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新版)课件.ppt
69页第五章 历史遗址遗迹类 旅游资源,一、历史遗址概述 1.历史遗址概念的界定 (1)广义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各类社会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一切活动痕迹和遗物,包含除现代人类活动产物之外的所有历史时期、所有表现和存在形式的历史产物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2)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遗址: 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利用,现在已经废弃、或掩埋于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迹和遗物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3)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下来的活动场所,如城市村落遗址、建筑设施遗址、宗教寺庙遗址、军事设施遗址等 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动遗物(文物)2历史遗址内涵的理解 (1)历史遗址的社会性 历史遗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2)历史遗址的历史性 历史遗址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性的具体反映 (3)历史遗址的文化性 历史遗址具有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性,是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二、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1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涵盖范畴 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满足旅游体验的要求,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效益的历史遗址。
三个条件:历史的知名性; 文化的展示性; 开发的可能性;,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2、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分类 (1)根据历史遗址的遗存形式 遗迹类旅游资源: 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依托,空间地点较准确,但地面和地下历史遗存缺乏,无较多痕迹和遗物可寻的古代人类活动场所 例如:赤壁古战场遗迹,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遗址类旅游资源:指古代人类遗留下来,地点准确,具有较为丰富的地面和地下文化遗存的活动场所 例如:郑州二里冈、西安半坡,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遗物类旅游资源:一般指非固定文物,是指人类社会各个时期创造和使用、能够反映古代社会发展、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器物 例如:各种可移动的文物,,(2)根据时间分类 旧石器时期古人类遗址 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 商周青铜器时期的文化遗址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遗址 隋唐时期的文化遗址 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址 近现代史迹,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3)根据文化内涵分类,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三、历史遗址的旅游吸引因素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 4、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四.历史遗址类资源的旅游开发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 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五.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保护 1、历史遗存的保护 2、遗存环境的保护 3、出土文物的保护 4、历史遗址的修复重建,第一节 历史遗址与旅游发展,一、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遗址 1、直立人阶段遗址 大约从人类起源到10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云南元谋猿人(250万年) 陕西蓝田猿人(115万年) 北京猿人(7020万年),第二节 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旅游资源,猿人头骨,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生理特征,但保留较多的原始性 使用打制石器,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利用天然火种取暖和加工食物 婚姻状况:血缘婚,2、早期智人阶段遗址 距今104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 陕西大荔人、山西丁村人、 湖北长阳人、广东马坝人等古人头骨,基本具备了现代黄种人的生理体征 仍使用打制石器,但种类增加,进入人工取火时代。
婚姻状态:同辈人的血缘婚,3、晚期智人阶段遗址 距今41万年前 代表性遗址: 北京山顶洞人、内蒙河套人、 广西柳江人、云南丽江人等山顶洞人头盖骨,体态特征与现代人基本一致; 生产工具细小化,出现了弓箭,掌握了捕鱼技术; 具备早期的审美观念; 婚姻状况:血缘内婚向族外婚过渡柳江人头盖骨,二、母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主要文化遗存: 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等2、典型特征 磨制石器; 原始种植业和畜牧业出现; 原始村落出现; 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彩陶文化成为其典型的标志; (5)婚姻状况:族外婚姻制度,3、主要代表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1957年经过5次发掘,出土房屋遗址45座、墓葬250余座生产生活用具万件之多1958年,建成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半坡房屋遗址,人面鱼纹盆,3、主要代表 河姆渡文化:位于浙江余姚罗江乡河姆度村,保存四层文化层,其中三、四层距今7000-6000年,发现干栏式建筑和榫卯结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件,马家窑文化: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新石器时代陶质彩绘 器高14.1cm、口径29cm。
