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儒家的发展历程.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02058891
  • 上传时间:2023-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8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儒家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 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那么,儒家思想是如何一步步地成 为正统思想的??总的来说,宋代以前的儒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秋时期是应运而生;战国时期是得 到发展;秦朝就遭到了重创;西汉时,儒学达到高峰,成为了正统思想宋代以后的儒学也 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宋代以后的儒学与之前的儒学有了很大的区别,本质上和孔子提出的 儒学还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宋代以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 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 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 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先秦时期,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焚书坑 儒”,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

      先秦儒学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而且落后于形式的发展其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 而阔于事情”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黄老思想也就得到广泛流 行,成为西汉前期起主导地位的治国思想其核心是清静无为,因循而治实践证明,完全 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起到了促进生产恢复与发展的作用,并出现了著名的封建盛世“文 景之治”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创立了前提为维护大一统 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 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巩固,也利于社会的稳定,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 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武帝这一政策与秦代有很大不同,官学独尊后其它思想学派并未被禁止,所提倡的儒学 本身也广泛吸收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因而获得了 成功儒家兴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是武帝的创造,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 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

      但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 民族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违悖了思想统一于真理的规律,有明显的 消极作用因为儒学已经出现了危机,所以在魏晋至隋唐,儒学是进一步改造时期儒、道、佛纷 争与融合,魏晋时儒学玄学化唐代三教合一,儒学官学化宋明两朝是转型与成熟时期程朱理学(天理、心性、修养)形成,朱熹集大成,“存 天理,灭人欲”,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形成明初理学官学化,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权威 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明清是继承与批判时期此时出现反专制蒙昧、倡经世致用的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 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早期民 主思想和工商皆本的经济主张,具有时代特色在维新变法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 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他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 先师,其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制 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抨击。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 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扬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目的是动 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宣扬民主与科学,解放人们的思想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 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 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 不断改变面目且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 现实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