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温州》第二章(瓯越文化).doc
6页文化温州》第二章(瓯越文化)(一)欣赏诗之景——江心屿 江心屿以其独特的位置和优美的景色,名扬天下,成为中国四大孤屿之一,并且是其中最具文学特色的屿上遍布殿堂 亭榭,古迹众多,加上古木葱茏,风景秀丽,因而,一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历代许多文人骚客来此游览观赏并留下大量 的墨宝据统计,历代歌咏江心屿的诗篇约有1000 多首,这是全国各大风景点中极为少见的,在中国岛屿中更是独一无二 的,因而,江心屿便有了中国“诗之岛”之称1. 江心寺简介及对联解读 古时的江心屿是有两个小岛组成宋绍兴七年(1137 年),僧人清了奉旨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人填塞中川,两屿于 是连接为一岛,并建寺名中川,通称“江心寺”寺院大门两边楹柱上有一副叠字对联它相传是宋代的王十朋撰写的,现 在悬挂在寺门的对联由书法家方介堪重写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法:上联中第 1、3、4、6、8 字之“朝”,读音为“朝夕”的“朝”;其余读为“朝拜”的“朝”下联中第1、3、4、 6、8 字之“长”,读音为“长短”的“长”;其余读为“生长”的“长”意思:浮云早晨来会聚,每天早晨来会聚,早晨会聚后早晨飞散了;潮水常涨,时常上涨,时常上涨后时常消退。
妙处:本对联生动地描绘了浮云聚散、潮水涨落的奇特景象,确是一副妙字好联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E和F2. 浩然楼 在江心寺的东侧,有一座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顶的建筑,就是浩然楼其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 字登楼远眺,瓯江上的往来巨轮小帆,以及市区鳞次栉比的房屋与海坛、翠微诸山一览无余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句“众山遥相对,孤屿共题诗正对应此景点浩然楼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B3.宋文天祥祠在江心寺与浩然楼之间有一座庭院式的建筑,便是宋文信国公祠公元 1276 年,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 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公元1482 年,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 周年而建此祠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Ha) 澄鲜阁和谢公亭 澄鲜阁系二层三间木构建筑,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陆阁,又名江上楼后取谢灵运诗《登江中孤屿》中“乱流趋 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之意,改名澄鲜阁这首诗成为现存最早描写江心屿的诗谢公亭位于澄鲜阁东南侧江畔,相传谢公游江心屿时,常憩此亭观赏江景并吟诗作对因而,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李 白、杜甫也写下了“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和“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的诗句,抒发诗人对江心屿的向往之情。
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A和C、D5.来学亭 来学亭位于孤屿的东北角,遥对永嘉罗浮山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水木皆含情,隔湖与“情人岛”相望,颇具诗 情画意古人喜在此作画赋诗,特别是在冬天,来观雪景更属幸事此乃“江心屿十景”中第一佳景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H6.东西塔 东塔位于孤屿东峰山,西塔位于孤屿西峰山双塔对峙挺拔,有凌云之势,往来船只,遥见二塔便知已到温州市区 从而,双塔亦成温州风光的标帜结合课本第38页,景点相配的诗句选择G二)走近诗之人 1.山水诗宗——谢灵运 温州那繁华的五马街、古老的康乐坊、谢池巷以及幽雅古朴的池上楼等地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谢灵运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谢灵运(385-433),东晋诗人谢灵运世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永初三年(422 年),他被贬为永嘉太守,在任 一年,游遍永嘉各地,先后创作了《登江中孤屿》《登池上楼》《北亭与吏民别》等著名诗篇谢灵运多写山水诗,诗歌清丽自然、浑然天成,被称为“谢灵运体”,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正式诞生,所以谢灵运被称 为“山水诗鼻祖”2 .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的 4 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 卷(字灵舒)。
因其字或号中又都带有“灵”字,故称永嘉四灵四人中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赵师秀做过小官诗歌 成就以赵师秀为最高他们的诗体的特点是: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满足于日常生活、山水小景的闲逸生活 “四灵”主要写五律诗,特别注重推敲中间两联;他们也写七绝,虽不多,却各有若干首属宋代绝句中的上乘之作3 .市井七子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温州的下层平民中出现了几位颇有名气的诗人他们的诗风刚健清新,多本色语,富有生活气 息这些人中比较出名的共有七人,号称“市井七子”他们是:菜贩季碧山,营卒黄巢松,茶馆跑堂祝圣源,鱼贩梅方通, 剃头匠计化龙,铁匠周士华,银匠张丙光,其中尤以季碧山成就最高,名气也最大4 .历代文化名人① 徐霞客 ②朱自清 ③陶弘景(分别由学生介绍教师再补充总结)(三)品读诗之情1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仕途坎坷的诗人久病初愈,初登池上楼,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吐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上 下这种新鲜而美丽的景色,确能使一直被苦闷和忧虑缠绕着的诗人的胸怀得到暂时的开豁,这种富有生意的新鲜感受与一 时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情韵兼胜,臻于化境 。
