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例孕妇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临床医学论文.doc
3页615例孕妇贫血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作者:江金香 吴松美 雷先兰 叶文芸 孕妇贫血是最常见的孕期合并症,它不仅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存活,而且还影响孕妇自身的免疫力和分娩的安全性,为了解本市孕妇贫血患病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于2005年对615名孕妇进行了贫血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浙江省丽水市各县(市)(龙泉市、遂昌县除外)的丽水、缙云、云和、松阳、景宁、庆元、青田7个县市,2005年5~7月已确诊妊娠的妇女共615例,年龄20~38岁,由各妇保所(院)负责调查 1.2 调查方法 (1)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每1例被调查孕妇均需取血检测血红蛋白值并填写“丽水市孕妇贫血调查名册”2)被调查孕妇中如发现贫血需填写“丽水市贫血个案调查表” (姓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构型、家庭月收入、孕产次、身高体重、孕周等)3)贫血孕妇进行营养膳食调查,通过询问法,对孕妇前1天所摄入各种主副食品填入营养分析量表(姓名、出生年月、劳动强度、孕产次、体重、孕周、各种食物的名称及重量等),采取 计算 机营养软件进行营养分析4)调查员统一培训。
调查结束后汇总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1.3 贫血诊断标准 参照邓长生《诊断学》贫血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妊娠期血色素检测结果<110g/L,诊断为贫血 轻度贫血: <110g/L;中度贫血: <90g/L;重度贫血: <60g/L;极度贫血: <30g/L 1.4 孕妇的营养需要标准 参照冯磊《基础营养学》[2]能量:营养素摄入量为2300kcal;蛋白质:孕中期每日增加15g,孕晚期每日增加25g,整个孕期需增补2500g;脂类:膳食脂肪占总热量25%~30%;铁:2.8mg/d;钙:孕中期1000mg/d,孕晚期1500mg/d;锌:20mg/d;碘:175μg/d;维生素A:800 μg/d;维生素D:10 μg/d;维生素E:12 mg/d;维生素B1:1.5mg/d;维生素B2:1.8mg/d;维生素B12:4μg/d;维生素C:130mg/d;叶酸:600μg/d 2 结果 本次调查615例孕妇中,患贫血102例,患病率为16.6%,见表1表1 孕妇贫血患病情况(略)102例贫血孕妇通过营养量表分析,结果有90例孕妇有营养不合理现象,见表2表2 贫血与膳食营养关系(略) 文化程度越高贫血患病率越低,文化程度越低贫血患病率越高,见表3。
调查还发现102例贫血孕妇中,家庭月收入各组之间之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见表4表3 贫血与文化程度的关系(略)表4 102例贫血与家庭月收入的关系(略) 3 讨论 3.1 孕妇贫血的发病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15例孕妇中贫血102例,且好发于中晚期分析原因:妊娠中晚期,孕妇本身由于血容量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易造成生理性贫血[3],同时由于中晚期孕妇的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对铁及叶酸的需要量增加,而孕妇又未及时补充,造成贫血的发生本组102例贫血中有90例营养不合理,尤其是蛋白质、铁、钙、锌及维生素等营养素的缺乏可见贫血发生率与孕期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人体红细胞的生成需要有足够的生成原料(蛋白质和铁)和成熟因子(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参与,通过体内生成调节,而保持相对恒定[4]不同的文化程度贫血患病率不同,文化程度高的孕妇,知识面广泛,对孕期营养重要性意识强,孕期比较注意营养结构的调整,并能及时补充铁剂及叶酸,预防贫血的发生,而文化程度低的孕妇,由于知识贫乏,对营养 教育 和指导接受能力弱,易造成孕期营养不良,而发生贫血家庭月收入不同的孕妇,贫血发病人数所占比例不同,家庭收入低的孕妇比家庭收入高的孕妇,贫血发病人数所占比例高,可能由于家庭收入低的孕妇,平时膳食品种比较单一,易造成营养不良;而家庭收入高的孕妇,摄取各种营养素充足,不易发生贫血。
3.2 干预措施 妊娠期贫血是常见孕期合并症,它会使孕产妇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降低对失血的耐受力,同时导致孕产妇、新生儿并发症的增加,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加强干预措施,降低孕妇贫血发病率, 保障母婴安全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尤其针对高危人群,更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孕妇建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 科学 饮食习惯,降低贫血的发病率2)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时疏导心理因素,排除心理障碍,使孕妇能保持心情愉快3)妊娠期妇女应提倡食物多样化,增加、鱼、肉、蛋、奶及海产品的摄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从妊娠4个月开始保证充足的能量,妊娠后期保证体重正常增长4)开展孕期营养咨询服务,根据妊娠各期的生理特点,分别给以营养指导5)对高危人群尤其为文化程度低或低收人家庭的孕妇,应采取重点干预,预防贫血的发生6)对患有贫血的孕妇, 进行专册登记,开展贫血监测,采取积极有效 治疗 措施,尽快纠正贫血,促进母婴健康 参考 文献 】 1 邓长生主编.诊断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3. 2 冯磊主编.基础营养学.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4. 3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2. 4 钟国隆主编.生 理学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