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艺术.pdf
1页艺坛Y I T A N 门德尔松一生写过的众多小提琴作品中, e 小调协奏 曲最为著名该曲写于 1 8 4 4 年九月, 作品号 Op . 6 4 , 是为当 时德国莱比锡格万豪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费德南 · 戴维德而作门德尔松自 1 8 3 5 年任该团指挥以来, 与费德 南 · 戴维德保持多年的挚友关系1 8 4 3 年, 他还推荐戴维德 任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和系主任从 1 8 3 7 年起, 门 德尔松就打算写一部作品献给他,但因忙于旅行演出和创 作受委托的作品耽搁了几年 在该曲写作过程中, 两人曾多 次协商, 解决艺术演奏等细节问题1 8 4 5 年该曲首演于布 林大厦音乐厅, 由费德南 · 戴维德担任小提琴独奏, 获得了 极高的评价 如果说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协奏曲充满阳刚之气的话, 这 首小提琴协奏曲则主要是体现阴柔之美了其表现手法精妙 绝伦, 旋律优美, 技巧华丽, 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可以说是 德国浪漫乐派诞生以来, 最罗曼蒂克的小提琴代表作之一 门 德尔松的作品主要以抒情, 细腻, 幻想性见长, 这首协奏曲正 体现了这一特点该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 第二乐章都是抒 情, 叙事的, 第三乐章比起前两个乐章要激昂了许多, 但却体 现出轻盈活泼的性格, 而并非一味突出宏伟壮丽的气势。
第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和以往约定俗成的写作方式 不同, 乐曲一开始并没有出现长篇的管弦乐齐奏, 没有前奏 曲, 也没有独奏家炫耀技巧的表现, 只有管弦乐团一个半小 节纷扰不安的伴奏, 然后由小提琴拉出主要的主题 如此简 短的前奏, 在所有小提琴协奏曲中也算是别具一格了 它的 第一主题深情而略带冲动, 优美而略带忧伤, 旋律起伏也较 大, 具有典型的门德尔松式的浪漫气息 这个主题的呈示有 其繁复的变化和发展,它的曲调进行不时为各种精妙优雅 的经过句音型所丰富 有时乐队演奏这个主题, 独奏小提琴 则在它的音域范围之内疾驰为之装饰;有时出现完整的旋 律乐句; 有时只听到它华丽的片断 第一主题经过几次小起 伏后, 第二主题出现这个主题舒缓而忧郁, 极具浪漫主义 音乐的幻想与感伤情怀 乐章的两个主题虽然有所不同, 但 总的说来都是抒情性的, 并不形成矛盾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 华彩部分,当时的习惯总是让演奏者即兴发挥或自行选择 其他演奏者使用的范本而该曲的华彩则是由门德尔松事 先预写好, 演奏技术方面的, 他曾多次与戴维德详细的探讨 和修改因此, 华彩段落既体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也于 作品主体在音调风格上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二乐章从前一乐章不间断直接转入,它像一首抒情 的间奏曲, 也有摇篮曲的韵味, 为三段体式第一主题如同 门德尔松创造的“ 无辞歌” 一样, 优美, 细腻, 极富歌唱性, 甜 蜜而又神伤, 如同一首反复咏唱的, 动人的抒情诗中段的 旋律相对沉稳,再现段在小提琴独奏的主旋律上围绕着波 动的乐队伴奏, 使音乐的歌唱再发展中显得更充分了 此时 独奏小提琴大量使用的双音和八度音, 乐队与之交相辉映, 音响效果丰满无比 第二乐章结尾处依然没有中断, 直接投 入到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明快的色调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呈示 部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 它轻巧, 活跃, 神彩飞扬, 这时 的调性已转入 E大调, 而第一乐章的调性是 e 小调, 也就是 说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由较暗的 e 小调升为较明亮的 E大调, 这是音乐和情绪的质变阶段 之后 B大调上的第二 主题由乐队雄壮有力的奏出, 再由小提琴接下去到展开部, 这个抒情音调以重复音开头,似乎与第一乐章主题有某种 内在的联系至再现部,独奏小提琴再现 E大调的第一主 题,而乐队在低音部演奏新的音调,形成明亮与浑厚的对 比之后音乐结构有所收缩, 未经更多发展。
乐队很快再现 第二主题, 但并未直接奏完该主题, 而只奏前半句, 交由独 奏小提琴补充演奏后半句, 构成互答关系 结束段音乐围绕 着独奏小提琴活跃的华彩型乐句,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动 力, 直到华丽的结尾 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总的来说以轻巧和抒情的性质为 主既有门德尔松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及流动连贯的结构样 式, 也有古典主义的音乐框架印记 使音乐没有过于夸张的 感情宣泄, 相反则显得比较平稳清晰 这正是门德尔松的特 点, 在浪漫主义时期协调古典与浪漫之间的关系, 在二者之 间找平衡点 这首协奏曲被后人认为于贝多芬的 D大调小提琴协 奏曲、 勃拉姆斯的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列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在丰富现代 小提琴演奏的辉煌技巧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他心脏虽停止跳动,但他的灵魂永驻梅花雨为他哀 悼风、 雷、 雪中, 不朽的灵魂又一次远游 锡剧诞生在青山绿水、 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 惯以生 旦戏见长, 有淳朴浓重的乡土气息面对《 霞客行》 这样一 个打破“ 三堵墙” 的时空跳动, 时空自由的剧本, 必须打破 习惯了的体现方法, 那种说说唱唱讲故事的表演手段须大 破大立, 我要求多元的综合艺术门类, 统一认识, 统一思 想, 打造一台既是锡剧, 又不同于以往锡剧的全新样式, 呈 现在舞台上。
可喜的是, 江阴锡剧团扮演徐霞客的周兴龙, 在剧中 把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波澜演绎得准确到位, 扮演李雪 梅的程雪梅, 扮演罗氏的徐惠, 在剧中也有上乘的表现该 剧在江苏省锡剧节上荣获优秀剧本奖、 优秀导演奖等十二 个大奖 门德尔松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艺术 ■ 周地平 6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