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毕业论文工作、权力与女性认同的建构.doc
16页工作、权力与女性认同的建构内容提要: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在跨国公司中,中国白领女性认同与跨国公 司工作过程之间的关系去性化的资本主义工作过程以及对这一过程的适应和反抗,建构 出中国白领女性的认同遗留在作者之间的争论是:白领女性去性化的自我认同究竟是男 性价值观的再呈现(representation) ,还是孕育着一种新的中国女性价值观?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在跨国公司中,中国白领女性认同与跨国公司工作过程之间 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在逐渐地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 同时,也催生出一个被称为”白领"的社会群体他们一般脱离体力劳动领域,在外企从事 智力性劳动在这个白领群体中,女性占有引人注目的比例她们被称为”女强人"、 ”成功 女性",也被称为”不安分的女人"在许多电视、小说中,她们或者被描述成牺牲家庭、 成就事业的新女性,或者是办公室绯闻与性骚扰的主角但对于她们真实的生活世界以及 她们自身对生活的阐释,人们了解甚少这篇论文着重关注:一个中国女性如何通过在跨 国公司的工作逐步转变成为一位白领女性?这种白领女性的认同如何受到工作过程和工作 中的权力关系的影响?而作为能动者,她们又如何通过自身的实践来参与建构?正如亚当。
斯密和马克思所指出的:工作制造人格(Kanter1977) 本文正是从工作与女性这一视角, 探讨当代资本主义工作模式与中国女性认同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在对中国女性的早期研究中,宗族、家族和家庭中的中国女性常常被看作是温顺的、 依赖的和服从的父权传统的负载者成为中国女性的主要象征(Wales1967;Lucus1965)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近年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大规模 地进入公共生活领域许多问卷调查指出:虽然妇女在就业与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平 等,但随着广泛就业,妇女在婚姻、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比传统社会有了很大提高女性 的权力在有的领域甚至还超过了男性,对家庭收入的支配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沙吉才 1995;李小江 1994) 但另一些在八十年代开展的微观层面的考察则指出:虽然妇女在现代化过程中较过 去取得了更多的自主,但她们在工作中面对的仍然是”传统父权模式在新的工作条件下的复 制"(李泳集 1996) 这种与社会主义共存的”新民主的父权制"(Stacey1983)虽然表现 是含蓄的,但其基本的文化逻辑却蕴含在工作女性的日常工作、消遣娱乐以及她们对婚姻 与家庭的态度中(谭少薇 1998) 。
不过一些中国本土的性别研究学者认为这种性别不平等 存在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女性受父权制和男性压迫,而是由于女性和男性都受到国家极权 式权力的压迫使然(李小江 1997) 并且周华山还进一步指出,在中国文化中女性一般不 作为独立的类别与男性相对立,而是往往被纳入整个社会体系中与阶级、家庭、职业等角 色结合在一起因此女性的解放并不是箪纯地反抗男性霸权,而是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和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1999) 我们对白领女性的研究也是将女性的认同与她们作为白领阶层及其所属的资本主义 工作过程结合起来考察以往的中国女性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白领女性关注甚少我们的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空白 在对女性与工作的研究中,对女性非正式权力的关注是一个焦点在现代官僚组织 中,女性经常被视为处于劣势,女性被认为是等级工作结构的牺牲品 (例如 Rogers1975) 女性的感受常常由于自身的从属位置而受到更多的自我控制,因此要表现得”更乖" (Hochschild1983) ,并且努力迎合男性权力拥有者的期望(Scott1985;1990,Kanter1977) 即使她们拥有非正式的权力也会被正式权力轻而易举地摧毁(Scott,1990) ,但 Ogasawara 的研究则认为女性在白领工作中不但拥有非正式的、非公开的权力,而且这种女性对男性 的权力不是个人性的,而是基于社会的制度化结构,因此男性并不能轻易地剥夺女性的”武 器"(1998) 。
