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休闲农业-详解.docx

27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198147103
  • 上传时间:2021-09-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4.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休闲农业-详解 (重定向自观光农业)休闲农业(Leisure Agriculture)目录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2 休闲农业的特征 3 休闲农业产生的动因 4 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5 休闲农业的功能 6 休闲农业的意义 7 休闲农业案例分析o 7.1 案例一: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2]o 7.2 案例二:休闲农业对经济发展影响分析[3] 8 参考文献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人们休闲,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位一体的农业,在经营上表现为产供销及旅游休闲服务等三级产业于一体的农业发展形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1]休闲农业的特征  休闲农业一方面生产的是包含了劳务形态的产品,其中间投入率小;另一方面其产品一般是为了满足人的最终消费,产品属于最终产品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双重属性,所以它具有许多特征  1.生产性  具有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可以提供绿色和特色农产品,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要休闲农业的产品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

        2.自然性  与其他产业不同休闲农业活动以农业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农业与自然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农业不是人类可独立完成的产业,必须由人类与自然共同完成因此,人们在休闲农业中与农业接触,实际上也就是与自然接触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  使其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个性化需求  3.文化性  休闲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均具有丰富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利用这些有趣意的文化知识,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休闲农业游览项目,增加农业文化知识休闲农业顺应现代旅游潮流的发展趋势即追求闲雅温轻和适情顺生的生活格调这种格调就其文化本质而言就是和谐、优美,它昭示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亲密的融合  4.可持续性  就休闲农业的功能而言,就是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协凋发展休闲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的有关要求进行,允许在有害物质残留规定范围内适量使用化肥、农药,这不仅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生态环境优美和生物多样性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休闲农业旅游能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生态保育、复育相结合,将农业景观欣赏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生产、生活、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突出了第一产业在城市化和后丁业社会时期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融合,也展示了21世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目标5.市场性。

        休闲农业的客源主流一般从城市流向农村,原因在于求异乃旅游最基本的驱动因素,城乡的差异、地域的差异、季节的差异造成了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的这种定势性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和曾经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及其特征主要有:  1)新生代阶层刚涉足社会的青年人,是积极倡导休闲农业并身体力行的消费者群体他们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快容易接受新事物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后,返璞归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能够体验一下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2)高薪阶层在丁作与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他们成为休闲消费的先行者,与新生代阶层构成了休闲消费的主力军其购买享受与快乐不计成本,目的明确而单一:放松身心,强体健身,把去农村休闲看作是一种时尚  3)工薪阶层工薪阶层主要指大众休闲消费者群体低廉与合理的价位是吸引他们的有力手段工薪阶层的休闲消费需求往往受价格水平的限制,适合平民百姓的休闲农业方式会受到他们的欢迎4)老年消费者随着中国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在总人口巾的比重越来越大,老年消费者群体构成了休闲农业消费的大市场,其休闲消费不受时间限制,只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价格合理,就能焕发他们的消费热情。

      特别是一些曾经参加过乡下劳动的老年人,更愿意去感受一下曾经单纯的农作生活休闲农业产生的动因  农村天地广阔,空气新鲜,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绿色食品多样,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是一种别具情趣的享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成为人们外出休闲旅游的理想选择休闲农业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几百年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改造世界,而在新的世纪中,人类将会更多地致力于改造自身据美同学者预测,在稍后几年,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加强,人们的休闲概念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在经济产业结构中,休闲产业的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70%~80%,休闲服务将从标准化和集巾化转向个性化,人们对休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因此,休闲农业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第二、农村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与高楼林立、嘈杂拥挤、污染严重的城市生活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城市居民节假日期间到乡村旅游,可以满足回归自然、感受绿色的愿望符合其旅游心理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第三、休闲农业具有较强的参与性,正好满足了人们的体验需求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直接的体验,可以为人们提供内在的自由感。

      人们参加休闲农业活动和社会互动的不同,会导致休闲投入程度的不同人们可以现场参与农事活动,了解农业生产知识,亲自采摘农园的绿色蔬菜瓜果品尝农家饭菜,体会农村生活,接触农村的乡土风情,参加农村举办的民问娱乐活动等  第四、休闲农业旅游的路程较近,花费较低,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白费外出旅游的消费行为  第五、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日前农业经营效益增速缓慢而生产成本却在逐年增大,主要农产品的季节性、结构性“生产过剩”现象已经产生,农民的收入增长也比较缓慢休闲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农业及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六、国家越富有,休闲时问就越多,经济综合实力就会得到增强而休闲农业旅游将会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使消费成为重要的生产动力公休日的延长,长假的实施,带薪休假的兴起,为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了条件整体上中国公众普遍享有的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114d,其中一些群体的闲暇时间拥有量更多,比如学生的寒暑假,全年约140~160d;围家公务员以及外资企业管理人员享有“带薪休假”制度,全年约124d  第七、高度发展的交通业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此外,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加,也为城市居民的农村旅游提供了方便条件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在尊重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休闲农业旅游进行倡导,制定鼓励政策,扶持和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但它的发展不是靠行政指令,而是以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来配置资源,实行运营市场化、人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  2.社区参与模式  农村社区内的居民受益是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宣传教育,使当地居民意识到休闲农业旅游将给他们的社会、经济、环境带来影响强调居民积极参与,还可让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经营,让他们从休闲农业旅游和实际发展中受益,关注休闲农业环境及设施,并积极地给予支持,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逐渐减少对农业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和破坏[  3.营利性组织(企业)主导模式  由个人或股东所拥有的休闲农业设施是以利益最优化为基本准则的,市场高度敏感和资本优化配置使企业在顺应休闲农业时尚、紧跟时代潮流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变化多样的休闲需求旅游和农业管理部门应逐步脱离经营管理的主体地位,筹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公司,并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开放的多元性社会化投资机制和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切实按照市场经济方式和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和发展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的功能  休闲农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一是经济功能,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二是游憩功能,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三是社会功能,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四是教育功能,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五是环保功能,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对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六是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七是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主要具有4个方面的意义:  一是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三是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休闲农业案例分析案例一: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分析[2]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民众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及农村之生活体验为目的之农业经营。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o世纪3O~4o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己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一租赁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一、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  20世纪90年代中国休闲农业开始发展,到2l世纪初,休闲农业己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新态势目前,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己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1J目前,休闲农业产业几乎各县都有,在东部沿海城市郊区尤为多见仅绍兴一县,休闲农园到2007年就有48家,其中从投资规划看,100元万以下的7家,占15.2%,101万~500万的23家,占50.0%,500万~1000万的8家,占17.4%,1000万以上8家,占17.4%。

      从经营面积看,23.2hm2以上的有20家,最大的达280hrn2;从实际投入看,已经有资金投资的占总数的3.5%,其中投资100万以下的27家,占58.7%,投入101万~500万的l5家,占32.6%,500万~1000万的1家,占2.2%_2J  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当前应着力解决好基础设施条件差,人才队伍短缺,规划滞后,特色不突出,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  2.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分布  2004年和2005年,国家旅游局共评选出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处其中,农业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