益的参考二、所提出的教学方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理论计算多、工程性强、内容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思路涣散,抓不住重点,听不懂最终失去学习兴趣等针对少课时“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特点,笔者探索出了 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教 学法)一明确“一明确”是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明确课程总的教学目标,又 要明确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即,采用“总 分总”的授课思路,让学生清楚课堂每一时段教师所讲的内容是什么, 讲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以及这些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处于什么样的 位置,在电力工程实际中有什么用途等,从而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清 楚的把握,置身其中,融入其中,从宏观和微观上掌握全部课程内容例如:电力系统分析”包括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和电力系统暂态分析两 大部分,主要讲述了电力系统的三大常规计算,即潮流计算、短路计 算和稳定性计算,而课程中诸如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数 学建模和计算方法等都是为这三大计算做的铺垫,这些计算的结果又 是为电力系统的各项工作。
对教师而言,把握了这个教学目标,也就 掌握了教学方向,对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能做到心中有数,传授知 识时效率更高对学生而言,有明确的目标来指引课程学习,学生也 就清楚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点及其用途,同时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兴 趣笔者认为,在讲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第一堂课时,应该先明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本课程在电气工程专业中处 于什么样的位置,有什么样的用途,应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从而让 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个大致了解,对重点、难点知识在哪里,有较为清 晰的知识的方向感在讲每一常规计算时,也要首先明确每一子主线, 如在讲潮流计算时,这一子主线是:各电力系统元件的参数计算和等值电路-电力系统的等值电路节点间的电压降落和串并联支路的功 率损耗T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T潮流计算(采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 迭代求解:牛顿拉佛逊法和PQ分解法)一电压调整-频率调整一经济 运行潮流计算是主线,潮流计算前面的内容是基础知识,潮流计算 后面的内容是进行潮流计算的目的明白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关系, 整个章节内容就能连成一条线进行理解和分析,潮流计算贯穿于整个 内容,学起来也就相对容易些其它两个常规计算(分支线)也可按 如此方法讲解。
二)二联系“二联系”是指在授课方法上,一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二是要前后知识联系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主干内容是三大常规计算,多数教材的主干内容围绕着此三大计算进行了详细的数学推导和分析,理论性较 强,很少联系实际应用对于少课时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来说,第 -,绝对不能按照传统“电力系统分析”教材照本宣科,应着重推导思 路的讲解,揭示其中的难点、重点和注意点,应更加格外的着重联系 实际应用,向学生讲解清楚,所讲理论计算在实践中有什么用途,什 么场合会用到,如何运用第二,可结合实际电力系统,进行实例教 育,而不是仅仅浮于书本上文字比如,可以以某个地区的电网为例 进行讲解,如何建立该实际电网的等值电路和数学模型,如何进行潮 流计算和分析,如何将计算结果运用于电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行控制 中去,并且给学生提供计算机例程,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手段 进行电力系统的计算和分析这样,将一个实际的地区电网作为教学 例子,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去,从稳态分析到暂态分析,再到稳定性分 析,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加深理解课本内容, 真正掌握电力系统的计算分析方法,提高活学活用的能力,避免出现 课堂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的常见弊病。
二是要前后知识联系,包括本课程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 本课程知识与先修课程“电路L电机学「电磁场”等知识的联系例如, “电路”中,学生熟悉的是直流电路和简单的单相、三相交流电路的计 算,已知量和待求量是电压、电流,多采用解析法进行精确求解在 “电力系统分析”中,涉及的是复杂电力系统三相交流电路,属于工程 计算,工程计算的一个特点是近似计算,应向学生阐明这一点,避免 有的学生钻入牛角尖在“电力系统分析”中,已知量和待求量不再是 电压和电流,而是功率和电压矢量,方程的物理本质也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节点电流守恒,而是节点功率守恒所以,在学习“电力系统 分析”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转换思维,从所熟悉的“电路原理”的思维, 转换到系统的、高压的、三相的、具有工程特点的“电力系统分析”的 思维,避免理解错误和错误理解,这是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实 践非常常见的问题再例如,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和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中,所用的分析方法是不一样的,在稳态分析中用的是相量分析 法,而分析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不能直接使用相量分析法为什么 呢?”通过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接着,可简单回顾“电路” 中讲授的相量分析法的基础,以及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电力系统稳态可以运用相量分析法,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不能 直接运用相量分析法,而相量分析法又是三相交流电路分析计算的基 础,那么如何才能使用相量分析法呢?