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师a计划】2017届高考政 治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提升课件-新人教版.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6342379
  • 上传时间:2018-10-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9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元提升,一、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等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等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4)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图示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的主要表现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2)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对个人的作用图示:,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理清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认识的几个误区 (1)文化与经济、政治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而不是相互决定但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发展不是总起促进作用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才会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有时候文化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有时候文化则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4)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和文化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地位的作用,不能混同 2.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彼此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交融”强调的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1)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核心是经济实力,但是,经济的发展从来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经济在根本上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面貌,文化反过来又会深刻影响经济的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 (3)国际政治斗争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的竞争和冲突反映出来 (4)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2.关于文化竞争力 (1)含义:所谓文化竞争力,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 (2)主要表现:①文化创新能力②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③高素质的人才 (3)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的原因:①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冷战结束以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4)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措施: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快文化创新,发展先进的、健康的文化辨析(评析)类”主观题解题技巧 题型特点辨析题要求学生对试题所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辨别和分析这种题型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它要求学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典例剖析 典例 (2014·福建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 文化交流逐步增进了国家间的合作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举行“庄园会晤”两国元首就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国际社会对此充满期待但也有一些西方人士担忧,中美两国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会影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中一些西方人士的担忧进行评析。

      解题思路】本题以文化交流为依托,考查《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具体运用“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根据材料中西方人士的“担忧”,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积极引领文化交流、国家共同利益对促进国际关系向积极方向发展等角度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1)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中美文化差异可能会阻碍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但不同文化间的借鉴交流也可以促进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2)国家间出现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虽然中美两国存在着价值观念等文化差异,但两国之间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方法指导 解答此类题目的基本要求是:论证正确点,分析错误点,澄清模糊点,补充不全点具体步骤有四个: 1.确定辨析点认真阅读题目,划分题目的层次,找出辨析点,然后分别对各个层次进行分析判断 2.分析必然点就是在明确辨析点的基础上,针对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即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和观点,分析说明正确的观点为什么正确,错误的观点为什么错误及怎样才是正确的。

      3.展开讨论点如该命题是不正确的,但其隐含的前提可能是正确的;该命题在现象上有合理性;该命题不全面或走极端,但在某一方面还有正确的成分等 4.补充遗漏点如未揭示出本质的联系,关系表述不全面,关系的成立缺少必然性或条件性等,针对辨析题的这些不足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正确的观点或结论材料 目前,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有同学认为:“在市场经济日臻成熟的条件下,文化改革发展应注重经济效益,大力推动产业化进程理由在于:文化面对市场时具有商品属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同学的理由能否充分支持其观点①经济是基础,在经济发展中,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该同学的理由能够说明必须发展文化产业,重视经济效益②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该同学忽视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片面的③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既要发展文化产业,又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该同学只强调推动文化产业化发展,而忽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片面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