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我们爱金山农民画.doc
5页1课题:第 2 课 我们爱金山农民画类型:绘画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三组对比色;·了解金山农民画的创作内容和构图特点;·掌握金山农民画的创作过程和色彩运用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欣赏法——欣赏金山农民画,学习相关资料,了解金山农民画的独特风格;·交流法——边欣赏边交流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善于表达的能力·游戏法——利用 平台开展“找朋友”游戏,找找哪些是对比色·合作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借助集体的力量,展开智慧·三评法——自评、互评和师评的三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评价,发展学生自主评价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金山农民画的热爱之情,从而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金山农民画的色彩运用与绘画特点2、难点:学会简单的对比色运用教学准备:1、教具:油画棒、范例、媒体等2、学具:彩色卡纸、水笔、铅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公鸡第二课时:放风筝2第 2 课第一课时:大公鸡一、导入:1、欣赏图片,揭示课题媒体出示一幅油画风景画和一幅金山农民画风景画,让学生进行比较,引出金山农民画,并旁白作品说明:金山农民画是在丰富多彩的江南民间传统造型艺术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支新花。
她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开放在百花园中金山农民画的创作,是当地农民的一种业余文化活动,其作者大都是一些能绣善织的农家妇女她们把剪纸、刺绣、灶壁画等古老艺术特色巧妙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又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断和丰富的想象力化作一幅幅美得构成在那些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中,处处饱含着水乡清新而芬芳的泥土风韵,也倾注着作者们对生活的挚爱1980年,金山农民画首次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获得在京美术界的一致好评之后曾先后赴欧、美、亚、大洋洲等 15 个国家展览,均受到观众的欢迎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2、揭示课题:《我们爱金山农民画》二、新授1、欣赏金山农民画的优秀作品,交流课前寻找金山农民画的一些文字、图片资料,说说其内容、特点2、师小结:金山农民画以江南农村风光为背景,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构图饱满说明:视觉情境,视觉感受在美术课中可以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情境教学,以图片作为背景,或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感受意境,拓宽想象空间,展开创作思路,为新知识的注入提供资料3、组内自主学习金山农民画的作画步骤:(1) 根据课本中《大公鸡》步骤图来分析探讨说明:合作情境,四人为一组一起分析,一起探讨,营造学生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和谐气氛,学习比较轻松,减少压抑感。
3(2)反馈交流,教师小结:A.裱糊线稿B.先上底色C.先淡后深D.层层画出4、启发创作:除了大公鸡以外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主题可以画呢?5、多媒体欣赏,并小结:、 6、学生尝试创作要求:表现自己熟悉的生活景象,造型夸张,构图饱满7、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三、评价1、作业展示2、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评价标准(媒体出示):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明快3、教师小结说明:表达情境,美术课多以绘画为主,表达交流是常被忽略的环节,而正是这个环节为学生搭设起了畅所欲言的舞台,同学间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也在这个时候显现,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第 2 课第二课时:放风筝一、 导入1、欣赏农民画放风筝,引起学生兴趣42、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活动,有时也被当作农民画的题材3、揭示课题二、 新授1、欣赏范例,分析小朋友的动作老师:请学生们观察作品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放风筝的?学生:仰着头,手里拿着线,一边跑一边放风筝2、分析风筝样式老师:画面里的风筝有些什么样式的?学生:大燕子、滑翔机、毛毛虫等造形3、分析背景:老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在什么地方放风筝?学生:城市里、树林里、田野里、山里4、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作业内容:画一幅农民画放风筝2)老师演示作业步骤① 画人物② 添风筝③ 加背景④ 上色3)老师讲作业要求① 构图合理② 人物生动③ 颜色鲜艳4)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三、 评价1、展示作业老师:请作业完成的同学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2、学生评价1)学生互相点评自己喜欢的作品52)优秀作品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绘画特点,有哪些地方觉得自己比较好的,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的3、老师小结1)表扬优秀作业和有进步的同学2)谈谈自己对学生作品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