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物的设计寿命有何规定.docx
7页建筑物的设计寿命有何规定?一般民用建筑都是设计的合理使用年限,通常是50年,但是也有60年、70年的主要是看建设单位的要求了,但是50年的合理使用年限并不是指50年以后就不能用了,50年以后相关责任单位根据检测依据评定后可以正常使用的,仍可以按照评定文件使用,或者经加固后继续正常使用,如果合理使用年限到了建筑物突然倒塌,那么责任单位照样承担相应责任 特殊建筑物如水库、桥梁、大坝、文物保护加固项目等军用建筑其使用年限为永久性,但是这个永久性也是相对应的,也是在检测加固的的基础上说的 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基准期50年,这个基准期只是在计算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用的基准时间,并非指建筑结构的寿命;“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
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 国家标准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要求有: (1)细度 筛孔尺寸为80μm的方孔筛的筛余不得超过10%,否则为不合格 (2)凝结时间 处凝时间不得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小时 (3)标号 根据抗压和抗折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为325、425、525、625四个标号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于混合材料掺量较少,其性质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 (1)早期强度略低 (2)耐腐蚀性稍好 (3)水化热略低 (4)抗冻性和抗渗性好 (5)抗炭化性略差 (6)耐磨性略差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组成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组成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它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的粉煤灰及适量石膏组成 (一)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性质与应用 1、三种水泥的共性 (1)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发展高。
这三种水泥不适合用于早期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工程,如冬季施工、现浇工程等 (2)对温度敏感,适合高温养护 (3)耐腐蚀性好适合用于有硫酸盐、镁盐、软水等腐蚀作用的环境,如水工、海港、码头等混凝土工程 (4)水化热少适合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5)抗冻性差 (6)抗炭化性较差不适合用于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工业厂房,如铸造、翻砂车间 2、三种水泥的特性 (1)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耐热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有抗冻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2)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适合用于干燥环境中的地上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3)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适合用于承载较晚的混凝土工程,不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也不宜用于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及有耐磨性要求的混凝土工程10LuckyyouYY国家规定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有多久? (2011-04-21 09:50:45)转载▼标签: 房地产律师 二手房律师 房产律师 房屋买卖律师网友问:《建筑法》第60条第1款明确规定:“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必须确保地基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请问,国家规定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有多久?若对此产生纠纷,应如何认定?张律师解答:关于“合理使用寿命”的问题,目前国家还未有统一规定,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一般认为按民用建筑的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一级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三极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若对于地基和主体结构发生质量缺陷,是否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引起争议,应首先确定该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已有确定年限的,以该年限为准;无确定年限的,由原设计单位或有权确认的部门确定,并按此确定的年限为准盈科律师事务所(中国区总部)北京著名房产律师合伙人律师张仁藏【各类建筑物的 设计使用年限 与 建筑寿命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12-12-27 10:10:28)转载▼标签: 杂谈【各类建筑物的 设计使用年限 与 建筑寿命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目前我国各种建筑无论是桥梁、办公楼还是居民住宅都有明确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但是至今没有建筑寿命标准有关专家认为,建筑寿命的长短不能用使用年限来衡量,它与建筑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使用维护都有密切关系 国家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总工程师邸小坛对记者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标准经历了1966年、1974年、1989年、2000年四次更改建设部2000年出台的关于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一系列标准,规定我国桥梁设计使用年限是100年至120年,重要的和有纪念意义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是100年,一般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至100年相近。