围绕上述争论,本文的中心议题是试图检视在中国的外企里,上述正式权力和非正 式权力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它们对白领女性的自我认同又有什么影响,从而对上述 两种观点进行检验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对一个跨国公司进行个案研究我们所选择的公司是一家大型独 资企业,这里我们称它为里诺公司选择这家公司一是因为它是一家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外 企,其次,我们中间的一位女性作者在该公司她已经工作了近三年,因此对该公司的工作 过程和白领女性的心态有直接的观察和体验而我们中的另一位作者是作为外来研究者的 男性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和文本的写作中,我们更多地是将研究看成是一种对话 (dialogue) ,一种女性与男性,白领与非白领,局内人(insider)和旁观者(outsider)之 间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我们希望能使我们的阐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既不让学者 的语言压制女性自身的声音,也保持对女性声音的反思(有关合作民族志,参见 MarcusFischer1986) 我们首先通过文献考察、聚焦小组、参与性观察对公司的工作过程、权力体系以及 工作环境作整体了解其次对 10 位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记录其作为白领的生活史 (lifehistory) 。
我们着重记录的是她们的日常实践过程和关于女性的话语建构,包括她们自身的生 活体验、认知以及对女性认同的重构过程在访谈的同时还收集她们的日记以及相关写作, 进一步验证她们对自身生活的解释 我们将交叉使用主位(emic)和客位(etic)的分析方法通过整理访谈录音、日记 和文章等材料,了解白领女性对于工作的态度以及对自身认同的主观理解;同时通过生活 史分析,对白领工作与女性认同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者本人的阐释(interpretation) 二、里诺公司:素描 八十年代后期,里诺公司在中国大陆建立了第一家企业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它在 七十个国家设有工厂和分公司,产品销售到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促进品牌营销策略 及利润责任的全球化集中管理,公司依靠七个基于产品品类的全球业务联合体进行业务管 理另外还有八个地区性的市场开发机构(其中包括大中国区市场开发机构) ,一个全球业 务服务系统和九个职能部门里诺的经营机制使其中国公司能够深入地融入全球化的生产 和销售过程中而公司的中国职员也有很多机会学习其它国家的经验,并能跟不同国家的同事一起合作 公司的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团队(team) ,每个团队由不同部门的员工组成。
其具体的工作流程是:市场研究部经过定量和定性的消费者调查,找到消费者没有 被满足的需要然后由研究开发部研制出一种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要接下来由 财务部计算出这种新产品所需要的成本以及能给公司带来的利润如果确认切实可行,就 由产品供应部进行生产,再通过客户生意发展部负则销售与此同时,市场部全面策划, 并负责广告的制作和投放另外,还有人力资源部、信息技术部、公共事务部的同事在需 要的时候进行协助 在工作过程中,人们都非常重视数据和事实,强调严格的分工合作以及逻辑的科学 分析方法 一旦决定了品牌的方向,公司就会利用其雄厚的资金优势重金投入各部门/人员的 高度自律以及对成本/利润的精心计算构成这一工作的本质公司的等级体系分为三层一是 由总裁、总经理、总监组成的领导层;二是由经理、助理经理及专业人员组成的经理层; 三是由秘书、文员组成的秘书层在领导层里,总裁、总经理都是清一色的男性,总监中 女性占 25%左右;在经理层里女性占 40%-50%;而在秘书层里则全是清一色的女性 表面上看来,女性在公司的等级体系中主要分布于中下层但公司的女职员并不认 为这里存在着歧视因为有不少女经理也曾在公司中深受器重,但后来她们遇到了更好的 机会便选择了跳槽。
