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折***
  • 文档编号:290460589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第一篇 红外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红外分光光度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 试料体积为500ml,适用光程为4cm的比色皿时,方法的检出限为0.1mg/L;试料体积为5L,通过富集后其检出限为0.01mg/L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2.1 石油类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不被硅酸镁吸附、并且在波数为2930cm 、2960cm 、和3030cm 全部或片面谱带处有特征吸收的物质 注:当使用其他溶剂(如三氯三氟乙烷等)或吸附剂(如三氯化二铝,5А分子筛等)时,需举行测定值的校正 2.2 动植物油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并且被硅酸镁吸附的物质当萃取物中含有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时,应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3 原理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由波数分别为2930cm (CH 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 (CH 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 (芳香环中C-H键的伸国家环境养护局1996-04-26批准 1997-01-01实施缩振动)谱带处的吸光度 、 和 举行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 4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四氯化碳(CCl );在2600cm ~3300cm 之间扫描,其吸光度应不超过0.03(1cm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 注:四氯化碳有毒,操作时要精心提防,并在通风橱内举行 4.2 硅酸镁(Magnesium Silicate):60~10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高温炉内500C加热2h,在炉内冷至约200C后,移入枯燥器中冷至室温,于磨口玻璃瓶内保存使用时,称取适量的枯燥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枯燥硅酸镁的重量,按6%(m/m)的比例加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数分钟,放置约12h后使用 4.3 吸附柱:内径10mm、长约200mm的玻璃层析柱。

      出口处填少量用萃取溶剂浸泡并晾干后的玻璃棉,将已处理好的硅酸镁(4.2)缓缓倒入玻璃层析柱中,边倒边轻小扣打,填充高度为80mm 4.4 无水硫酸钠(Na SO ):在高温炉内300C加热2h,冷却后装入磨口玻璃瓶 中,枯燥器内保存 4.5 氯化钠(NaCl) 4.6 盐酸(HCl):ρ=1.18g/ml 4.7 盐酸溶液:1+5 4.8 氢氧化钠(NaOH)溶液:50g/L 4.9 硫酸铝[Al (SO ) 18H O]溶液:130g/L 4.10 正十六烷[n-Hexadecane,CH (CH ) CH ] 4.11 姥鲛烷(Pristane.,2,6,10,14-四甲基十五烷) 4.12 甲苯(Toluene,C H CH ) 5 仪器和设备 5.1 仪器:红外分光光度计,能在3400cm 至2400cm 之间举行扫描操作,并配1cm和4cm带盖石英比色皿 5.2 分液漏斗:1000ml,活塞上不得使用油性润滑剂 5.3 容量瓶:50ml、100ml和1000ml 5.4 玻璃砂芯漏斗:G-1型40ml 5.5 采样瓶:玻璃瓶 6 采样和样品保存 6.1 采样: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不允许在测验室内再分样。

      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并在样品瓶上作一标记,用以确定样品体积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泊在水体外观的油膜层,在水面下20~50cm处取样当需要报告一段时间内油类物质的平均浓度时,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分别采样而后分别确定 6.2 样品保存: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5℃下冷藏保存 7 测定步骤 7.1 萃取 7.1.1 直接萃取 将确定体积的水样全部倾入分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氯化钠,充分振荡2min,并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约10mm厚度无水硫酸钠(4.4)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20ml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容,并摇匀 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总萃取物,另一份经硅酸镁吸附后,用于测定石油类 7.1.2 絮凝富集萃取 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含量较低时,采用絮凝富集萃取法 往确定体积的水样中加25ml硫酸铝溶液(4.9)并搅匀,然后边搅拌边逐滴参与 25ml氢氧化钠溶液(4.8),待形成絮状沉淀后沉降30min,虹吸法弃去上层清液,加适量的盐酸溶液(4.7)溶解沉淀,以下步骤按7.1.1举行。

      7.2 吸附 取适量的萃取液(7.1)通过硅酸镁吸附柱(4.3),弃去前约5ml的滤出液,余下片面接入玻璃瓶用于测定石油类如萃取液需要稀释,应在吸附前举行也可采用振荡吸附法,步骤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注:经硅酸镁吸附剂处理后,由极性分子构成的动植物油被吸附,而非极性的石油类不被吸附某些非动植物油的极性物质(如含有-C=O、-OH基团的极性化学品等)同时也被吸附,当水样中明显含有此类物质时,可在测试报告中加以说明 7.3 测定 7.3.1 样品测定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适当光程的比色皿,在3400cm 至2400cm 之间分别对萃取液(7.1)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7.2)举行扫描,于3300cm 至2600cm 之间划一向线作基线,在2930cm 、2960cm 和3030cm 处分别测量萃取液(7.1)和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7.2)的吸光度 、 和 ,并分别计算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按总萃取物与石油类含量之差计算动植物油的含量 7.3.2 校正系数测定 以四氯化碳为溶剂,分别配制100mg/L正十六烷、100mg/L姥鲛烷和400mg/L甲苯溶液。