这样一步一步地让学生能够理 解到事物的本质,既知道其然,也知道其所以然,从而让学生知道如 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在讲这一节时,还应补充讲解 相量和向量、矢量的区别,避免出现混淆和用错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既能巩固先修课程所学的知识,加深对先修知识的理解,又能加强对 现学知识的理解再例如,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稳定性分 析中,所使用的发电机模型是不一样的,在讲后面章节内容时,应解 释清楚本章节所涉及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特点,为何在本章节使用 了与前面章节不同的发电机模型,或为何前面章节的发电机模型不适 于本章节所述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等从而,通过联系、对比前后知 识,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概念清楚,避免出现用错和错用 的情况作者:王莉娜 发表时间:2014年"月)(三)三重视“三重视”是指在教学要素上教学是以教案内容(知识)为载 体,教师将教案内容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教案内容的活 动以“教”而言,教师为主体,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展开其内涵;以 “学”而言,学生为主体,不仅承继知识,而且深入其内涵而学生的 学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教案、教师和学生组成了教学的三大要 素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既要重视教案的质量和水平,又要重 视教师的自身水平和讲授水平,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即,要同 时重视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任一要素不理想,都会影响最终的教学 效果。
教案内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对象,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案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在主观上愿意并乐 意持续去学习并掌握的东西因此,应清晰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并 在教学内容上,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预期经调查,大学生 在学习知识时往往注重实用、能学到东西、有助于未来职业发展,如 果简单易懂、充满趣味,那么更好而“电力系统分析”的主干内容是 三大常规计算,理论抽象,枯燥难懂,那么,如何将课程内容往学生 感兴趣的方向去靠,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来的用心探索, 总结出来以下几点:仁教案内容不应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述和再现, 应是补充了当今生产实践中活的实际内容,应与生产实际相同步,让 学生能了解到校门外、课本外、学术外的生产实际,而不仅仅是课本 上死的文字和虚而不实的理论知识;2、教案内容应充满知识性,应 向学生适量提供一些与本课程或本专业相关的科学与技术,以提高学 生的专业能力,扩大知识面和信息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有所获, 而不是感到虚度光阴;3、由于本课程大量运用了先修的课程内容, 如“电路「电机学「电磁场「数值分析”等,在准备教案时,应将先学 的课程知识巧妙的融会贯通于本课程内容中,一来加深对先学知识的 理解,二来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学活用的实例,让学生可以以此为例, 在以后的工作中举一反三,提高知识应用能力;4、应补充本课程领 域国内外同行当前的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从而让学生了解就职于工 作岗位上的前辈们正在从事的事情,从而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初步 的了解,意识到在学校里、课堂上还应补充的知识;以上四点是在准 备教案时应注意的地方,周水平的教案是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的体 现,需要多年用心的摸索、推敲和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编写教案、课堂教学以及解答疑惑 除了按上文提出的原则准备教案内容和进行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注 重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包括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讲授水平 的提高高水平的教案内容和讲课水平需要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的用心积累和不断摸索,平日里应心系学生,认真推敲,站在学生的 角度去思考问题,准备教案课堂师生互动环节,首先,可以引导学 生去主动的思考,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二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来,而不是死板地坐在下面,麻木的机械式的收听教师的讲演;三是, 可以对课堂节奏,稍事停顿和修整,让学生紧绷的脑神经也得以休整当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预期出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课程进度和节 奏、教学方式和方法三、结论根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结合前人的经验与 笔者自己多年的摸索,针对缺乏实验和实践环节支持的少课时“电力 系统分析”课程,探索出了“一明确,二联系,三重视”的教学方法,其 涵义是1—明确”是指在教学内容上,要明确教学目标:二联系”是指 在授课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后面知识联系前面知识7三重视” 是指在教学要素上,要同时重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要素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以提 高专业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 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同时 也促进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