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数学》辅导检验答案的常用方法.doc
3页中考《数学》检验答案的常用方法 中考数学检验答案不仅能纠正错误,还能有效培养我们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下面以数学学科为例,谈谈高考检验答案的常用方法,希望大家能及早防范方法一:基本概念检验法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是同学们复习时最容易忽视的,因此在解题时极易发生概念性错误,所以,概念检验法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方法如:下列函数中,是幂函数的有几个?(1)y=2x2(2)y=x3+2(3)y=x-2(4)y=(x-1)-3答:有三个错了,我们先来回想一下幂函数的定义:一切形如y=xa(aR)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对照定义形式,仅(3)为幂函数,故只有一个方法二:对称原理检验法对称的条件势必导致结论的对称(此结论通常被称为不充足理由律),利用这种对称原理可以对答案进行快速检验如:因式分解,(xy+1)(x+1)(y+1)+xy=(xy-y+1)(xy+x+1)结论显然错误左端关于x、y对称,所以右端也应关于x、y对称,正确答案应为:(xy+1)(x+1)(y+1)+xy=(xy+y+1)(xy+x+1)方法三:特殊情形检验法问题的特殊情况往往比一般情况更易解决,因此通过特殊值、特例或极端状态来检验答案是非常快捷的方法,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方法四:量纲要求检验法有些错误的答案,从量纲中就可快速检出如:正四棱锥的底面积为S,侧面积为*,则体积为S(*-S)这个答案显然是错误的,因为S和*的量纲都是面积单位,则S(S-*)的量纲是面积单位的平方而非体积单位正确的答案为16S(*2-S2)……姨量纲检验法在物理、化学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对记忆公式、检验错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应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方法五:不变量检验法某些数学问题在变化、变形过程中,其中有的量保持不变,如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时,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基本量也不变利用这种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可以直接验证某些答案的正确性方法六:等价关系检验法等价关系不仅广泛用于解题时的等价转换,而且在检验答案时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七:整体思想检验法整体把握不仅能培养我们全局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在检验答案时,通过彼此的遥相呼应、全局的和谐统一也可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方法八:逻辑推理检验法答案的正确性不仅体现在与条件之间和谐而统一,而且不会导致逻辑矛盾,还会体现出规律性和数学美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检验答案的又一条新途径方法九:数形结合检验法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数形结合相得益彰。
通过代数方法解出的问题,若能联想出几何背景,不妨用几何方法进行直观验证;用几何方法求出的答案,也可用代数方法进行精确验算方法十:一题多解检验法多种解法比一种解法更使人放心,也更容易发现存在问题当一道题解完后,进行再思考,往往会闪出好念头,获得好方法,用新颖的方法再解后,有错则纠,无错则形成双保险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方法十一:直截了当检验法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直接检验法就是围绕原来的解题方法,针对求解的过程及相关结论进行核对、查校、验算等为配合检查,首先应正确使用草稿纸建议大家将草稿纸叠出格痕,按顺序演算,并标上题号,方便检查对照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