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省十堰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模考高分特训题(详细参考解析).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资****
  • 文档编号:589276976
  • 上传时间:2024-09-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 在光明中学组织的一次历史知识抢答中,老师提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哪里?夏新同学抢答成功;你知道他的答案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吗?(     )A.二里头B.周口店C.元谋县D.半坡村2、 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以“炎黄子孙”自称;与黄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禹B.炎帝C.舜D.蚩尤3、 每个历史成语或典故都承载着鲜活的历史;请你把下面的历史成语或典故按发生的时间排序:①天下为家②纸上谈兵③酒池肉林④卧薪尝胆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②①④③4、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青铜铭文B.象形文字C.楔形文字D.甲骨文5、 观察下图《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我国古代氏族聚落在图中的代号是(     )A.AB.BC.CD.D6、 “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入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蕴含的道理看,讲这段话的可能是A.老子B.孔子C.韩非D.墨子7、 下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手工业的进步B.农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城市的繁荣8、 时间是构成史实的要素之一,西汉的建立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02年9、 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休养生息B.力倡节俭C.大兴文治D.统一货币10、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兴办太学D.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11、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在“此”定都,史称东汉;从605年起,隋朝以“此”为中心,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此”代表的城市是(     )A.洛阳B.江都C.余杭D.长安12、 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当时他们“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是(     )A.争夺皇位B.秦朝的暴政C.割据争霸D.兵役、徭役沉重1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以下哪一著名战役与上述故事有关?(     )A.城濮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桂陵之战14、 西晋鉴于〔曹〕魏一朝薄待宗室以致为自己所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同姓王在中央和地方均可以担任重要职务,此举埋下了国家祸乱之源;上述材料中的“国家祸乱”指的是(     )A.国人暴动B.八王之乱C.七国之乱D.楚汉之争1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②迁都长安③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④改用汉族姓氏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水经注》B.《天工开物》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17、 观察以下示意图数据,统治者为解决图中数据反映的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       )A.分封诸王B.“推恩令”C.统一货币、度、量、衡D.把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卖18、 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从公作则迟到分地则速;”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增加B.劳动者消极怠工C.铁器牛耕普遍使用D.荒地大量开垦19、 史前时期位于黄河流域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半坡居民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0、 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三国时期,东昊派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该地区建立行政机构;A.台湾B.西藏C.新疆D.蒙古二、综合题21、 在几千年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场改革运动?这场改革给秦国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2〕据材料二,图1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他的活动与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日忆秦皇,虎视傲东方,一朝灭六国,功业盖苍穹”;——李白《怀古》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谁?他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在地方的基本行政模式是什么?他派大将蒙恬抗击匈奴,并修筑的工程是什么?〔2〕针对材料二的景象,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之后的文帝景帝励精图治,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汉武”是谁?他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什么时期?2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江南开放,科技发展,民族交融;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政治形势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如图)(1)图中①、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经济状况篇】“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2)比较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军事冲突篇】(3)淝水之战对前秦和东晋的影响分别是什么?列举一例和淝水之战特点相同的战争;【科技文化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但在科技文化上却有着巨大成就;(4)请列举这一时期在农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各一例;【民族交融篇】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学会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也向北方少数民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还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交融的意义;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儒家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家墨子“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②庄子“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法家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上表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请你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内容,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材料二   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并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摘编自王兴周《重建社会秩序的先秦思想》〔2〕根据材料二,概括“诸子学术”的共同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儒家、法家“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25、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1〕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两个新现象?材料二:(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喊,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落己・商君列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商鞅变法导致“家给人足”、“勇于公战”的措施;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3〕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指出秦统一中国后采取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材料五: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4〕材料五反映的是西汉初期哪一治世局面?这一治世局面的出现是因为统治者实行哪一政策? 参考答案与解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