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复习 聚焦 课件.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5531864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聚焦2015【热点聚焦】2015年3月3日至13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015年3月5日至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政府工作报告摘要:(1)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①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②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③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民收入“五连快”;④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⑤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⑥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⑦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⑧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2)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考点分析】一、中、外追求民主政治的历程回顾1.秦朝以来,中国政治制度(政体)的演变: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仅为主张,未正式确立)→民主共和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清朝达项峰)(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政体)——封建君主专制:(1)思想提出——韩非子: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2)制度建立——秦朝:秦始皇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3)制度巩固——西汉: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北宋:陆续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元朝:建立行省制度4)达到顶峰——清朝5)制度推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制6)思想抨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辛辣的笔锋揭穿了几千年来专制统治的真面目3.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政体)的演变:雅典的民主制度 君主立宪制(英国首创)→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美国首创)4.列举古代希腊的一例民主制度,其实质是什么?对该民主制度作出你的评价1)制度:雅典民主制度2)实质: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奴隶制民主3)评价:①积极方面:雅典民主制度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它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积极主动地参政议政,成为后世民主制度的典范②消极方面:但它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并不是今天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5.近代对民主政治的追求:(1)世界:①英国在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②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独立宣言》,独立后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共和政体;③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宣扬民主与自由,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2)中国: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效仿西方,英国式)②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效仿西方,美国式)③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口号6.开启中国经济、政治上民主化进程的分别是哪一历史事件?(1)经济上:洋务运动;(2)政治上:戊戌变法7.结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的历史事件:辛亥革命8.使中华民族真正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的历史事件:新中国成立9.在中外追求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中,你感悟到哪些道理?依法治国与民主政治有何联系?(1)道理:民主与法制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立足国情,不能照搬照抄等2)联系:依法治国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二、政治协商会议1.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重要内容:(1)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北京)。

      2)主要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规定国家的名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②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等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人为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备注:在当时还不具备召开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肩负起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重任,完成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揭开了新中国历史的第一页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1.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形式(目前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2.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3.我国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乡(镇)、县(区)级]或间接(市、省、全国级)的方式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权力 4.人大代表选举中,公民行使了什么政治权利?如何正确行使该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以合法方式行使。

      5.人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渠道(途径):(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2)采用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6.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XX省/市/县/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7.全国人大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8.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如国务院)的关系:(1)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要向它报告工作3)全国人大可以对国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等9.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三者关系如何?这说明我国一切权力的来源是什么?(1)关系:人民选出人民代表,人民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2)来源: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0.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1)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2)列举:①监督权: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②重大事项决定权:审查、批准《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③立法权: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四、热点话题话题一 201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比去年调低0.5%经济增长(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7%(去年为7.5%)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1.《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列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首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说把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比去年调低0.5%的合理性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问题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巨大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容许再盲目追求高速度只有把发展的速度和资源环境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3.容忍数字下降,强调提质增效,赋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是此次下调增速目标的题中之意请你就中国经济如何提质增效,谈谈你的想法1)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2)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使中国经济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等等话题二 《立法法》修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该法实施15年来的首次修改《立法法》的修改开启了新形势下我国立法改革的序幕《立法法》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被称为“管法的法”1.我国立法的两种方式是什么?立法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一要求?(1)立法方式:国家制定或认可2)要求:有法可依2.《立法法》的立法基础是什么?《立法法》的修改为何要由全国人大通过?宪法因为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3.《立法法》的修改开启了新形势下我国立法改革的序幕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哪些战略措施?(1)全面深化改革;(2)全面依法治国4.评析观点并说明理由:《立法法》是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被称为“管法的法”,所以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因为在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它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权威话题三 书香社会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1.“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符合教材中的哪一观点?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2.建设“书香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哪一建设?该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什么?(1)文化建设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谈谈建设“书香社会”的意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4.说说你心目中的“书香社会”是怎样的?(1)是一个人人爱读书、读书蔚然成风的社会;(2)是一个有着便利的读书条件、良好的阅读环境的社会;(3)是文化繁荣,国民素质不断提升的社会……为此,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该怎么做?(1)政府:①加强文化建设,鼓励文化创新,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作品;②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全民阅读;③加大图书馆建设,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物质保障;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公民个人:①共建书香社会,从我做起,从小养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②善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宣传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性,倡导全民阅读;④尊重知识,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话题四 “十不新风”对“宴请”说不;对“高档菜”说不;对“欢迎仪式”说不;对“敬礼”说不;对“封路”说不;对“一次性用品”说不;对“浪费”说不;对“纪念品”说不;对“无故请假”说不;对“追求轰动效应”说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