而且高层对于女性并不是封闭的,以前就有一位女性担任过副总裁 公司为每位员工提供优厚的薪水和稳定的福利保障他们的工资是普通国有企事业 单位中同龄人的四到五倍,并且一年可以拿十四个月的薪水另外,他们平均每年有一次 加薪的机会除了工资之外,他们每个月另有可观的住房补贴和各类保险,经理们更能享 受巨额的无息住房贷款;出差一律享受五星级酒店的待遇;还有众多的补贴和津贴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对女性员工的特殊照顾她们除了享受和男员工相同的待遇之外, ”三八 妇女节"可以拿到节日补贴;每年享受一次专门为女员工提供的免费体检;生孩子的女员 工可以享受有薪产假等等,这些照顾多以政策的形式固定下来 宽敞、舒适的现代化工作环境以及稳定而优厚的待遇为大多数白领女性所喜爱,因 为这让她们体会到某种安全感和优越感一位被访者将里诺称为大学之外的另一座象牙塔 ”如果你安于这种象牙塔的生活,那么你很清楚自己只要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就会逐步晋升 为高级管理人员,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事实上亦有不少女性抱怨这里的工作太辛苦, 但她们一想到离开里诺就意味着离开象牙塔的保障,又会觉得难以割舍三、工作过程 (一)招聘 进入里诺公司,首先是从应聘开始的。
里诺的员工绝大部分来自每年一度的校园招 聘,并且这些招聘只在国内的著名高校中举行每个访谈者都津津乐道地回忆起自己应聘里诺时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整个应聘过程共有四道关口:填表;笔试,第一轮面试, 第二轮面试每一道关口都会有很多人落马,能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人寥寥无几这样当 一个人从成百上千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中被选拔出来的时候,她会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是 一名强者并且也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Mary 用了这样的语句来描述自己当时 的感受:”(我)觉得这是生命中的一个亮点我当时相信自己一生的成功就是因此而开始 的,或者说在里诺的工作会通往一个非凡的人生"在校园里流传的”里诺神话"——高工 资、优厚的待遇、世界一流的培训以及挑战性的工作都使人心向往之考上里诺的人也因 此会受到特别的瞩目 Jenny 的应聘经历很有意思她原来在 K 大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但考里诺时她 在第一轮就莫名其妙地被刷了来 ”当时是傍晚了,天空特别地灰暗我在回宿舍的路上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想着这 件事,心里挺难过的后来我想,如果我现在回去找负责招聘的人,即使他们拒绝了,我 的命运和现在是一样的,还是没有考上但如果我回去找他们,告诉他们我是胜任这份工 作的,那还会有千分之一的希望。
我为什么不去做呢?去做才会有希望!所以我就掉头回 去找他们了我对他们说:我想你们可能是犯了一个错误我认为我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 毕业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名单上没有我却会有别人然后他们问了我几个问题,就决定再 给我一次机会 后来的考试我都顺利地通过了进公司以后我才知道,里诺要找的人就是有主动性, 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Jenny 的例子可以说明:进入里诺的女性一般都是那种自信并且 意志坚强的新女性这种女性显然最接近资本主义企业的工作伦理这种工作伦理强调极 强的主动性和跟进能力;卓越的领导才能等等有的人认为这类原则对应聘的女生不利, 因为女性所受教育以及对教育的期待或许会使她不太关注某些方面的发展但是实际上, 在中国的大学里,女性这方面的锻炼并不逊色于男性因此最终进入里诺的男性和女性比 例大致相当这说明里诺的招聘过程确乎不存在明显的对女性的歧视,而是对智力型劳动 力的理性选择 (二)培训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就职培训和在职培训进入里诺的新员工在正式工作前都要接 受长达四十多天的封闭式就职培训接受培训的人员都在同一家酒店里上课和居住,同实 际的公司环境相隔离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公司文化和英语 Kate 告诉了我们培训中给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那天一位负责纸品的市场总监 向大家介绍公司的卫生巾产品,这位市场总监是男的。
让我们惊讶的是他竟然当着一百多 个男男女女的面,把卫生巾一层一层地撕开来以解释其中的构造当时很多女孩子的脸都 红红的,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