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二条.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55654511
  • 上传时间:2023-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9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之不妥朱烈松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之规定的争异不少我们应当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与现实的矛盾看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答复请求人 在司法实践的问题不少,本条规定的只是一种可能性权利,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平衡;本条对人权的保护置于不平等状况;申诉和越级上访现象与本条之规定;关于被害人死亡之后 的权利人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 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请求后5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 并答复请求人本条之规定与现实的差异应当得到注意,并且应当使之符合社会的需要提请权 可能性权利,应平衡当事人权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是对被害人的抗诉权的一条规定,该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抗诉,然后由检察院决定是否抗诉深究可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只是被害人的抗诉权仅仅是一个请求而已,是否启动抗诉程序,得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

      由此可见,被害人的抗诉权仅仅是一个可能性的权利而已可能性的权利是不利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可能性的权利与实现权是完全不对等的不对的权利无法平等地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这 造成的则是权益的不平衡,明显与法律面向人人平等是违背的,也是有违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的纵观我国整部刑事诉讼法典,虽然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在保障人权的角度上讲,被告人与被害人的诉讼权两者却不够平衡,国家在保护个人利益特别是被害人的利益上仍 然有所顾虑,明显限制和剥夺利,对这样的诉讼法律制度是缺乏系统全面的在庭审中,被告人享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而被害人却没有,在二审中,被告人享有上诉权,而且不得以任何借口 加以剥夺,被害人却不能具有独立的上诉权利当然还有很多被告人享有的权利被害人却没有的,如没有规定将起诉 书副本送达被害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没有陈述权;对被告人予以监外执行、减刑、假释没有发表意见权对侵害造成 的损失没有得到补偿或精神赔偿等等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刑诉法赋予了被害人请求抗诉权、被告人有上诉权而赋予被害人有请求检察院抗诉权利,但 是否抗诉,是不必然会启动二审程序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案件的进程与结果都与被害人和被告人有着密切的利害 关系,而且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进行公诉,与作为个人利益的被害人是无法达到一致性的。

      这种不对等的现实,导致对被害人权利保护的不力在我国被害人的抗诉权无法绝对实现的情况下,若赋予刑事被害 人抗诉权才能更好的平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告人有上诉的权利,而被告人的上诉权又为实现权 因此,对于被害人来说这是极为不公平的,被害人与被告人同为当事人,而被害人的这项权利为什么要被剥夺呢?因而, 从法律的公平、公正的角度,我们应当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平衡上多作些思考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应加强对人权的保护由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对等性,决定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也不受任何歧视而应获得平等保护 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不但是一部程序法,也是一部人权保障法由此,结合实践来看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中 对人权的保障状况现行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也规定:“从有权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 全”等关于人权保障的一系列规定条款,人权问题已成为世界一个热点问题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实际上也是一部 人权保障法,由于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对等性,决定了刑事被害人权利也不受任何歧视而应获得 平等保护,并在司法运行中得到实现正如法国哲学家史埃尔勒鲁所言:“平等创造了司法和构成了司法”。

      因此, 当事人的人权应当得到平等的保护,特别是被害人的人权就予以重视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是将被害人的抗诉权定为请求权抗诉权,而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案件的进程与结果都 与被害人和被告人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在一审判决结果出来之后,被害人是否能够对其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则处于未 知的可能状态;而被告人的权益维护则处于可实现状态这不仅是程序上的非是人人平等,而且是置被害人的诉权与被 告人的诉权于不对等保护地位因此形成了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的歧视状况与不对等的情形对被害人的人权不 予重视或忽视,不是法治会的表现内容,也是法治社会不该出现的状况从当前我国的司法实践状况来看,我们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要转变执法观念,重视被害人的诉权,强化人权保障 意识、程序公正意识和平等意识,真正意识到刑事被害人的独立的诉讼当事人地位,在推进司法改革和实践过程中, 及时完善立法或补充修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使执法者更好地严格执行法律,正确行使职权,依法保障刑事被 害人的合法权益使得被害人与被告人的人权得以平衡保障实践中的申诉和越级上访与本条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抗诉决定,但为了维护其自身或被代理人的权益却无法上 诉,许多被害人只能向上级检察院申诉,甚至越级上访。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提请抗诉权不是实现权, 被害人为了维护其合法权益、追求真理则只能选择申诉与上访这将不利于办案质量的提高,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 不我们不得不做更为深入的思考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 院提出抗诉实践中经常出现被害方不服检察院的不抗诉决定的情况,于是只能通过向上级检察院申诉,甚至越级上 访,这也是目前涉检信访多的一个原因,所以,我认为,为提高办案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可把上级检察院的申诉纳 入检察院决定是否抗诉的议程,也可以调整好下级院决定是否抗诉的期限和上级检察院控申部门审查期限关于被害人死亡之后的权利人问题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中明确规定,对一审判决存在异议与不服的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方可以向人民检察院 提出抗诉因而,只有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才可以提出抗诉,其他人则不若有此权利对此,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 题值得我们去考虑,对被害人死亡的公诉案件将如何解决?根据中华人民工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以及《民法通则》第七十条第二款规定被代理人死亡的, 法定代理终止,所以被害人死亡的公诉案件,可以提请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两种”权利人都不存在,这样被害人死亡 的公诉案件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因而,我们很有必要对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内容加以完善,以切实保障被害人之合法权益,更好地适应于社会之需要对此,我认为对被害人死亡的公诉案件的提请抗权人不能 仅限于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应赋予被害人近亲属提请抗诉的权利总结赋予被害人“实现权”及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权利从司法实践中体现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与现实的矛盾:刑事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平衡;本条对 人权的保护置于不平等状况;申诉和越级上访现象与本条之规定;关于被害人死亡之后的权利人等问一系列题值得我们 去深思这些问题难以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的平等保障以及司法的公平、公正所以,应当结合实际把《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予以完善我个人有两点建议,应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 理人、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设为权利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害人死亡的近亲属对人民检察院做不抗诉决 定的有异议的,有权申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议”或者将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抗诉权予以实 现法律规定与现实的矛盾还有待于我们去解决参考文献:1、《国家司法考试用书[2006年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2、《司法考试导航系列一一常考问题研究》20003年版2003年6月出版3、 我要正义网一一《第二审审判中的诉讼关系问题》2007-3-28访问作者不明4、 普法网一一《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请求抗诉规定不妥》吴绍杰2007-3-12访问5、 中国律师网一一《关于刑诉法第一百八十二条》2007-4-23访问作者不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