      用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1cm比色皿,分别测量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三种溶液在2930cm 、2960cm 和3030cm 处的吸光度 、 和 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三种溶液在上述波数处的吸光度均按照于通用式(1),由此得出的联立方程式经求解后,可分别得到相应的校正系数X、Y、Z和F ……………………………………(1) 式中:c ——萃取溶剂中化合物的含量,mg/L; 、 和 ——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的吸光度; X、Y、Z ——与各种C---H键吸光度相对应的系数; F ——脂肪烃对芳香烃影响的校正因子,即正十六烷在2930cm 和3030cm 处的吸光度之比 对于正十六烷(H)和姥鲛烷(P),由于其芳香烃含量为零, 即 =0,那么有: ………………………………………………………………(2) …………………………………………………(3) ……………………………………………………(4) 由式(2)可得F值,由式(3)和(4)可得X和Y值,其中 和 分别为测定条件下正十六烷和姥鲛烷的浓度(mg/L) 对于甲苯(T),那么有: ………………………(5) 由式(5)可得Z值,其中 为测定条件下甲苯的浓度(mg/L). 可采用异辛烷代替姥鲛烷、苯代替甲苯,以一致方法测定校正系数。

      两系列物质,在同一仪器一致波数下的吸光度不确定完全一致,但测得的校正系数变化不大 7.3.3 校正系数检验 7.3.3.1 分别切实量取纯洁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按5:3:1(V/V)的比列配成混合烃使用时根据所需浓度,切实称取适量的混合烃,以四氯化碳为溶剂配成适当浓度范围(如5mg/L、40mg/L、80mg/L等) 7.3.3.2 按7.3..1在2930cm 、2960cm 和3030cm 处分别测量混合烃系列溶液的吸光度 、 和 按式(1)计算混合烃系列溶液的浓度,并与配置值举行 对比,如混合烃系列溶液浓度测定值的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那么校正系数可采用,否那么应重新测定校正系数并检验,直至符合条件为止 采用异辛烷代替姥鲛烷、苯代替甲苯测定校正系数时,用正十六烷、异辛烷和苯按65:25:10(V/V)的比例配制混合烃,然后按一致方法检验校正系数 7.4 空白试验 以水代替试料,参与与测定时一致体积的试剂,并使用一致光程的比色皿,按7.3.1中有关步骤举行空白试验 8 结果表示 8.1 总萃取物量 水样中总萃取物量 (mg/L)按式(6)计算: ………………………(6) 式中: X、Y、Z、F——校正系数; 、 、 ——各对应波数下测得萃取液的吸光度; ——萃取溶剂定容体积,ml; ——水样体积,ml; D——萃取液稀释倍数; ——测定校正系数时所用比色皿的光程,cm; L——测定水样时所用比色皿的光程,cm。

      8.2 石油类含量 水样中石油类的含量 (mg/L)按式(7)计算: ………………………(7) 式中: 、 、 ——各对应波数下测得硅酸镁吸附后滤出液的吸光度;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8.3动植物油含量 水样中动植物油的含量 (mg/L)按式(8)计算: ………………………………………………………………………………(8) 9 细致度和切实度 9.1 细致度 两个测验室测定石油类含量为1.44~92.6mg/L的炼油及石油化工废水,相对标准偏差为1.36%~9.04%单个测验室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含量分别为0.43mg/L和2.17mg/L 的城市生活污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6%和7.80%;测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含量分别为4.35mg/L和19.3mg/L的食品工业废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50%和1.07% 9.2 切实度 单个测验室测定100~300mg/L的炼油厂污油,回收率为72%~88%;测定 100~300mg/L的成品油,回收率为75%~90%;测定80~320mg/L的混合烃,回收率为95%~101%;测定石油类含量为50.0mg/L的人工水样,当动植物油(猪油、牛油、黄豆和芝麻油)的加标量为30.2~43.0mg/L时,同收率为94%~107%。

      其次篇 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10 范围 10.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10.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水样体积为0.5~5L时,测定范围为0.02~1000mg/L 当水样中含有大量芳烃及其衍生物时,需和红外分光光度法举行比较试验 11 定义 同2. 12 原理 本方法利用油类物质的甲基(-CH )和亚甲基(-CH )在近红外区(2930cm 或3.4μm)的特征吸收举行测定 13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中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