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大班幼儿参与区角游戏评价的有效方法.docx
3页组内讲座稿时间:2014年5月8日讲座人:唐晓燕参加人员:大班组教师讲座内容:引导大班幼儿参与区角游戏评价的有效方法【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纲要》中也提到: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家长均是教育评价的参与者教师将如何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评价中?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教师可通过赏识法、采访法、讨论法、作品展示法等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评价,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方法,目的是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评价中,成为游戏评价的主体关键词】:引导 区角游戏评价 有效方法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发、自愿的活动,它伴有愉悦的情绪并有别于日常生活,是遵从一定规则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区角游戏是教师利用游戏特征创设环境,让幼儿以个别或小组的方式,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学习,从而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利用和积累、修正和表达自己的经验与感受在获得游戏般体验的同时,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而在区角游戏后,教师常常会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教育评价在幼儿教育阶段,教育评价作为一种直接的教育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但要使它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必须依赖于合理的评价。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纲要》中提到: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家长均是教育评价的参与者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大班幼儿也有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及表达的欲望,特别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结束后幼儿参与游戏评价是指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游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就开展的游戏进行评价、讨论、分析,帮助幼儿整理获得的零散经验,引导幼儿纠正错误的经验,让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次游戏的开展做好材料、经验等方面的准备通过实践研究,总结出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评价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赏识法;二、采访法;三、讨论法;四、作品展示法;一、赏识法赏识法包括教师利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身体语言对幼儿的各种肯定和赞赏如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句激励的言语等《纲要》中提到,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大班的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赏识法引导平时比较胆小、不爱表现的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的评价中,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游戏评价的机会,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教师及时的赞赏与肯定,能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到游戏活动的评价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对幼儿的情商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引导了幼儿从小学会欣赏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二、采访法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充当记者,以记者的身份引导幼儿围绕游戏进行简单的问答及评价以这种角色身份带入,拉近了与幼儿间的距离,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如在区角游戏前,教师针对昨天幼儿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次采访,采访的内容如下:教师说到:“欢迎收看我班的新闻节目,又到了我们的游戏时间,今天由记者××老师为大家做一个报道:昨天有一个小朋友在建构区修建大门时,遇到了一点小小的困难现在请××小朋友说说昨天你在建构区修大门时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幼儿答到:“昨天我在建构区修建《国色天乡》的大门时,大门太高太重,无法固定,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教师接着请这名幼儿进行了现场示范,并追问其他幼儿:“这个方法好不好?为什么?”一名幼儿评价到:“这个方法好,因为这个东西太高太重时,用东西将下面垒高固定好,它就不会倒了这种一问一答的采访方式,有利于教师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幼儿有序地整理、讲述游戏过程,交流游戏经验,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三、讨论法5—6岁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的能力也增强了。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幼儿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讨论法引导幼儿与幼儿间对某一话题进行相互讨论后,参与游戏评价如:在区角游戏活动后,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讨论到:“你的好朋友今天玩的是哪个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这个办法好吗?”通过几分钟的讨论,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了评价中,个个都想把自己好友的壮举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于是教师请一名幼儿回答到:“我的好朋友××在建构区修建栅栏时,那个栅栏老是立不稳后来他想到把栅栏轻轻的放在桶上试试,结果就站稳了这是他自己动脑筋想的办法非常棒!” 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评价中,讨论法能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愉快的参与到游戏评价中,增进了幼儿与同伴间的感情,提高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四、作品展示法将幼儿制作的作品或是幼儿共同完成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展示如:在区角游戏结束后,教师展示了一名幼儿在美工区制作的垃圾桶,并说到:“这是××小朋友利用果冻盒制作的垃圾桶,在他制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果冻盒不能很好的固定上,猜猜他是怎么做的。
一名幼儿说到:“可以把桶盖剪掉,然后把果冻盒塞进去就可以了另一名幼儿说到:“找一圆的东西,再把果冻盒放进去圆的上面就可以了可以是瓶子之类的最后教师请这名制作的幼儿来分享了自己的制作过程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利用作品展示法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评价,不仅给幼儿提供了乐意与人分享、与人交流经验的评价平台,还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通过赏识法、采访法、讨论法、作品展示法等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评价,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的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看活动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种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评价,也可根据情况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但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方法,目的是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让幼儿参与到游戏评价中,成为游戏评价的主体幼儿在游戏中是主动的参与者、展示者也正如《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当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成人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可引导他们对自己和同伴在一段时间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采用以上方法引导幼儿大胆参与游戏评价,丰富幼儿的评价经验,提升幼儿的评价能力这种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幼儿学习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学会吸取他人的建议 参考文献: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学前教育》5.林茂主编:《幼儿游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