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前预习(第1~3课).pdf
3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预习单(第13 课) 1.北京的春节 朗 读 1、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家长签字: 生 字 新 词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醋饺 拌擦 眨宵 旦燃 戚贩 摊轿 骆驼 相 关 资 料 4 本文的作者是 老舍( 1899-1966)中国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5、主题思想归纳: 本文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老北 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 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理 解 内 容 6、词语扩展: “各各”式: 各形各色各种各样 各式各样 各色各样 各行各业各家各户 “有有”式: 有声有光有声有色 有模有样 有胆有识 有勇有谋有说有笑 有钱有势 有棱有角有理有据 有条有理 有血有肉 有情有义 有头有脑有始有终 7、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 答:课文第 3 自然段写了小孩过春节要做的基建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 子,因为在这段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儿,作者把这些事情说 成是“大事”,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欢喜和对春节的期盼。
挑 战 难 关 8、全文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16):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从腊八到除夕之前人们的活动和习俗 第二部分( 712):写过年时热闹的情景 第三部分(13):写热闹欢乐的新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人们又投入到新的生活、 新的工作中 质 疑 问 难 9、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预习单(第13 课) 2.腊八粥 朗 读 1、本课共()自然段 2、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课文家长签字: 生 字 新 词 3、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腊粥 粥栗 咽匙 灌搅 稠嘟 熬褐 缸脏 筷 相 关 资 料 4、本文作者,本文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 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 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词 语 积 累 5 、 词语扩展: AABB 式: 糊糊涂涂进进出出迷迷糊糊清清楚楚整整齐齐安安静静 来来往往里里外外吞吞吐吐缝缝补补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6、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等待喝粥的过程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文章对八儿等待喝粥时的各种心理活动描 摹得非常具体、细腻,写八儿盼粥、分粥、猜粥、看粥,逐步渲染,层层蓄势,把八儿想吃 而不可得,焦急、期盼,好奇而惊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八宝粥的香甜、诱人, 也展示出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童真童趣而在吃粥环节,并未详写吃粥的过程,而是描写 吃粥的香甜和满足,更有余味,显示出作者的匠心独运 挑 战 难 关 7、全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1):总写腊八粥对人的吸引力,从孩子到老人都喜欢腊八粥 第二部分( 221):描写煮腊八粥的过程和八儿等着喝粥的心情以及喝粥后的情态,将腊八 粥诱人的色、香、味渲染得淋漓尽致 质 疑 问 难 8、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预习单(第13 课) 3.古诗三首 背 诵 1、背诵古诗能够默写正确 家长签字: 生 字 新 词 2、给下列生字注音、组词 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生字注音音序部首组词 宫侯 素章 盈脉 栖鸦 注意多音字: 处、相 相 关 资 料 3、寒食 一诗描摹出了寒食节时浓郁绚烂的春景,以及皇室的雍容恩宠、王 侯的富贵娴雅,不仅再现了唐时的节日习俗,也呈现出一派承平景象。
4、迢迢牵牛星 诗借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聚的神话传说,抒发了 游子、思妇的离仇别恨 5、十五夜望月 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谊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理 解 内 容 6、寒食译文 :春天的京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帝御花 园里的柳树 夜幕降临, 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袅袅, 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译文 :那遥远而高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 摆动柔长白皙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一整天织不出整幅的布帛她的 泪水像雨一样落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也并不遥远虽然只隔一 条清激的天河,两人却只能含情凝视,不能说话 十五夜望月译文 :庭院地白如雪,树上栖息着鸦鹊,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 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落到了谁的那边? 质 疑 问 难 7、通过预习,你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下面写一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