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阅读知识点梳理.doc
6页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阅读知识点梳理江西省万年县六 0 小学 蔡姬本册教材共分为“感受自然” “祖国在我心中” “心灵之歌” “珍爱我们的家园” “初识鲁迅” “轻叩诗歌的大门” “人与动物” “艺术的魅力”等八大主题本学期的阅读知识要点就隐藏在这些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当中第一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领悟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2.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文章的境界,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操二、重难点提示1.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里;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山中访友》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作者通过富有浪漫色彩的的语言描绘出了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融为一体的奇妙境界从这些联想中,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 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细细品味,体会这种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2.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草虫的村落》村子,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但在本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
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被作者称为“村子” ,而聚居在洞穴的黑甲虫被作者为“村民” 这句话中,作者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我们在品读这些思情并茂、形神俱美的文字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文字所描绘的境界第二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炎黄子孙、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揣摩重点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二、重难点提示1.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这段心理活动描写不仅说明了詹天佑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来自于何方,更突出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寥寥几句,就将一个受命于危难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怀念母亲》凄凉应该是苦涩的,而季羡林先生心头的凄凉却是甜蜜的因为他身在异国,与母亲和祖国的距离远了,不免有忧愁,有思念,却又会时常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又多了一点甜蜜。
看似矛盾的一句话,却是作者独具匠心地通过比较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在品读这类句子时,我们可以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展开想象等方法来理解第三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2.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帮助别人的风尚二、重难点提示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这段话从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从作者的描写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2.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这句话写出了早晨树林的安静,也表达出了“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的兴奋心情 “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 ,只有在高兴的心情下,人才会产生这么美好的听觉幻想,简短的比喻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第四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二、重难点提示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只有一个地球》句中将地球比作“母亲” “摇篮” ,说明了地球与人类及万物生存的密切联系比喻的表达手法使句子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读起来极富感染力同时,作者又运用这个形象的比喻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也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之情2. 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要理解这句话里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深入地思考,边读边想想河水对人类的贡献,还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没有了河,没有了水,人类的生活将会怎样通过这样结合实际的研读,我们就更能领略到河水的可贵,这片土地的可贵第五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2.了解“对比”这一写作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二、重难点解读1.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少年闰土》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是写我们住在高墙深院内,见不到外面的世界而结合当时鲁迅的生活环境来理解:“我”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虽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但却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就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读出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原来作者是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所处环境的不满及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在理解这个句子时,我们要注意诗句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一个“骑在人民头上” ,一个“给人民做牛马” ,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讽刺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更加突出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从而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及人民对鲁迅的深切怀念之情第六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凝炼、内涵丰富的特点,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并学写诗歌2.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能大体把握诗意,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二、重难点提示1.在品读中感悟诗歌的特点了解诗歌的特点是本单元阅读的重点,我们要结合阅读材料来了解诗歌的特点。
如《春夜喜雨》一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中的“知”与“乃”一呼一应, 极为传神,诗人喜悦的的心情跃然纸上,由此诗句我们可看出诗歌不仅语言凝炼、具体音乐的美感,而且极富想象力的特点2.调动积累,了解诗歌的分类诗海拾贝”中的六首古诗大多数是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的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图书、网络等信息渠道来搜集诗歌,并充分调动已有的诗歌积累,从而了解诗歌从题材分,有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等;按形式分,有格律诗(律诗、词、曲) 、自由诗;按体裁分,有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按国家和作者分,有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外国的歌德、海涅、普希金……第七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在快速阅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2.学习作者将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二、重难点提示1.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老人与海鸥》在作者的笔下,海鸥也像人一样,它们有着人一样的情感作者抓住海鸥“纷纷落地” “站成两行” “肃立不动”这一连串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义在阅读中,我们要抓住这些生动传神的语句,在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挚情感。
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最后一头战象》在这段话中,作者用极为人性化的语言描绘出了悲壮而又深情的一幕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想象:“久久凝望”里,嘎羧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嘎羧为什么会对那块礁石“亲了又亲”?那“震耳欲聋的吼叫”里,又在呼唤什么?结合这一系列的问题阅读这段话后,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形象也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第八单元一、知识点解读1.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二、重难点提示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绝弦》这几句话简洁、流畅,在读正确“哉” “兮”这两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的基础上,可结合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通过反复吟诵,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2.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月光曲》这段话是皮鞋匠听到贝多芬的琴声而产生的联想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将抽象的音乐变换成了充溢着优美意境的语言文字,我们可以通过海面由平静到波涛汹涌的画面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到高亢激昂的转变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通过原文和删除联想部分后的内容的比较阅读,体会到在写文章恰当地加上联想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充实,表达的感情更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