此诗句作者准确抓住了初春时节景物变化,不但注意到了树木花草的变化,连冬去春来树梢鸣鸟的悄然变化也捕捉到了 这两句诗写出了作者卧病之后登楼临窗突然感受到的一种春色满园的喜悦,原先那种忧伤郁闷至此似乎一扫而光2 .徐玑《新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景象:田里的水稻,正在茂盛地生长,早晨的阳光照退了烟雾爱好新凉的黄莺,在青山的远影里, 啼唱着清丽小曲3 .徐照《舟上》这首诗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浆眺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浸润着月色,逐 渐发光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4 .赵师秀《约客》诗所描绘的是: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 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四)模拟试题展示1.填空① 中国四大孤屿中被誉为“诗之岛”的是 ,它一向有“ ”之称② 描写江心屿的诗中,现存最早的是 (作者)的《 》③ 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 (朝代)诗人 ,世称“ ”④ 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联“ , ”⑤ 如今梅雨潭边有一座亭,名叫“ ”。
2.连线题《新凉》 徐玑 字灵秀《舟上》 翁卷 字灵晖《约客》 徐照 号灵渊《乡村四月》 赵师秀 字灵舒东西塔 A.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公亭 E.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江心寺 C.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澄鲜阁 D.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浩然楼 E.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3 .选择题① 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对联的作者是 ( )A. 谢灵运 B.赵师秀 C.文天祥 D.王十朋② 温州的康乐坊、谢池巷、五马街等地和—有关 )A. 朱自清 B.谢灵运 C.翁卷 D.徐玑③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描绘—之景 )A.梅雨潭 B.楠溪江 C.江心屿 D.雁荡山④ 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正式诞生的是—的山水诗 )A.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 D.谢灵运⑤ 下列作品中描写仙岩梅雨潭的是( )A.《背影》 B.《荷塘月色》C.《绿》 D.《白水三祭》4. 判断题① 南宋时人们称之为“永嘉四灵”的是徐照、徐玑、 赵师秀、谢灵运 ( )②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是李白《与周生》中的诗句 ( )③ “乱流趋正绝, 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 水共澄鲜” 是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中的诗句()5. 赏析《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① 对这首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 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 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② 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 ?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以上答案及更多试题见附件)五)配乐读诗1. 谢灵运《登池上楼》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痾封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命2.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温州市瓯海区娄桥中学胡飞颖2007 年 4 月 3 日附件:模拟试题一、填空1 •被称为中国“山水诗鼻祖”的是 (朝代)诗人 ,世称“ ”。
2•南宋时期温州诗人中被称为之“永嘉四灵”的诗人 、 、 、 其中以 的诗歌成就最高3•中国四大孤屿中被誉为“诗之岛”的是 ,它一向有“ ”之称4•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中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联“ , 5•描写江心屿的诗中,现存最早的是 (作者)的《 》6•在楠溪江大箬岩景区有个陶公洞,这陶公是指 ,时人称他为“ ”7•江心寺的寺院大门两边有一副为宋代王十朋撰写的叠字联为 , 8 •如今梅雨潭边有一座亭,名叫“ 二、连线题1.东西塔A.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a.宋•文天祥2.谢公亭E.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b .唐•孟浩然3.江心寺C.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c .宋•林景熙4.澄鲜阁D.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d .唐•杜甫5.浩然楼E.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e .宋•张扩6.来雪亭F.罗浮山下雪来,扬子江心月照谁?f .东晋•谢灵运7.菜贩G .许化龙8.鱼贩H.梅方通9.银匠I.张丙光10 .剃头匠J .季碧山11.铁匠K .祝圣源12 .营卒L .周士华13 .茶馆跑堂M .黄巢松14.《新凉》N .徐玑h.字灵秀15.《舟上》O .翁卷i字灵晖16.《约客》P .徐照j.号灵渊17.《乡村四月》Q .赵师秀k字灵舒三、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山水诗的正式诞生的是 的山水诗。
)A.杜甫 B.孟浩然 C.李白 D.谢灵运2•现存最早的描写江心寺的诗是( )A.《登江中孤屿》 B.《登池上楼》C.《题江心寺》 D.《约客》3•下列作品中描写仙岩梅雨潭的是()A.《背影》 B.《荷塘月色》C.《绿》D.《白水三祭》4 •素有“瓯江蓬莱”之称的是()A.鼓浪屿 B.江心屿C.焦山岛D.橘子洲头5•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描绘之景)A.梅雨潭 B.楠溪江C.江心屿D.雁荡山6.江心寺正门的楹柱上对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