1973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是当时彩陶中罕见的描绘人物形态的作品旋涡纹瓶:为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 三、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址 1、文化遗存: 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方的红山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2、典型特征 婚姻状况:一夫一妻的从男居婚姻; 开始铜器的制造; 石斧、石锄、石镰等农具的出土,农业进入高效锄耕阶段; 制陶出现了转轮法工艺,更加规则均匀美观,龙山黑陶成为标志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和阶级的形成3、主要代表 (1)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存 1959年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距今约6000-4000年,小型房屋出现,陶器种类多样彩陶器座 (江苏邳州大墩子出土 ),(2)龙山文化 1928年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现而得名 常见轮制漆黑光亮的黑陶和薄壁蛋壳黑陶,故曾称为黑陶文化,后改称龙山文化陶碗、陶罐、陶瓮,一、古代城池遗址 1政治性城池遗址 多为王朝、国家的都城,或割据政权的首府,或地方政治中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政治作用 例如:殷墟遗址 、沣镐遗址,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安阳殷墟遗址分布,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殷墟是我国奴隶社会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
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 殷墟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大致分为宫殿区、王陵区、一般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居住区和奴隶居住区从其城市的规模、面积、宫殿的宏伟,出土文物的质量之精、之美、之奇、数量之巨、可充分证明它当时不仅是全国,而且是东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盘龙城遗址,距武汉市区仅公里东西长1100米,南北宽1000米城址坐落在整个遗址的东南部,平面形状略呈方形,城内发现有三处大型宫殿基址 城外分布有居民区和酿酒、制陶、冶铜等手工作坊及墓地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和数以万计的陶片,石器等盘龙城发掘出的三座大型宫殿建筑,体现了我国古代前朝后寝即前堂后室的宫殿格局,奠定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基石专家认为,盘龙城是商王朝南征的据点,是商王朝控制南方的战略资源的中转站西安城市区位的变迁,汉长安城遗址平面图,唐长安城布局图,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2经济性城池遗址,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维吾尔语称雅尔果勒阔拉,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的雅儿乃孜沟30米的悬崖平台上,南瞰盐山、北控交河,地势十分险要四面环水,故城状如柳叶、为一河心洲,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曾是车师前部王国的国都。
交河城系车师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汉,距今约2000-2300年车师又称作姑师,是生活在这里最早的原始居民交河古城,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3军事性城池遗址 例如:汉长城的玉门关城 4自然性城池遗址 例如:楼兰古城,尼雅古城,尼雅遗址 :中国西汉至魏晋时期西域诸国之一的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河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20世纪初,英籍学者A.斯坦因曾来考察和掠掘1959年后新疆博物馆又作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多数学者认为,这里是汉书西域传中精绝国和大唐西域记中尼壤的遗址其居住区分南北两部分,相距约5千米 共发现房屋数百幢 ,房外有牲畜棚舍 北部一寺院中有圆锥形土坯塔 二、古代交通道路遗址 1关隘遗址 即关津要隘,是古代设于交通要道、险峻之地、边关要塞、出入路口的防御守卫设施.,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典型代表: ()函谷关遗址 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北15公里处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娘子关 处山西、河北两省的交界处,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人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标志楼头古戌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2驿道和驿站遗址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丝绸之路上古城风光,丝绸之路上的风光,()秦直道遗址 公元前212-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南起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褒斜道,临晋道,武关道,函谷道,直道,陇西道,回中道,秦驰道分布图,傥骆道,,,子午道,褒斜道,,,(3)栈道遗址 阁道、复道,三、古代生产地遗址 1.矿山和冶炼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 位于黄石市西南20余公里处的大冶湖畔,发掘出自西周至西汉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2.陶瓷窑场遗址 耀州窑遗址:遗址现已清理窑址近5000平方米,发现唐、五代、宋、金、元时期的制瓷作坊14处、窑炉18座以及数千件完好的瓷器和30多万件瓷片 景德镇湖田古瓷遗址,,景德镇湖田古瓷遗址 在景德镇东南湖田衬,是我国古代著名窑场。
该窑场兴烧于五代,历宋、元至明代隆庆、万历之际结束延续烧造长达600余年,遗迹遗物堆积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外国人称湖田窑为世界文化宝库四、军事活动遗址 (一)长城遗址 共有20多个王朝和诸侯国修过长城,总长度超过5000km,在16个省市自治区保留有长城遗址 主要的长城遗址: 1、秦长城遗址:以秦、赵、燕三国长城为基础,与楚、齐、魏等诸侯国长城相连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2、汉、北魏、北齐、隋、宋、明都曾修筑长城 目前保存完好的为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全长7000KM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段落之一山海关:北居燕山,南抵渤海,为万里长城第一关,筑于1381年居庸关:北京昌平县,始于秦,为北京西北门户嘉峪关:“河西第一隘口”,筑于1372年,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长城(八达岭),长城(山海关),长城(嘉裕关),第三节 古代历史文化遗址,(二)烽燧遗址 “烽”指夜间举火,“燧”指白昼放烟,多在山颠、高台上实施烽燧遗址主要表现为 “烽火台”的台式建筑遗迹 例如:新疆巴里坤县的烽燧群遗址,保存有20多座烽燧墩台,高510m,间距30004000m,夯土版筑,间以块石,再现了“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的情境。
三)古战场遗址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勉县南5公里,它是由12个山头连并组成,所以又称为十二连珠山诸葛亮把定军山作为六出祁山的基地北面勉县老城有武侯祠,据说比成都武侯祠还早50年 北面勉县老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