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设计年限与中国相近,但是由于西方国家比较注重对建筑物的维护和保养,才使其建筑寿命不断延长由此可以看出,各类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与建筑寿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建筑物的耐久性(寿命)这一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一些建筑科学专家到国外参观交流时,才了解到的国外的建筑行业很重视研究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也就是建筑寿命而我国长期以来没有重视对建筑耐久性的研究 近年,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地震、台风造成不少房屋倒塌,这与建筑物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都有重要关系,也凸显出我国建筑物抗灾能力较弱 现在大城市的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比较多除建筑结构问题外,还有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玻璃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特别容易爆裂一些高楼大厦用各类瓷砖粘贴成的华丽幕墙也容易掉下来还有楼顶五彩缤纷的巨大广告牌都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这些室外的隐患很普遍为了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我国科技部和建设部已经立项研究一个名为《既有建筑鉴定与改造综合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的新课题这一课题涉及我国建筑物耐久性问题:一是安全性评定;二是适用性评定;三是耐久性评定;四是抗灾害能力评定 国家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陈凡认为,我国对建筑物寿命的重视程度比不上西方国家,对建筑耐久的评估没有依据和标准,目前我国对建筑物质量的监测主要还是停留在对建筑物的现状监测上,而且较少涉及对居民住宅的质量监测。
施工中偷工减料的现象很普遍,这也是影响建筑物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尽管建设部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但是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偷工减料损坏建筑物质量的现象分享: 0喜欢国家规定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有多久于“合理使用寿命”的问题,目前国家还未有统一规定,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试行)》,一般认为按民用建筑的主体结构确定的建筑耐久年限分为四级:一级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指10层以上住宅建筑、总高度超过24米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若对于地基和主体结构发生质量缺陷,是否在合理使用寿命内引起争议,应首先确定该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寿命已有确定年限的,以该年限为准;无确定年限的,由原设计单位或有权确认的部门确定,并按此确定的年限为准河北一项新技术可延长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新华网石家庄11月28日电(记者王民)28日,河北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了“泵送混凝土外掺干石子施工技术”据介绍,这项达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不仅能解决多年来建筑领域泵送混凝土干缩裂缝老大难问题,还能有效延长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据了解,混凝土泵送技术目前已被广泛采用这一技术由于要满足可泵性要求,混凝土石子粒径偏小,砂率偏大,胶凝材料增加,导致泵送混凝土塌落度大,初凝时间长,早期强度低,易出现干缩裂缝,用户投诉随之增加此外,混凝土干缩裂缝减少了其对钢筋的握裹,使钢筋易受电化学腐蚀,降低建筑物的寿命 “泵送混凝土外掺干石子施工技术”是在泵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入一定规格、一定比例的干石子,让干石子吸收周边水分,从而改善混凝土强度性能,大幅降低混凝土的塌落度,缩短初凝时间,避免干缩裂缝发生,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据课题研究组人员介绍,由于这项技术能缩短混凝土初凝时间,从而缩短工程工期,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效率此外,还能节约一定量混凝土,降低了工程成本据测算,每立方米综合浇筑成本比原来降低10%以上,同时减少了竣工前后因混凝土干缩裂缝造成的大量维修费用 (来源:新华网)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寿命有何不同? (2011-08-21 20:44:30)转载▼标签: 设计使用年限 基准期 建筑寿命 建筑结构 结构可靠度标准 杂谈 现行的国家标准《结构可靠度标准》总则中规定,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分别采用5年(临时性建筑结构)、25年(易于替换的建筑结构构件)、50年(普通房屋和构筑物)、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1)所谓设计基准期,是为了确定可变作用及与时间有关的材料性能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它不等同于建筑结构的设计适用年限,也不等同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结构设计所采用的荷载统计参数和材料性能参数,都是按照设计基准期为50年确定的,如设计时需要采用其他设计基准期,则必须另行确定在该基准期内结构材料性能和最大荷载的概率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参数设计基准期是一个基准参数,它的确不仅涉及到可变作用(荷载),还涉及到材料的性能,是在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不能随便更改例如,我国《抗震规范》所采用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包括反应谱和地震时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等)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如果要求采用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则不但要对地震动的概率分布进行专门研究,还要相应地对建筑材料乃至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研究 (2)所谓设计使用年限,是指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要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标使用的年限,即房屋建筑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一般维护条件下所应达到的使用年限,又称为服役期、服务期等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要求。
结构可靠度是对结构可靠性的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当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后,经过鉴定和维修,仍可继续使用因此,设计使用年限不等同于建筑寿命同一幢房屋建筑中,不同部分的设计使用年限可以不同,例如,外保温墙体、给排水管道、室内外装修、电气管线、结构和地基基础,可以有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 (3)所谓建筑寿命,是指建筑物从建造到投入使用的总时间,即从建造开始直到建筑物毁坏或丧失使用功能的全部时间 。












